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朱元璋:这天下还有这等狂生?
翌日,贡院堂内,将近百人的礼部吏员,围着各房十余名分考官忙碌着。
更有八名同考官,在各分考官之间穿梭往来阅卷。
大殿主位上,一个容貌儒雅的老者,双目微闭,似乎睡着了的样子。正是此次会试主考官刘伯温。
良久,甲字号房的分考官手持一份会试誊抄答卷,在两个同考官的陪同下,来到了刘伯温身前,小声开口。
“柳主考,这份甲二十一号房文章,文风华贵,字体圆润,我三人观之不错,还请文成公定夺!”
“是啊,此人笔力不凡,颇有宋人风骨,些许词句,已经到了难得的入微之境地了”
甲字号房的分考官语毕,身边同考官连忙附和,三个考官满脸都是爱才之意,引的刘伯温也微笑起来。
“还有如此佳作?速速呈上.”
刘伯温说话间,早有礼部小吏送上试卷。
甲二十一号房,正是麻杆叶姓青年的号房。
刘伯温同其余考官不同,他接过考卷,先不看字,也不甚在意辞藻,只关注策论立意。
文成公越看试卷,脸上失望之意越浓,看完策论,诗韵一节连看都不看,就把试卷轻轻放在了身前桌案上。
“鸡肋,不过鸡肋之文罢了!”
“藩镇之问,都是人云亦云取巧之话,陛下之意,重在剖析利弊,这一堆字,就没有弊之一说。”
“至于国富之论,更是儿戏之言,天下可开垦之地,还剩多少?我大明财帛,只能倚仗农桑吗?”
刘伯温说到这里,声调忽然提高,脸上隐隐现出悲戚之意。
此时满屋考官,吏员,目光都看向文成公,不明白主考官大人,为什么忽然就生气起来。
刘伯温手指试卷,声音低了下来。
“平戎策,不过放纵罢了,胡人无运,晋帝也是这么想的,宋人也是如此想的,纵然胡人不够百年运,我九州又还能经过几个蛮夷百年?”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一直未开口的另一个同考官,大着胆子开口解释
“文成公,此卷词句还是好的,诗韵也算难得!”
“词句,从辰时到此时,此殿我看过的文章,词句都还尚可,都是举人嘛。诗词句又能差到哪里去?”
“可我大明,要的不是书生,是做事之人啊!”
刘伯温长叹一声,似乎也觉得自己心燥了一些,他又重新捡起叶姓考生的试卷,耐着性子细看起来。
贡院的气氛,瞬间显得压抑起来。
就在此时,丁字房的分考官,阅卷阅到了楚轩的大作。
楚轩试卷,笔墨不多,分考官耐着性子看完,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愤怒,用力照面前桌案拍击下去,口中更是喊叫出声。
“居然有如此离经叛道之言?”
“满纸荒唐,何以能入贡院会试,这人如何过的乡试?”
分考官陡然发作,倒是让压抑的气氛,减退了少许。
见到刘伯温目光扫来,丁房考官心中一震,连忙手捧考卷,大步走到了刘伯温面前。
“文成公言此次会试,学子文字都算尚可,此卷却是例外,愿博文成公一笑!”
刘伯温接过楚轩试卷,此次,他先看的却是诗韵。
“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吹起小喇叭,嗒嘀嗒嘀嗒!”
“哈哈哈,哈哈哈,有意思,老夫阅尽汉唐诗词文章,从未见过如此诗句!”
刘伯温大笑间,目光扫过楚轩对藩镇的剖析,见到明或亡于藩镇的断语,他的心,猛的一沉。
再看国富论和平戎策,文成公越来越是惊奇,楚轩文章,三篇策论加起来不到百字,确是颇多和他心中暗合之处。
平戎略显激进,大略却不错。
以商贾,海贸资国,就是刘伯温心中所想几十年之事。
没想到如此大略,居然被一个会试的毛头小子,写的明白。
可惜此子没有纵论深入,不到百字,字字都是干货!
眼见主考官大笑后,瞬间陷入沉思状。
丁字房分考官以为气到了文成公,连忙开口
“文成公休要恼怒,此等荒唐文章,字迹不整,不过笑话尔!”
“字迹不整倒是确实,诗韵也是荒唐,笑话却绝不是笑话,策论其实颇多可推敲处。”
他不想多解释,正在思虑如何处置楚轩的文章,耳边,忽然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
“刘基,朕刚才在贡院大院,就听到你狂笑之声,如今又要推敲?”
“这些毛头小子,还能写出让你刘基推敲的文章?”
大明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并同几十个番子的簇拥下,正脸带笑容,从大门处踱步而入。
朱元璋心系会试,居然亲临考场!
“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
刘伯温当先行礼,礼部考官顿时都站了起身来行礼。
各司吏员退出屋外,几百人,瞬间咳喘不闻。
“免礼,都起来吧,你们阅你们的卷子,朕看朕的。”
朱元璋一屁股坐在刘伯温刚才的位置上,随意摆了摆手,就拿起了楚轩的试卷。
看到三道策论回答,陛下的呼吸顿时粗重起来,宛若木偶一般小心的那些考官,仿佛感受到了朱元璋的不悦,瞬间腰弯的更低了。
直到看完楚轩的诗,朱元璋脸才闪过一丝奇怪笑意,目光看向刘伯温。
“这份卷子是何人所做?朕心中哪处不痛快,他就说哪处,怎么,大明只有二代?亡在朕那些儿子手中?”
朱元璋明明在笑,听了他的话,贡院考官除了刘伯温,都有些想哭。
见到文成公目光扫来,丁字房分考官,语声颤抖,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般,嘶声开口。
“启禀陛下,文成公,卑职现在就去收,收掌所,查明三十四房学子身份,禀明陛下!”
这份卷子有些稀奇,还需到弥封所,把原卷取来,給朕一观!”
“天下还有如此不知轻重的后生?或者其中另有玄虚?”
“毛骧,你带人跟着去,把此事查明!”
朱元璋眉头微皱,扫视贡院一群脸色灰白的考官道。
熟悉陛下脾性的刘伯温明白,皇帝已然开始怀疑,这卷子背后另有阴谋,丁三十四号学子,或者是洪武科举案的引子。
毛骧得令,单手拖着倒霉的分考官,就大步走了出去。
不过三刻,众人去而复返,分考官跪在朱元璋面前,已经累的狗一般直喘粗气,哪里说的出话?
毛骧面色不变,恭身回禀。
“启禀陛下,丁三十四房考生,乃是应天府上元县举人楚轩,原卷正是此份。”
“上元县?楚轩?朕要见见这个狂生!毛骧,朕给你两个时辰,你将此人带来这里,记住不可动粗!”
朱元璋接过楚轩考卷,甩动两下,随意扫了几眼,淡淡开口道。
“遵命,陛下,两个时辰,末将一定把这个小子揪出来!”
毛骧答应一声,抖了抖身上软甲,就大步走出了贡院。
见到皇帝下令拿人,刘伯温爱才之心大起,他有心帮楚轩说话,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朱元璋一眼看出刘伯温心事,揉着鼻子笑了起来。
“刘基,朕从来不以言语罪人,今日要见楚轩,不过想当面问问,我大明为何会亡在藩王手中?”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