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金手指?”
在屏退众人后,曹叡躺在床榻上小声叫道。
按理说作为穿越者的福利,系统或金手指不是标配吗?
为什么现在还不出来呢?
不要搞我啊!
这个曹叡可是短命鬼啊!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有,最后还给司马家做的嫁衣。
没有系统金手指,我可怎么在这三国争霸中活下去啊,我穿越过来还有什么意义啊!
曹叡不死心的继续小声呼唤着,同时也用意念尝试具现系统,但貌似都是徒劳。
半个时辰过去了,曹叡始终得不到反应。此时的他万念俱灰,本还想着凭借金手指在这三国时代里大杀四方,一统三国,坐拥四海美女,现在屁也没有啊!
不对,现在他还有两个老婆,一个前身留下的便宜儿子。
一想到着,曹叡欲哭无泪,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穿越过来就已经喜当爹了。
曹叡刚刚的那股既来之则安之的坦然自若的心态瞬间崩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次曹叡真真切切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
大学四年,只顾着吃喝玩乐,学业上面一塌糊涂,很多历史方面的知识都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刚才那顿对三国形势的分析仿佛就已经耗尽了对三国大部分的记忆,更别说之前学过的各种细节方面的知识。
就在曹叡哀叹自己不幸的时候,殊不知他即将迎来穿越后的第一个危机与考验。
嘉福殿外,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四人听说皇帝已经苏醒,便不约而同的直奔而来。
自从昨日曹叡昏迷后,司马懿和陈群就以录尚书事的身份在尚书台处理朝廷政务,而曹真、曹休两人也在中军大营镇守洛阳,处理军务。
四人在殿外的阶下相遇的,曹真看到司马懿与陈群结伴而来,瞥了司马懿两人一眼,哼的一声,不再理会两人,径直朝大殿走去。
司马懿与陈群相视一眼,也朝大殿走去。
曹氏宗亲一向敌视司马懿等人,认为司马懿是幸佞小人,靠着太祖武皇帝和先帝的宠信,居然做到了如今辅政大臣的位置上,和他平起平坐,所以曹真也没有跟司马懿两人好眼色看。
站在殿外的辟邪看见四人后,立刻向前恭迎说道:“不知诸公此时进宫,是有事禀奏于陛下吗?”
曹真说:“我等听闻陛下已苏醒,前来问候。烦请中使通报一声。”
辟邪躬身回复道:“大将军,方才陛下方才刚用完膳食,正在休息。请众位大人稍后,我这就去通禀。”
辟邪走到殿门口,叩了两下,轻声说道:“陛下,四位辅政大臣前来觐见,给国家问安。”
此时正在殿内头脑风暴,给自己困境找出路的曹叡听到曹真等人前来,刚平复的心情瞬间又紧张起来,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万一被他们发现自己是个西贝货怎么办?可要是闭门不见他们?
曹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终会见面的。
况且自从其母亲甄宓因为怨言而被曹丕赐死,曹叡也因为母亲获罪,一度为曹丕所不喜,曾被废为平原侯。曹叡在生活中如履薄冰,甚是低调,大多时间都是在府中读书,从来不与朝中大臣结交,所以他和很多大臣都不熟悉。
也许事情也没有想象那么难,此时或许还有转机。
曹叡一想到这,有一丝的窃喜和侥幸。
“陛下?”,辟邪又呼喊了一身。
曹叡惊醒过来,赶紧端坐在正堂的榻上,说道:“速请诸公入殿。”
辟邪依旨将曹真、陈群等人引至庑廊下,摘下佩剑,脱靴,然后四人依次进入殿中,稽首叩拜。
“中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事中臣曹真拜见陛下。”(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臣陈群、抚军大将军给事中录尚书事臣司马懿、征东大将军扬州牧都督扬州臣曹休),四人同时说道。
此时曹叡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在他们行礼的同时,也在打量着曹丕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
他也着重多看了司马懿,也没看出有鹰视狼步,目能自顾其背之相,此时的司马懿还没有真正走向战争前线,主要在中央和后方担任文官,处理政务。
曹叡连忙走下床榻,做出虚扶的姿势,说:“诸公不必多礼,快快起身。来人,赐座。”
不一会儿,几名侍者拿着坐垫摆在四人后方。
曹真等人谢恩后跪坐在坐垫上。
曹真性情耿直,开口说道:“昨日陛下当众晕倒之事真是吓坏朝廷诸公,现在看到陛下苏醒过来,身体好转,我等就放心了。”
曹叡心想还好刚才吸收融合了前身的记忆,要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回应。
他苦笑道:“让诸公担忧了。谁能想到朕的身体如此孱弱,早先在王府时只顾着读书,研究刑名律法,身体方面反而疏忽了,没能坚持跟着杨师傅练习剑术。不过昨日没能为先皇送葬,朕作为君王却有失孝道,这天下臣民该如何看待朕?”
历史上记载魏明帝曹叡将送葬,曹真、陈群、王朗等以暑热固谏,乃止。明确了曹叡没有去送葬。
值得一提的是其祖母卞夫人去世时,曹叡也没有去送葬。
在那个讲究孝道的时代,曹叡所干的这两件事对他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也为后代历史学家所讥讽。
现在只有曹叡知道前身内心一直记恨曹丕杀了他的母亲,昨日本来就不想给曹丕送葬,所以打算装病的,谁知身体虚弱的他竟然真的昏倒了。
当得知这个事之后,他也是一阵无语,想想也可以理解,谁会给自己的杀母仇人送终呢,哪怕这个人是的父亲,一个让他胆战心惊度过每一天的人。
曹真等人听罢,一时沉默不语。
这时,司马懿拱手说道:“回禀陛下,当时事发突然,陛下已经昏迷不醒,臣等也是担忧陛下的身体,顾不了那么多,所以现将陛下送至宫中休养。这事要追究责任,也是臣等的过失,是臣等欠考虑,让陛下陷于不孝的境地。”
司马懿停了一下,又说:“陛下因先帝去世,伤心过度,悲痛不已,以致于昏倒在送葬的路上,这是大孝的表现啊。想必天下臣民也会被陛下的孝道所感动,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陛下不必忧心。”
曹叡呆住了,居然可以这样解释,也算给这件事找了一个牵强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他实在不想给原主背锅了。
陈群也伏身说:“陛下,司马公所言极是,总是我等处事不当,要追究责任也应追究臣下的责任,与陛下无关。”
曹真和曹休见状也伏身向皇帝请罪。
曹叡见此情形,急忙说到:“诸公速速请起,我岂能怪罪于诸位。”
接着又说:“先帝壮志未酬,仓促间将这大魏交于我手中,我亦将继承武帝和先帝之遗志,建立秦皇汉武之功绩,使我大魏基业国祚万年。而我在即位之前一直在王府读书,对朝政事务和朝中大臣不甚熟悉。诸公于公是受先皇遗诏担任的辅政大臣,于私又都是先皇的手足、挚友,我的长辈,还请诸位多多助我。”
四人听了皇帝的话,脸色一正,伏身说:“臣等尽当竭力所为,助陛下成就千秋伟业。”
曹叡一拍大腿,说了声:“好!有四位的辅佐,我对未来可是充满了期待。”
可能是刚才的话起了作用,陈群奏陈道:“陛下,臣观目前朝廷风气大臣们随声附和,是非不分,是国家的大祸害。但是,如果不和睦相处,则又各树党羽,必然互相仇视,无端诋毁、诽谤。无端诋毁、诽谤,又会造成真假难辨。这些都不可以不深入考察。”
自即位后,曹叡还没怎么接触过朝廷的大臣,但是从记忆里对现在洛阳的风气也有所耳闻,沉吟片刻说道:“陈公说的这件事很重要。现在朝中大臣风气浮华,重名利而轻务实,长此以往,对我大魏十分不利。确实得想一些方法来杜绝这种风气,诸公若是有好的建议方法尽管陈奏。”
“诺!”
曹叡又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曹休,好奇道:“四伯,我见你面带愁容,进殿后就没怎么说话,是在担忧什么事吗?”
曹休也如实回答道:“启禀陛下,先帝新丧,臣从寿春(扬州治所)返回洛阳已近一月,臣十分担心东吴趁机犯境。”
听到曹休的话,曹叡也想到历史上东吴趁曹丕驾崩,新帝初立,起兵伐魏,于是说道:“四伯的担心不无道理,稍后朝廷发文给扬州、荆州各军将领,整修军备,注意防范。”
四人伏身称诺。
曹叡也是突然一愣,感觉好似自己有一些变化,接着对他们说:“我的身体现在尚未完全康复,这朝廷内外之事就有劳诸公费心了。我有些累了,诸公若无其他的事,就到这里吧。”
曹真奏道:“江山社稷系于陛下一身,定要保重身体,才是万民之福。请陛下多加休息,我等就不打扰了。臣等告退。”
曹叡注视着他们,等他们退出殿外,不得不多说,和这几个在三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对话,压力山大啊!
看来心理承受能力还需加强啊!
淦!刚才曹叡和曹休说话时感觉脑中对三国的历史越来越清晰,许多自己早已忘记的历史知识又重新回忆起来。
就像刚才曹休担忧的那样,在曹丕驾崩后,孙权确实引兵犯境,曹叡也记起来这段历史。
看来穿越者的福利好想还是有的,只是不像金手指那么明显,需要自己慢慢发掘了。
曹叡又想起刚才的曹真等四位辅政大臣,现在看这个团队是一个特别豪华的配置,两文两武,司马懿和陈群都是曹丕当年太子四友的成员,与曹丕的关系远胜一般人,而曹休和曹真则是宗亲将领,不管在军中还是朝廷上都有极高的威严,且忠诚可靠。
但四位辅政大臣又不同心,司马懿与陈群代表着魏国士族集团,而曹真和曹休代表魏国谯沛武人集团,两个集团从曹丕时期就不对付。
这样的辅政团队对于国家和年幼君主来说是一种幸福。可是对于曹叡这样已经成年,本该掌握全部权利的君主来说,这就是眼中的沙子。
这辅政团队与其说是留给曹叡的倒不如说是留魏国的,曹丕至死都是他怀有深深的不信任感。
父子关系能处到这一步,也没谁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