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没见过师父怎知道他有何怪异?”猪八戒嘟囔道。
孙悟空轻叹一声,手指一点……将自己与唐僧相遇,直至现在的所有经历,全部传到了猪八戒的脑海中……
猪八戒只是略微沉思了片刻,就全盘接受了那些记忆……他看到了唐僧主动怼观音的画面,看到了小白龙凄惨的模样,猪八戒那是看得瞠目结舌,不敢置信……
“明白了,多谢猴哥!”
猪八戒感激涕零地朝孙悟空一躬,被打的怨念也没了……说罢便朝着高老庄而去,等到达高老庄后,高老爷见两人这般亲密,吓得当场就要叫人去请唐僧!
就见那孙悟空提溜着猪八戒的大耳朵走到唐僧的面前。“呆子,还不快快把你的事向师父说出来!”
“师父!俺老猪本是那天庭的天蓬元帅,就因为色心大喜,于蟠桃宴上调戏嫦娥,被贬作猪胎……后得观世音菩萨开导,许了一个取经人的位置。幸得大圣教导,愿皈依佛门,从此走上正道,还望师父能收我为徒”
“额……你可知道,一旦你拜了师,从此以后就再与人间情欲无半分牵连,甚至你心心念念的高翠兰,也和你再无关系……你确定,你还要拜师?”
“俺老猪愿意皈依师父坐下,从此吃斋念佛,再对人间情欲无半点念相!”猪八戒赶紧说道。
“师父,你也说天命你有三个徒弟,这呆子我看也挺老实的,要不,你就把它给收了?”孙悟空也赶紧在旁边帮腔……
“行吧,我就收了你!”
……
取经队伍继续向西……路途上,三人的形象与原著截然不同。
猪八戒依旧挑担,牵马,在沙僧没入队伍前,乖乖地做着苦力……可那孙悟空,却不再负责探路之事,整日里坐在云层之上,面前还放有课桌,宣纸,笔墨……另一边还放着一摞书籍……
唐僧一边骑在白龙上,手中捧着书籍,大声朗读着,给孙悟空上着课……
“子曰: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这句话的意思是:1.奇变偶不变:当k的取值范围是奇数时,三角函数名要变,例如sin变成cos,cos变成sin,tan变成cot,cot变成tan。当k的取值范围为偶数时,三角函数名字不变。
2.符号看象限:当θ为45的锐角时,这个θ的终边角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终边角,而符号就是要看原来函数值的符号。……”
猪八戒时不时地回头看着自家猴哥和师父那幅私塾里方能见到的画面,眼里忍不住也闪过了一丝羡慕的神色……当年,在玄都大法师门下之时,他也没有过这般上学的日子啊。
虽说看上去有些苦吧,可不知为何,内心深处,却充满了一丝羡慕之色……
“师父,前方乃大能居所,要不我们先暂停教导,等过了山再说?”
刚过乌斯藏界,面前一座高山拦路……负责牵马的猪八戒突然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打断了唐僧对孙悟空的教导。
“嗯?”
陈玄奘微微皱起眉头,看向八戒:“哪位大能?”
“乌巢禅师……”
“大日如来?陆压?金乌太子?”
唐僧下意识地将三个身份说出……猪八戒、孙悟空齐齐对视一眼,目光略微有些惊讶。
这陆压,不是师傅曾说过的,金乌第十子?乌巢禅师,竟然还有这般来历?
还有那大日如来是谁?和佛祖世尊如来,又有何关联?
“那师父,我们要不要去拜见一番?”
猪八戒下意识地问道……只是,他本以为唐僧会看在同为佛门中人的情况下去见上一面,却没想到唐僧却一口否决,甚至满脸都是嫌弃之色。
“绕过去,见什么见!他是妖,我是人,仇恨不共戴天!又杀不得他,难不成我还不能不见?”
屠巫剑的锻造,轩辕剑的来历,基本上看过洪荒小说的人都知道……也正是因为那一次劫难,人族三祖发下了人妖不可两立的誓言!
现在虽然缓和了些吧,但那乌巢禅师可是妖帝帝俊之子,妥妥的二代!仇恨的起源!见面?呵呵!
“哦……”
猪八戒可不敢再劝说下去,要知道,现在的他,也是妖,哪里有说话的道理?
龙爪一转,西行路放弃了登山,走到了另外一边……
浮屠山上,乌巢禅师眼睁睁看着取经三人绕过高山,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今日之所以在此,就是为了唐僧能踏上浮屠山,以自身功德和西游的特殊性,帮他两位父亲洗刷身上的罪孽,得以投胎转世……
为此,他还特意向如来求了一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欲还因果。可路到临头,对方居然绕路了?
这浮屠山也不大啊!能有恒心前往西方拜佛求经的,不会连一座山都不愿意爬吧?他还特意留下了道路的!
一时间,乌巢禅师都有些失措……
可眼看着对方渐行渐远,乌巢急了,直接将山使了个障眼法,一移……白龙马的下一步,便踏到了浮屠山的山路上!强行,被乌巢换了一条路!
“八戒等等!”
行了不到千米,唐僧皱起眉头,叫住了猪八戒。
“师父,怎么了?”
“还是回去,去见一下那陆压吧。”
不多时,到了山上。好山!但见那——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斋那师父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不等乌巢禅师开口,唐僧犹如质问般的问道:“陆压道人与或乌巢禅师?今日为何挡我去路?”
那人答曰:“西行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即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现赠与圣僧。
唐僧回言“无功不受禄”便径直离开,只留乌巢禅师一人在那凌乱。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