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现在是有钱不怕花的地方多,就怕没有人。
所以一连好几天,除了外面由巡抚衙门给搜罗的“乞丐”大军外,又招募到了上万人!
巡抚南居益和布政使等人当然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但是没有任何反应。
本来嘛,圣旨上就写着由信王自己招募,地方政府配合。
天启皇帝对自己的弟弟很大方,随便他迁移多少人过去。
反正他和魏忠贤差不多的想法,等到信王开发的差不多了,再派遣大军进驻,正式收归朝廷管辖。
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他们就装作没看到。
由信王自己随意折腾,反正不找自己要钱就可以了!
上面都是这个态度,他们这些先的官员自然不会管。
朱由检对于这样的局面感到很满意。
特别是自己不论什么户籍都要,同等的待给他们,吸引了更多的不少的工匠后,就更满意了。
招募工作开展五天后,工匠就有了二百多户。
什么铁匠、木匠之类的都要=有,种类齐全。
就是不知道他们的技术怎么样!
不过也没关系,现在主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以后再解决质量的事!
两万多人的民户,一千多的匠户,还有不少逃出来的军户,让朱由检收货颇丰。
看,曹化淳和王承恩这两个老货就忙的晕头转向的。
“殿下,老奴快要累死了,您想个办法吧!”
朱由检问道:“怎么了?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哟人刁难你们?”
“不是!是人太多了,需要给他们准备的东西不少,咱们忙不过来了!”
“呃……”朱由检有些茫然,“真就忙不过来?不是派了一半的王府卫队给你们吗?”
曹化淳说:“那些个大头兵最多能做个苦力,他们有懂什么?”
王承恩也跟着诉苦道:“是啊,殿下!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从粮食到锅碗瓢盆,那些不是要奴婢们去办?咱们两个,加上高起潜、卢九德他们几个,就几个内侍太监,能忙得过来吗?”
“哦!”
朱由检想了想,说:“那你们想怎么办?让本王去办这些琐事?”
曹化淳连忙说:“奴婢们怎么敢!奴婢们想着,我们几个累死了不打紧,可不能耽误殿下的大事。所以,就想着,要不,殿下去招几个王府幕僚、赞画之类的?”
朱由检恍然:“你们的意思是要我去招几个读书人,让他们去办?”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办事情应该比咱们方便点吧?”
朱由检想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他们这些猛龙过江,虽然有圣旨压着,地方不敢阻拦。
但是地头蛇们比较根深蒂固,很多事情若没有他们支持,势必不方便。
而如果招了读书人,这些人在家乡的能量肯定很可观。
他们班事情就不会像曹化淳他们那样,只能用上面的要求压着。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本王歇了几天了,这就去巡抚衙门走一遭,搜罗几个人过来用用!”
……
“殿下的意思是——要招几个幕僚?”
“巡抚大人说得不错。本王的王府现在还没有,王府长史什么的都还没有。不过这个估计要皇兄指派过来,本王也做不了主。”
“但是,现在市区千头万绪,总要几个读书人来张罗一番才行。就那几个奴才,他们虽然认得几个字,可实在不堪大用啊!”
南居益沉思一番,问道:“殿下有什么要求吗?”
朱由检说:“首先,人品道德要过得去……”
“这时当然的!”
“其次,不能是死读书的书呆!”
“这个应该的!”
“还有,三四十岁左右,对科考已经无望,想谋个出路的人!”
南居益点点头,说:“不错,若是还指望科考中进士,这般招募他们,未免会耽误他们的前程!”
明朝的科举还是比较严格的。
做了藩王的幕僚,再去考试,在审核上面就过不去。
这很容易让人怀疑你是不是藩王们布下的棋子!
但是正因为严格,每年录取的人又太少。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终还是大多数人被刷下来了!
要是能考中举人还好点!
明朝的举人不像宋朝那样,有个有限期限的限制。
所谓穷秀才富举人,举人一般都有很多特权,他们即便中不了进士,也能过得很好。
可是秀才不行了!
不少人甚至考到白头了,还是秀才一个!
很多人灰心丧志的,就会转移目标,经商或者做其他事情去了。
朱由检现在要招募的质疑这类人,年纪已经不小了,还是没有中举的希望。
而他们又头脑清醒,灵活又不迂腐,希望走其他的路子。
南居益当然知道这些内幕,所以在那里想了想,很快就有了答案。
“殿下,人是有不少。但不知道殿下能够给他们什么?”
朱由检说:“他们现在充入王府,作为幕僚,为本王办事。如果本王满意,会找机会给他们举人的官身,让他们光宗耀祖。”
南居益点点头,这一剑不错了。
“另外,本王可以按照王府卫队和那些佃户那样,给与一次性的安家费三千两,以后的俸禄另算!”
南居益惊讶于这个藩王的财大气粗!
知道信王和皇帝关系很好,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了那么多赏赐!
也是,当年福王就藩的时候,光是田地,都有几十万亩的赏赐。
另外还有超过百万两银子的恩裳,比起给他们地方的拨款还有豪爽多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他们地方安置一个藩王,要搞得财政崩溃了去!
两天后,就有几个读书人拿着巡抚的名刺上门了。
朱由检根据后世的面试经验,和他们交流了一番。
挑了一遍过去,最后选定了三人——福州林同辉、建宁黄志宁、漳州许冠生!
这三个秀才都是不到四十岁,家里情况一般。
朱由检不想要那些太落魄的。
那样的人要么太迂腐,要么毫无能力!
如果读书就要整个家庭赌上所有,吃糠咽菜地供着,恐怕这样的人就有问题了。
综合来看,朱由检觉得这三个人的情况还可以。
没有死脑筋,在读书的时候,还能兼顾家里,能力应该不错!
果然,之后的事情证实了他的看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