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高考开始拯救世界 第四章开始试验

张教授的推荐信躺在陆遥的书桌上,晨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火漆印章上,中科院的徽标泛着暗金色光泽。陆遥将最后一行代码保存,合上笔记本电脑时,屏幕角落的“监管者”图标安静地闪烁——这个被他优化了七百多版的AI系统,此刻正在后台默默分析着全球十七个核聚变实验堆的公开数据。

江市核聚变研究所的白色建筑群匍匐在山脚下,陆遥穿过三道安检时,背包里的移动硬盘正在发烫。那里存储着他重生前积累的二十三种磁约束优化模型,每个模型都浸透着数十次失败的惨痛记忆。

陆同学是吧?穿着深蓝工装的总工程师王振海大步迎来,手掌带着老茧的粗糙触感,陈院士正在主持超导线圈测试,我们先去

偏滤器第四象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出现分层了吧?陆遥突然开口。他盯着远处实验楼外墙上新换的排风管,那是上个月事故后紧急改造的痕迹——在第三十九万次轮回中,他曾亲眼见过那场由材料疲劳引发的氦气泄漏。

王振海的脚步戛然而止。这个二十六岁就参与东方超环设计的青年才俊,此刻瞳孔剧烈收缩:你怎么知道...

《核聚变工程》最新增刊第73页。陆遥从背包抽出本杂志,翻到折角处,东京大学上田教授的团队上周刚发表碳纤维抗辐照性能的数学模型。他指尖划过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如果采用梯度退火工艺处理界面层,热应力分布会更均匀。

王振海夺过杂志的手在发抖。这个困扰项目组两个月的难题,竟被个高中生用公开论文点破。更令他震惊的是,陆遥紧接着报出的参数精度,甚至超过了他们实验室的测量设备分辨率。

环形控制室弥漫着臭氧的味道,八层楼高的托卡马克装置正在低鸣。陈院士从监控屏前转身时,陆遥正蹲在地上查看冷却管道的焊缝——这个姿势他在不同时空重复过上千次,那些因微裂纹导致的灾难性事故早已刻进肌肉记忆。

小陆对第一壁材料有研究?老人端起搪瓷杯,热气模糊了眼镜。他身后的大屏突然跳出警报,某段超导线圈的电流值开始异常波动。

铍铜合金的氚滞留率太高了。陆遥起身走向控制台,监管者的分页程序自动弹出在备用屏幕,改用钨锂合金,在真空室内壁喷涂0.1毫米的氧化钇涂层——这是大连理工去年保密项目的成果。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跳跃,调出篇未发表的论文摘要,作者栏赫然写着陈院士带过的博士生名字。

控制室陷入死寂。几个研究员偷偷打量陈院士,老人却盯着屏幕上突然稳定的曲线,喉结滚动:去准备12号实验方案。

中子辐照实验室的铅门缓缓闭合时,陆遥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这次他要复现的是第28万次重生中的关键突破:在偏滤器表面激光雕刻微米级沟槽阵列,使热流分布效率提升47%。但此刻他手中的只是普通光纤刻蚀机,监管者正在后台疯狂模拟替代方案。

开始!

蓝色激光扫过钨铜合金板的瞬间,陆遥的手腕突然以特定频率颤动。这个动作他曾在某个暴雨夜对着浴室镜子练习过上千次——通过人为制造设备振动,诱导光斑形成自相似分形结构。

温度场均匀度91.3%!监测员的惊呼声中,陈院士的眼前闪过数据流。老人弯腰拾起地板的金属碎屑,放大镜下的切面呈现出奇异的羽毛状纹路——这根本不是现有工艺能达到的精度。

深夜的会议室飘着泡面香气。陆遥将U盘插入投影仪,二十三个三维模型在空气中次第绽放。这是根据公开文献推导的磁镜场优化方案。他点击某个形似海螺的拓扑结构,配合液态锂第一壁,能量约束时间能延长三倍。

需要多少预算?财务主任扶了扶眼镜。

把J-TEXT装置的中性束注入器改造一下,再利用西南物理院的冗余电源——总成本不超过八百万。陆遥调出跨部门设备共享清单,这是他在高考期间就通过监管者整理好的。

陈院士摩挲着青铜罗盘,表盖内侧的【EAST-III】编号若隐若现。当陆遥开始讲解如何利用超导磁体余热发电时,老人突然按下桌底按钮,防弹玻璃幕墙瞬间雾化,会议室成了与世隔绝的密室。

下周随我去合肥。陈院士推来张黑色门卡,卡面印着三环相套的图腾,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原型堆,需要个既懂物理又敢拼命的疯子。

陆遥接过门卡时,手机屏幕悄然亮起。监管者的后台日志里,某段关于太阳黑子的异常数据正在自动归档——这个被他设置了七重加密的文件夹,此刻还蒙着普通AI的外衣。窗外雷声轰鸣,雨幕中隐约传来民航客机的引擎声,那是通往终极答案的序曲。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高考开始拯救世界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