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权把西唐君的英雄事迹都说了一遍;这本来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军卒四处传说,号招西元百姓都起来反抗,推翻无德君父。什么狗君东西?买牛羊反悔,降伏你的人其送到外国受死,为了拼命降来降去的谭震将全家及知情人尽诛,人家家里死了人,你去闹事?寻常人都不敢做这种事,亏了还是一国之君,万民之父?
呸!什么狗屁东西!
龙权许承,推翻西唐,战事过后,西元各仍免五年赋税,一切与宋同。至于各国君父,你们小国,都不比宋国一城大。让你们见识一下宋国的山清水秀,万种风情。许诺想去的,全部调到宋国当城主。那里不比你这里荒芜之地,风又大,满天山尘。并将宋国带来一切工坊之物分发各人,只是打战,带的不多,以后有的。
至于不愿去的,就没有提及。给他们介绍大宋国各处风情,从大东胡州的牛羊说起,大齐州大吴州的大鱼,比人都大等等。
西元军民望风而降,承诺助军出粮,每个小国都尽量出兵,不低于一万人骑一国。共同推翻西唐无德君父。
龙权带兵西行,到了正统二十七年三月,就与西唐在随国交战的军队碰个正着。
此时西唐军队不足二万,龙权带兵近七十万。与西元各国将西元军队堵着了。
没有太大的战事,就是挖坑辛苦了军卒。
到了此时,龙权等宋国军人才知道,愈往西,山势愈高,到了随国的地方,西边有不可愈越的山峰,绵绵不知几千万里;几千万里之后,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只是此处人传山上都是神仙。
这里的人没有盘古母娲庙。却流着无数美妙的故事,都是说山上都是神仙。龙权想起世子皇帝的故事。说极西之处,是昆仑山;西王母仍女仙之祖,就住在昆仑之西。山上有瑶池。向本地人打听,传说是山上有仙湖,仙湖在叫昼的地方,大概几十年有一次能在日出之时,太阳光照射下的反光,证实是仙湖。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见到的,莫不是年长的老人,而且见过的人,至少都九十岁才离世。此处人极是虔诚,不敢说西山半句坏话。
龙权心生虔诚。世子皇帝才临位不久,年小之时就说得跟此处一样了。跟手下将军商议,决定在此向西,跟本人一样,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并且当着瑶池圣母发誓,将来此地百姓免赋五年。将大宋国以前的穷苦说了,说到现在大宋国人人吃饱了。愿上天保佑大宋国万万年。
盛大无匹的祭祀换得此处百姓的拥护。此时百姓听说大宋国之君父二十年前就说过了此事,都觉惊奇。
此处时节与宋相差太大了,早上太阳一起,此处山高已有阳光,但晚上,好像宋国应该都睡觉了,此时才下午。他们都种一种叫山麦的东西,耐寒耐贫瘠,产量较差。
倒是各种药材奇怪。军卒中偶尔有人认识,说地里挖起来的东西,像圣上书上说的肉菘蓉。
祭了西方瑶池圣母,又祭盘古大神,女娲娘娘。在四月十二,就拨军东行,直朴旧唐而去。
西元军民无不相从,单仅仅是打战的军队都近百万众,后面供应粮草的百姓更是难以枚举。
就在正统二十七年的六月,伍仁收到刘公权发来的急信。这一下,大家都呆住了。
关于太皇太后西行时靖王府让袭击,国丈大人被刺,最终的结果来了。花尽无数心血,最后证实,此事不是西唐君所为。
是随国所为。
原来,随国见降书迟迟没有能够送出去,而听到来自西唐的消息说杀了多少送降书的奸细。十一国中,正是人人自危,知道如果宋军没有收到降书,就没有理由过来。
一个国家要对别的国家发动一场战争,必须得找理由。不是为战争找理由,是为本国的军民百姓找一条师出有名,理直气壮的理由。
战争除了消耗百姓难以枚举的物资,还有百姓的父亲,丈夫,儿子。军人,也是人。
但自己十一国的降书送不过去,宋国就没有理由。
随等十一国是相信宋国是有野心的,否则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八万人骑挖坑埋了就是。自己投降西唐,西唐不信,才派去送死。相信宋帝灭了自己的八万人骑,唐君也不会有什么在意的,自然也不会因为这个跟宋国开战。
当然,如果是西唐先与宋国开战,那八万人骑无疑是好借口。你都灭了我八万人骑了,还不许我报仇吗?之前是跟赵秦国有仇,又不是与你大宋国赵秦州有仇。
随等十一国就是怕才派奸细进宋找事。这点大家已经商议过了,宋国不出兵,吾等十一国亡矣;而且降书之事已经闹得天下都知道了,西唐君已经没有必要给自己等投降的机会了。
也正是如此,随等十一国才能支撑那么久。反正我左右是个死,与你对打我也死,投降我也死。是人都干到底再说。
毕竟死是结局。过程中努力一把,等机会,说不定死的是你。
派奸细进宋国闹事这事,只要安排好,即使出事,只要出事的人死不承认,摆在那里让你猜三年,你都猜不到是随国派去的。
随国离宋太远不说,又没有国土相接,除了中间西唐,就是西元这里,都是最西边。今生无冤,前生无仇。之前非但没有相互见过,连听都没有听过。我说我明天去打你,你信吗?
根本没有人相信。宋国未必知道随国在那里,而且真过去打随国,也不是一条路就可以走过去的。
但西唐有这样心思。
西唐刚刚诛了宋国国安部的奸细,全家诛尽了;事情发生到这里,傻子都能想到,当初宋国把自己随等十一国的八万人骑礼送出境,还送了十斤地瓜干;那是宋国在西唐君殿前暗指的功劳。一切消息只在乎宋国的奸细想怎么说罢了,至于是否对西唐君十分真实,十分有用,想想就好了。
美事想得太多,容易伤肾!
为什么要送那么一支军队回给唐君,是因为宋国国安部的人早已经知道唐君是把人送到赵秦国送死的,根本就不想他们回来。
最好死光光,一个都不要回来。
宋国即使对西唐那怕一丁点意思也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是值得做的事。
俩个相邻,贴着一起的国家。一强一弱,弱的死。
但实力相当,彼此难免担心对方,你什么时候准备打我一拳?打之前你会不会大叫一声再打过来?
但知道真实不能见光的事,心思就动了。既然是你不愿他们回来,我就送回给你。
当初十七万人骑入赵秦,赵秦关口在西唐的手上;西唐是可以一直进兵的。只要有,再进一百七十万人骑都可以。
你为什么不派兵跟着进来?还让赵秦夺回边关?
八万人那么多,只要能活着回去,不用别人提醒。随便想想,一天想不明白,一年肯定能想明白。
事情本来就不复杂就是了。
西唐与宋虽未有公开的正面交锋;但把这种事随便扣到唐君的头上谁都不会怀疑。
宋国抢了唐君的战机,抢了唐君的果子。居然手下暗中从事之人一把手就是宋国国安部的。是人都能想到,西唐君在报复宋国的行为。
况且西唐君的名声不好。降伏他的人都能送去赵秦死,为他反来反去的谭震,竞被连知情的邻居都灭口了。何等的歹毒?一国之君,连马牛羊这点屁大点事都反悔。
这种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所以。随等十一国想通了,即使真的摆出来让你猜三年,你都没有办法猜到是随等十一国做的。就派了奸细过去,激怒宋帝出兵,救十一国危难。
只要宋帝生气了,就可以了。因为宋帝也绝不可能想到,是自己等惹事的。
随等十一国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宋国迟迟没有出兵不是没有收到降书,而是战机没有到。
这种正是谁都没有办法想到。居然骗过了宋国京城中一切人等,包括正统皇朝朝堂一切人等。
包括远在赵秦州的伍仁李月洁等。
之所以现在知道了。是抓到骨头没有那么硬的人了。而恰恰好的是,西唐那边国安部有人回来的时候抓到。随便一问,你口音不像西唐的,我都在那边好多年,不是暴露我不回来的。
然后,加上石温柔。问题就出来了。
随国的奸细承认,之所以在宋国的太皇太后出事那天偷袭,实是迫于无奈。
宋玉看着皇城太狠,而宋国皇城,暗中之人又太多,都不知那个人不是国安部的暗手了。他们是不可能知道太皇太后西行而出手,纯属无意中的。正愁得头发都掉光了,听传圣旨说太皇太皇归天了。
这点是真的。连宋国百姓都不知道太皇太后病了多久,外国人当然不知道宋国太皇太后的事了。
听闻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京城肯定有点乱,至少靖王旧部后人有点乱,毕竟太皇太后是靖王殿下的母亲。
他们已经来了三个多月了,作为出国的奸细,这点人尽皆知的事,他们要不知道,可以自己去死了。
那么,别人家里死人,即使是天年寿终;去人家家里闹事,也十分招人见恨。
商量一下,就当晚趁着靖王府乱,偷袭靖王府。之所以只杀二个,是真的与宋无仇;杀二个只是引起仇恨的。
他们知道靖王府在宋国军民和靖王旧部及后人心里的意议。知道靖王府的地位几乎与皇宫是一样的。而且靖王府下手真比皇宫方便多了。
至于国丈大人,是城外的奸细干的,也是随等十一国派来的。
事关靖王府一出事,宋玉就封了皇城。他们自然也知道宋玉是怎么样的人,见皇城里面的消息是真的没有办法传出来,以为事情失败了,城里的兄弟还没有达成任务目标就撞到宋玉的手上,那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事情刚发生,宋玉是不可能能让消息传出去的;而且,作为能够出国为事的奸细,他们自己都明白自己做的事。刚出事那会儿,最好别动。
要是乱动,那就只有死!
奸细自己本身已经知道了。
城外的呢!相商一下,说不定里面的全挂了;那事情只有我们自己做了。
刺杀柳国是真的。
事关要把屎盘子扣到西唐君的手上,刺死柳国,很容易让人想到西唐君殿前暗指一把手就是宋国国安部。
也许别人不一定相信,但宋帝刘公权他们知道是真的。柳国作为国安部一把手,二是靖王殿下第一副将,有二个女儿在后宫。柳国一死,屎盘子扣到西唐君的头上,宋国出兵!
国丈大人确实是倒霉,人家认准柳国的轿子;国丈大人偏偏去抢人家的轿子。
虽然没有死,但一点都不比死了容易。单刀伤就十三处。如是不是死了几个手下,几个轿夫和官府的人来得快点。
国丈大人已经厚葬了。
开始抓到的都说自己是西唐的。刘公权当然是认为是西唐的。
鬼都想不到是随等十一国的人派的奸细。
事关随国与大宋太远了。常识上我们只要想到可能是随国做的,立即就会想到,这件事都安排之初至少在三个月以前,还是他们的奸细能一路顺风的渗透进来。第二,那家伙正等着大宋过去救命呢?
那时节,唐宋战事还没有开始。
你被别人打了。这一个你是他们的恩人,此刻等着你去救命;一个是你的仇人。你会想到是谁?
鬼都理所当然的想到,当然是仇人了。
那家伙我不救他,他活不了。此刻应该做的当然是拼命的拍马屁了。
事情真的违了常理。
但通了过后再想,又大有道理。
连伍仁李月洁看了,都惊出一身冷汗来。事关决策在他们的手上。只是他们传一句话,龙权便屠了后港城。
虽然明知龙权的为人,即使不传话,龙权一样会这样做。但话必竞自己说了。
李月洁问道:“开始时你想到了没有?”
伍仁想也没有想:“我从来没有想到。”
“我也没有想到。”
刘公权信后提出了他们与皇上商议过的事。
真相知道的人不多。而战事,与西唐的战事,正统皇帝陛下给了龙权陆离好多条计划,包括火攻之计都是皇帝出的,战争是肯定以宋国大胜为主,等进一步消息回来,圣旨马下提前发出,给战争先行准备。
明面的事,仍归西唐。已经同时传言陆离龙权了,西唐君必须扛了这件事。这件事上对宋国好。
至于随国等十一国家。过后全都会调回宋国当四品知府。至少报纸上是这么说的。你们准备着,如果他们不来宋国,一律全部暗中解决。太皇太后西行,随国等国胆子太大了,那些国反来反去,太无常了;留下来,风险太大。
少了君主,正统皇帝陛下天恩于民,很容易收伏民心的。
西唐君死忠那么多,龙权陆离包括你们不可能扫得那么干净,都是唐君的死忠干的。过后国安部的人全部调回旧境。即使万一被人见到,这一辈子都不出现了。圣旨上出报纸说,唐君死忠被满门尽诛就可以了。
该安排的,及早安排好;该怎么说的,报纸会怎么说。
一切大局为重。错的,就让他们错下去,明面上,永世错下去。暗中改回来。
只能暗中改回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