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话暗示很明显。
意思是“如果你在装逼,赶紧滚,我当什么也没发生。”
一般人可能顺着台阶就下了,而且在皇帝那儿留了个很深的印象(虽然不怎么好),但是毫无疑问是赚的。
可柏起那是一般人吗?
他可是系统加身、利刃悬顶。
对他而言,被朱棣厌恶肯定比任务失败强……
一个不一定死,一个连街坊都一起死……
“陛下此次出海,意在扬我国威,显我皇恩,然外邦风土人情与我大明迥然不同,若贸然前往,怕适得其反。”
“这人拍马屁厉害,原来是个白痴啊!”
“是啊是啊,他这么说明显是质疑皇上啊!”
“我看他只是哗众取宠罢了,想出风头像疯了……”
果然,柏起一言罢,群臣百言起。
朱棣脾气大,但是肯定不蠢……他的立场是“如果你说的有理就还罢了,要是真是哗众取宠再杀也不迟”。
“都闭嘴!”
“柏起!你给咱说道说道,怎么适得其反?”
“回陛下,据我所知,东瀛小国,自唐以来习我华夏六艺,仿我汉家风韵。”
“弹丸小国,一心称臣,奉我大明为主还则罢了。”
“然倭人阴险狡诈,食我周粟,不服汉威,自隋起自称日出之国,辱我为日落之国,心怀不轨,屡犯海防,抢掠百姓,屠我子民,实在可恶。”
柏起话说到这,已经是激昂慷慨,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他,一点也不缺乏刻在骨头里的仇恨。
朱棣和外族打了半辈子,也有这种骨头里的敌视。
群臣本以为刚才的话已经够无敌了,没想到柏起接下来的更重磅。
“若派宝船前往,倭人必自认为我大明示弱讨好,于是愈发猖狂!”
“长此以往,无异于六国割地赂秦,盛他而弱己,东瀛虽无秦之昌盛,然有秦之野心,不可不防。”
“这么说的话,咱不去他那儿,咱从福建走。”
柏起的话已经大大引起了朱棣的兴趣。
海患严重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呢?
前几年大明境内还不安定,还要预防蒙元残部卷土重来,哪有精力去对付倭寇?
“不可!”
柏起直接驳了朱棣,不过这个时候朱棣已经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我们不去,倭寇照样会存在,大明海民依旧水深火热,我们不可自欺欺人,我们要先重视问题,然后才能解决问题!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说实话,这段话朱棣不怎么理解,但是听起来感觉就很厉害,这么多年还没一个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那你说,咱要怎么办!”
“改宝船为战船!珍宝变为甲戈!”
群臣怎么也想不到柏起短短两句话彻底否定了朱棣的出海计划!
“老祖宗说了,咱要仁治!行帝王之道!”
“四海不平,何谈仁治!大明已定,当行帝王之道;四海未平,行霸王之道!”
“如何行霸王之道?”
“臣者封赏,不臣者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番邦愚民,未曾开化,不服王教,非财货不收,非刀兵不臣!”
“待彻底教化,于大明无二心,方可施行仁爱帝王之道。”
二人对话至此,朱棣沉思片刻,嘴角露出冷笑。
其余大臣没人敢上来打扰。
开玩笑,他俩这样的话自己想都想不到,自己拿什么插嘴?要是贸然打扰朱棣,大概率会被旁边的护卫用佩刀物理插嘴……
“咱之前抓到过倭匪。”
“咱让匪首猜会不会杀他……”
“他说,杀是大神不灵,不杀是王法不行。”
“你说得对,他们祸害咱的百姓,所以咱把他们都杀了。”
“你给咱说说,他们那的大神灵么?”
听到这,柏起也开始冷笑。
“灵的话还能蜗居弹丸四岛?可笑!自封小神罢了!”
“我大明天子人皇,胜他千百倍。”
“在我汉家面前有个屁的天皇天神!”
“所以必须要让番邦蛮夷知道……”
“杀,是大明之威!不杀,是大明之恩!”
“好!”
杀,是大明之威,不杀,是大明之恩。
这两句话说到朱棣心坎里了。
什么日出之国的皇帝大神,狗屁都不算!
现在不是不可以远洋赐宝,但是眼前的麻烦才是最真实、最迫切的。
他朱棣也是人,也想当名垂青史的大帝来让后人歌颂。
洪武皇帝光复汉家江山,给子孙留下基业,现在该他朱棣开疆拓土为后世巩固山河了。
“柏起,咱累了,你先回去,朕再考虑考虑,若是可行,便依你所言!”
看到柏起在皇帝面前留了好印象,朱棣走后,其他人也是议论纷纷。
“不是吧?这也行?”
“你行吗?”
“我不行……”
“我也不行……”
沉默……
从角落传来一声叹息,是被柏起光芒掩盖一直没人注意的郑和。
“我承认,他确实比我强……”
“但是,我有一样他永远也没有的东西……节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