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问鼎 33、内政

小说:问鼎  作者:苏符  回目录  举报

解决了战功和土地挂钩问题后,张隽觉得自己的好好想想怎么治理宜镇了,毕竟短时间内要来快钱,只能从这中间想办法了。

对于宜镇的治理,张隽以前想过,却没深思。毕竟那时他父亲在,张隽能不能顺利继承爵位还都是未知。当上宜镇领主后因为得到了征集令,因此一直忙于练兵打仗也没多想。现在张隽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张隽没有内政经验,面对宜镇繁杂的民生、内政事宜,尤其是镇中还有不少和郑秀势力交好的世家大族在扯后腿,张隽心里真的没有什么把握。

可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对宜镇领内28个村,20898户,总人口93065人的大小事宜,张隽居然应付过来了……,虽然其中少不得智脑的相助,毕竟是智脑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不是盖的。

在智脑的帮助下,张隽由生疏慢慢变得成熟,最后甚至是得心应手。

地痞流氓闹事怎么办?有人使职怎么办?取罪魁祸首收获杖责,情节严重者视情况或劳役,或监禁,或斩首。

原本以为张隽年轻不懂事自以为可以架空糊弄的有心人,纷纷得到了教训。

张隽虽然待人友善,但是绝不迂腐,对于这些不怀好意的人可不会手软,加上张隽骁勇善战名头传开,顿时领内无人再敢造次。

关于百姓生计,张隽参考智脑建议发出告令,仁慈的领主大人张隽将出钱出农具,租给百姓,让其农作,来年上缴一定的租税,这个租税不在普通税收之中。

看似这条政令好像给百姓加重了负担,其实不然,对于那些无任何工具的百姓来说,体力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条政令一下,前来宜镇镇守府画押租借农具的百姓无数,这让张隽不得不下令加紧农具的制造。

另外,张隽出城视察时见宜镇百姓都是人力耕田,又高价买来耕牛30头,租借给领地内各村,虽然租借的价钱要高于普通农具,但是整个村一起负担也就没那么多了。

此外,张隽又改了商业税,抛除了往曰按人头税收取的政令,改变为交易税,在宜镇城中建了一座商会,并下令大数量买卖的交易都在这里交易,交易成功则取一定的税收。

如果商人不在这里交易,只要被发现都会上了张隽的小本本,哼哼!以后你就有大麻烦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除去了以前宜镇的各种苛捐杂税还有一系列的关隘税收,现在的这个交易税收实在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至于城门税张隽没敢乱动,这可是关系重大,别看那几文几文的,每天进出的人流可不少。而且这还关系到城门的安全问题,可不能马虎大意,

考虑到边境守卫着的将士,加上荒州境内现在不是那么平静,强盗劫匪可不少,张隽下令,宜镇范围内过往的商人可在宜镇商会雇佣宜镇勇士护送,当然,这是要收费的!佣金8成归拥兵所得,2成作为商会中介费。

那些商人一开始见张隽改了税收,心中惶惶,但是一细想,顿时又眉开眼笑。

原本的税收,不管你有没有在宜镇交易,只要你带着货物进了宜镇,就要交税,而且是按你货物的价格收税,这是当今天下各地诸侯领主城池中普遍的收税方式。

但是如今,虽然进城门的人头税还在,而且商人要缴纳的税收是普通百姓数十倍,但是进了宜镇后,如果没有交易,就不用再交税了,只有交易成功的时候才收取一定的税收。

这简直就是商人的福音啊,短短半月间,那些商人们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告知了自己的亲友,随即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

荒州虽然在大禹其他各州高官豪强眼中的不毛之地,但是荒州不少特产在各州却卖的很好,因此荒州外地商人其实不少;听到宜镇税收变化后不少商人纷纷赶往宜镇交易,如果其他各地领主不做出回应,再过几年宜镇肯定能成为荒州庐陵郡的交易中心,不管什么货物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大量商人的来到,大大刺激了宜镇的商业与消费,甚至有一些眼光卓越的商人欲在宜镇设点设店。

张隽想了想,便在城外西边划了一块地方,按着智脑教授的方法将那些地皮逐一定价,租给那些商人,当然租金不低。

看着智脑给出的那些在张隽看来天价一般的标价,张隽只能摇头,过了段时间发现没人来买,正想着要不要降价时,却发现一大帮商人争相而至。

不过对于价格,商人们的态度是先预付两年的定金,这张隽如何肯答应?一口咬定五年。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商人们可以预付两年,但是每年必须按低于市价半成的价格出售给宜镇米粮若干。

荒州山林密集走兽不少,倒是土地贫瘠,粮食缺口比较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问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