飞鹿言情小说网

武王记 启·第八章 做法求雨引风云

小说:武王记  作者:败也萧何  回目录  举报

皇宫之内,金碧辉煌的一座座宫殿彰显皇室威严。

龙门湖是一面人造湖,是当年始皇帝刘万嵛亲自督造,湖为圆形,直径达三公里,占据皇宫一半的位置。

此时湖面上立着一座高耸入云建筑,悬空殿,墙壁有木有石,以朱砂为漆,鲜红的墙面上又以金粉为染,绘上九九八十一条五爪金龙。金黄色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人言悬空殿之势更盛天宫。

湖上有上百条长一里,宽一丈的走廊纵横交错。走廊上五步一卫,上万名穿黑甲,执天戈的甲士。

此时殿前一长三百米,宽两百米的长方形广场上,立着近百身着朝服的大臣。

大司马郑庆年身穿赤红色仙鹤登云朝服,看着一身材略显臃肿的白发白眉曹阳,曹阳圆圆的脸上布满了不屑,身为三品太监总管却敢斜目望着这正一品的朝廷大司马也唯有曹阳一人,每朝每代也唯有太监宦官一职可如此。

“曹阳,你快去叫陛下来上朝。”郑庆年自始至终看不起这曹阳,所以说话从来没客气过,即使他知道曹阳同样看他不顺眼。

曹阳此时却闭上了眼睛,淡淡的说了一句:“皇上说了,谁也不见。”

此时上百米高的悬空殿第九层的窗户中突然探出一个脑袋来,正是刘圣贤。

上百大臣望着那颗看上去比芝麻粒大不了多少的陛下,纷纷下跪,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的刘圣贤却看不见,他本身年纪也不小了,眼神不太好,他看见了大臣们便拼命的喊着,眼角还流出了两滴泪花。

可本来就是在湖面上有风声做响,他们听的也不真切。

许久之后才来下个小太监,对这文武百官说道:“皇上请郑大人入殿。”

郑庆年望着这挖空了两座大山,砍光了一整片丛林才建起来的悬空殿,轻轻的摇了摇头。

“郑大人,请你转告皇上,江南灾情过后,郡守李文若私放皇粮收拢人心,如今江南传出“昏君当道苍生乱,当顺天意立新王”的童谣。”

“郑大人,青州连下九日暴雨,连刮四日狂风,百姓的庄稼全倒了,可能会颗粒无收,请陛下再发赈灾粮和明年谷种。”

“郑大人,天门关告急,大将军受重伤,需陛下再点兵驰援。”

……

众多大臣纷纷向郑庆年说道,此时的郑庆年却有一种无力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郑庆年走入大殿在大殿的第一层,悬空殿第一层便是一个放大了数倍的金銮殿,但殿中却有两把龙椅,右边那个便是刘圣贤的龙椅,不过比金銮殿中的要大上一倍左边也是用黄金所铸造的龙椅,上面却立着一副用紫檀木所制的灵牌,高一米,宽一尺的灵牌,郑庆年走近一看上面用金粉楷体撰写的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郑庆年大惊连忙退后跪地,连磕三个响头,郑庆年看向大殿两侧数百个蒲团,他急忙向身旁的几个蒲团走去。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郑庆年如坠冰窟,脸上没了一丝的血色,看向那空着的龙椅,突然瘫坐在大殿之上,那跟在后面的小太监连忙去搀扶。

郑庆年明白了,这刘圣贤要与天帝同位,不过这可不是说此人有多大的野心,而是太自不量力了。

“郑大人,您没事吧。”小太监探视的说道,此时小太监的样子颇为奇特,因为他是无品的太监,在各位大臣身边的时候必须要比他们低上半头,此时的郑庆年坐在地上,小太监跪不能跪,坐不能坐,只能用力的弯腰,然后双手向上去扶着坐在地上的郑庆年。

“无妨的,咱们去见陛下吧。”郑庆年起身,小太监便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将郑庆年带到了一个小房间里,说房间小是因为在大殿的对比下就很小了。

房间中有四名容貌上等的宫女,四名宫女见到郑庆年一一请安。

小太监往墙壁上敲了几下,这小房子便自动向上移动。

许久才停下,小太监打开的房门,郑庆年来到了第九层。

此地说不上人间仙境却可以说是人间福地,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浓浓的酒香与肉香。

酒池肉林,郑庆年没有了在第一层的吃惊,此时却一阵心酸。

“陛下,臣有事启奏。”郑庆年行礼后连忙说道。

刘圣贤快步走向郑庆年,没有让郑庆年说话而是颤抖的双手抓住郑庆年的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郑爱卿啊,快快让高通将军回宫,救驾勤王。”刘圣贤披头散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抓住郑庆年的手说道。

“陛下啊。”郑庆年双目通红重重的说道。

此时郑庆年心生一股无名业火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这是当今天子,难道自己还能打他骂他吗,当然是不能。

“郑爱卿,天恒和阿三都死了,下一个就是我啊,快让高通回宫勤王啊,快去吧。”刘圣贤悲伤至极的说道,他悲不因骨肉离世而是悲自己恐怕命不久矣。

见郑庆年许久不语又说道“爱卿啊,如今朕食难咽,夜难寐啊,快让高将军回宫吧。”

郑庆年望着刘圣贤沉默一会才张口说道。

“陛下,如今边疆战事吃紧,蛮族善战,高将军身受重伤,现在是慕容定暂领那二十万将士,已数次送信求援了…”

这一听刘圣贤急了,我都快死了还要啥边疆啊。

“郑爱卿,不碍的,只要朕还在,这国就亡不了,可是朕一旦死了,那就什么都完了,你即可拟旨,让高将军…不,让慕容将军回宫。”郑庆年望着这酒池肉林和上千名称的上国色天香的嫔妃宫女无奈的说了一句“诺”。

郑庆年没有将青州和江南的事告诉刘圣贤因为他知道说了也是白说,平白无故给自己找不痛快。

郑庆年行此行礼后便退下去了。

不过小太监并没有将郑庆年领去那个小房子而是告诉他太后要见他。

小太监在前边引路,郑庆年向悬空殿深处走去,看着这如此规模的酒池肉林是愈发的情绪跌宕。

走了许久一个小池子上有一座小亭子,五根鲜红的柱子愈发的鲜艳,亭子的顶部用黄铜镀金所铸的百鸟朝凤实属壮观。

皇后戴紫金凤冠,穿明黄色缂丝凤袍,凤袍上绘火凤落梧桐,凤袍从左向右斜掩,大襟,显得格外妆容大气。

皇后身材婀娜,一双纤纤玉手便让无数男人暗自瑕想,肤如白脂无一丝杂质,眼角你一颗美人痣又增添了些许妩媚。皇后姓吴,是前任朝中大臣的女儿,其父与先皇关系甚好,所以当时其父便于先皇指腹为婚,要知道这指腹为婚在皇室上可稀少出现。

当时皇后的父亲也给她取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吴桐,与梧桐谐音,凤栖梧桐,意思这凤凰也就是这皇后的位置会落在其身上。

可惜后来皇后的父亲战死了,但先皇还是全力促成了这件婚事,因为先皇也看到了吴桐的聪慧所以封号辅天皇后,希望他可以辅佐天子。

郑庆年见到皇后后即可行礼

“大司马郑庆年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因为两位孩子的死哭了许久,所以现在眼圈都是红红的。

“皇后娘娘,这天下大事不知能否告诉您。”郑庆年知道这皇后颇有智慧,便问道。

“郑大人先落座吧,你把事慢慢道来。”

郑庆年也不客气,找了个位置就坐下了随后即可说道:“青州连日天灾,恳求皇上拨发赈灾粮和明年谷种,江南恐怕皇威以失,有天下立新王的童谣传出,而边疆告急,天门关数次大败,请皇上再派援兵和粮草,可皇上却要慕容将军回宫勤王啊!”

郑庆年每说一事皇后眉头便紧皱一分,叫皇后眉头紧一分郑庆年语气便轻一分。

“郑大人,在青州找几个政绩不佳的官员斩首以安民心,然后从国库中抽出两成粮草做赈灾粮。”皇后盯着庁子的朱红木柱许久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江南之事不要声张,警告众多官员要做不从没有听说过的样子,谁敢声张,满门抄斩,以造谣国事罪同论,然后从国库中再拨一成用于江南发展。”思索了片刻皇后又说道。

“可边疆之事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皇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无力的说道。

“那慕容将军可要回朝?”郑庆年问道。

“万万不可,郑大人,今晚你让兵部尚书带一对御林军出城,明日午时再让御林军进城,切记出门要隐蔽,入城要大张旗鼓,让世人皆知,到时候我亲自出城相迎。”

“可边疆战事如何啊?”郑庆年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

这皇后虽然颇为睿智,有治世之才到一介女流对战事终究还是知之甚少,力不能及。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皇后吴桐摇了摇头轻轻的说道。

皇后环望四周后看向郑庆年细声说道。

“郑大人,一会我便拟圣旨。”

郑庆年大惊,假传圣旨要杀头啊,他震撼的看着这天下之母却没有说出来。

他不能说,他受先帝知遇之恩,当还昔日恩果,为江山为社稷别说是假传圣旨,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也做的。

“那微臣告退。”郑庆年行礼后刚要退下却又被叫住。

“郑大人,请厚葬天恒和阿三啊”此时的皇后再没有刚才的镇定,而是一双桃花眼中流出来两行清泪,她毕竟是女人啊,哪有没了孩子还能镇定自若的母亲啊。

“诺”郑庆年一声诺,也是给皇后吃了一颗定心丸。

郑庆年离开后心中无比挣扎,这天下竟然轮到了一女子去主事。

悬空殿外,上百大臣议论纷纷。

“这郑大人什么时候下来啊,我给他说的事不知道皇上怎么说。”

“是啊,边疆告急啊,昨晚我来皇宫都没见到皇上,不知道皇上知道后会不会能增兵多少啊。”

烈日当空,诸多大臣的心却比这天上骄阳还热。

诸多大臣的袖子都湿漉漉的,就是因为在这烈日下擦汗,被汗水浸湿了衣袖。

在众人议论的时候突然一道身影出了悬空殿,正是郑庆年。

郑庆年双目通红,手持金锦绘龙纹的圣旨的走向诸位大臣。

“郑大人,赈灾粮一事怎么样啊?”

“郑大人,边关增兵多少啊?”

众人满怀期待的望着郑庆年。

郑庆年扫视众人,望着天上的太阳,热烈的阳光照的郑庆年眼睛生痛。

郑庆年将手中圣旨递给诸多大臣,并没有让人去宣读圣旨,而是直接交给了诸多大臣。

“皇上真是英明啊。”

“是啊,是啊,咱们即可去操办吧。”

“那我即可去找传令兵去边疆,看来边疆只能暂时固守了。”

众多大臣纷纷议论,对于这“皇上”的决定都是十分满意。

郑庆年没有与诸多大臣一起,而是转身离开了,诸多大臣摸不清头脑的看着这郑庆年,固然郑庆年大喊一声。

“老天啊,为何你不佑我天下百姓啊,为何不佑我万嵛江山啊!”说罢郑庆年一口鲜血不要钱般的喷了出来,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东宫之中

“殿下,既然事已为又何必耿耿于怀呢!”刘广玉也配的上这个玉字,人长得也是玉树临风,异常耐看。

不过此时的刘广玉却面容凝重,心不在焉。

刘广玉端起桌上的紫砂绘梨花茶壶喝了一大口茶水,刹那间眼神从失神转为犀利重重的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那名男子缓步走出殿门,用手挡在额头上看着这烈日当空说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武王记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