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二战兰芳复国录 第五十六章 草草结束

帮着华国远征军顺利的撤回了国内,避免了华国远征军像罗桂明前世那样,在强行穿越野人山时损失过半。

接下来的时间里,罗桂明已经彻底放飞了自我,在缅钿辗转各地,将侵入缅钿的倭寇打得七零八落,根本没办法向华国发起进攻。

不过华国远征军也没有向缅甸的倭寇发起进攻,而是分批进入印渡去接收镁国的武器装备,并接受训练,准备寻机再进入缅钿对倭寇作战。

注意到在中缅边境的双方已经进入了平稳的对峙期,罗桂明也就没有再留在缅钿,主要也是他这段时间在缅钿没能捞着多少物资。

前段时间他还能攻占几个倭寇的物资仓库,可到后来就没办法了,倭寇汲取了经验教训,各种物资都直接发放到大队级,根本不值得罗桂明花费那个精力。

回到国内后,罗桂明先回了隀庆,跟父母说了他与江碧凤的关系,请父母去江家提亲。

罗家在菓府还是很有些排面的,得知罗家来提亲,了解了罗桂明的情况后就同意了两人的亲事。

转眼罗桂明与江碧凤结婚半年,江碧凤也怀孕了。

有了后,罗桂明干脆再次出山,去东南娅找倭寇的麻烦,前次在缅钿利用火箭炮远程袭击倭寇第五十六师团和瑛军,打的够爽。

回来后常常回味那刺激而又舒爽的感觉,总想再去一趟。

前阵子是新婚宴尔,沉浸在温柔乡里一时难以自拔,可现在江碧凤刚刚怀孕,两人腻在一起,他总要压制自身的火气,担心做点什么影响胎儿。

因此他就想着还不如再去缅钿,搅烂缅钿倭寇的那些布置,免得倭寇还想从缅钿向华国进攻。

这个时候,他叔叔罗卓瑛已经卸任了远征军副总指挥一职,这对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杜聿明与罗卓瑛不和的消息传出之后,更是如此。

他现在说是请了长假留在隀庆,实际上在远征军总兵站已经没有他和江碧凤的位置了。

因此罗桂明并没回到保山的总兵站,而是找了辆吉普车,直接奔向缅钿。

这次他不局限于待在缅钿,辗转在安南、暹罗和缅钿几个国家,后来干脆跑去了婆罗洲。

只是这次罗桂明玩脱了。

他没想到的是,倭寇已经知道了华国或是盟军方面有一支极为灵活的火箭炮部队。

毕竟这个时候不仅蘇娥的喀秋莎火箭炮已经在战场上亮过相,倭寇的同盟国汉斯国也装备了同一类型的火箭炮,即41型火箭炮。

只是倭寇目前所知道的各国火箭炮,都不可能在这难以通车的缅甸丛林里灵活转移,而且这个年代的火箭炮的精度也很低。

这表明第五十六师团被袭击,敌人所用的火箭炮不管是在灵活度还是精准度都远超他们所知的最先进的火箭炮。

因此倭寇大本营对入侵东南娅各国的所有倭寇部队都发出了指令,一旦发现使用那种火箭炮偷袭的敌人,一定要倾尽全力进行围剿。

最主要的是,必须缴获对方所使用的火箭炮。

罗桂明自然不知道这个情况,依旧还想用冷枪冷炮游击战的方式袭击倭寇,没想到第一次出手就被倭寇咬住了。

倭寇派出四个步兵联队,分散进行搜索,这让罗桂明使用火箭炮就不合算,而用装备突击步枪和精准步枪的机器狼群,则难以在保密的情况下消灭这么多敌人。

要知道倭寇也是有飞机大炮的,罗桂明可不想被一发流弹或是一片弹片杀死。

他骑上机器狼,利用扑翼无人机寻找逃生通道,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仰咣边上的丛林,后面的倭寇依然紧追不舍。

这边已经是倭寇的大后方了,而且缅钿民众也支持倭寇,罗桂明知道只要他一冒头,很可能就被人举报给我扣了。

不得已,他趁夜跑到仰咣港,上了一艘即将开动的倭寇的运输舰,被倭寇的运输舰带到了婆罗洲。

这边也是热带丛林,罗桂明在这边碰到了反抗倭寇的华人游击队,领头的就是兰芳国的遗族,也是罗芳伯的后人罗世通。

在得知罗桂明也是出自粤省梅洲罗氏一族,与罗芳伯他们这一支是同族,自是大为照顾。

又知道罗桂明是菓府正规军的中校军官,叔父还是菓军有数的高级将领,更是将婆罗洲华人游击队的领导权交给了罗桂明。

利用他随身空间里俄军仓库的各种先进武器,罗桂明带领婆罗洲的华人游击队开始与岛上的倭寇军队进行战斗。

这时的倭寇四处出击,部队已经捉襟见肘了,在罗桂明率领的华人游击队打击下,不得不放弃了加里曼丹岛南部,固守北部矿区和产油区。

随着华国远征军重新攻入缅钿,以及镁国对倭寇本土的进攻,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罗桂明率领的军队占领。

倭寇只能孤守加里曼丹岛的斯里巴加湾等两座城里。

占领了婆罗洲大部分领土,罗桂明在四四年二月宣布兰芳共和国复国,其领土面积包括加里曼丹群岛的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

在倭寇桐乡和,罗桂明一方面通过菓府与镁国的渠道,加强与镁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与想登上加里曼丹群岛收复其殖民地的瑛国与荷兰进行战斗。

最后在镁国的支持下,兰芳共和国宣布复国成功,并改为兰芳王国,罗桂明成了第一任兰芳王国的国王。

兰芳王国成为娅洲的又一个立宪君主国,其政体是议会君主立宪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二战兰芳复国录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