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刺眼 第一章 京城

小说:刺眼  作者:唐柏  回目录  举报

“最近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吗?爷都要长草了。”说话的人正坐在阳台边抽烟,商锦翘着二郎腿,长发及腰,指节分明的手正掐着烟头,薄薄的红唇吐出烟圈,性感妩媚。

“薛家二小姐要过成人礼了,就在后天。薛家好歹是s市首富,人多了,好玩的事自然就多了。”低沉的男音响起,却不见坐在沙发上办公的人抬起头来。

“薛妍啊,那个草包,确实有得看了。不过商添,我们不该为她准备些礼物,嗯?”说着说着商锦便笑了起来,她长得本就好看,夺人心魄的狐狸眼配上高挺的鼻梁,笑起来便是风情万种。一见她笑,商添也勾起嘴角。

京城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可以说是有钱也不一定能挤进的一流社会,可里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薛家这种s市首富,搬入京城后也只是个中等水平,商锦之所以记得那个薛妍,是因为那人的娇纵跋扈早已在这圈里出了名,而作为京城四大家族之首的商家,原本不该出面这次的宴会,可商锦生性爱热闹,之前又亲眼见识过那草包的蛮横,更是不会放过这次凑热闹的机会。

“要准备礼物的话,是该好好挑挑。不知阿锦有什么谋划没?”商添微微笑着。

“她应该会喜欢珠宝吧,毕竟以前就见着她抢了别人的假货,不如我也送她些。”商锦眼里尽是戏谑,话里的讽刺意味更是明显。

“那我叫人去准备。”

“记得打包好看一点,女人嘛,喜欢好看的。”商锦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摩擦两下,几点的火光便瞬间熄灭了。

“还有,别在外人面前喊我阿锦,我没面子,搞得我比你小似的。”21岁零八个月的商锦正对着21岁零六个月的商添颐指气使道。

“那该叫什么?姐姐?还是锦爷?”商添故意挑逗她。

“都可以,随你意。”商锦对此事不以为然,只要别碍着她面子就好。

商添是商逸的私生子,商锦同父异母的弟弟,本来这种身份不会受人待见,可他身体偏偏流着商家的血,又被商家接受,故而本该窘境的局面也成了别人口中羡慕不来的福气。

这京城虽说很难被一手遮天,可商家的财力、资源、政治的影响力都是顶尖的,几百年的家族基础更是无法撼动,因此便和许家、杨家、赵家共同管理着这片令无数人心神向往的地方。商锦作为唯一一个被法律认可的商家后代,先慈还是许氏的直系血脉,更是成了这里说一不二的主。

“少爷小姐,午饭已经好了,现在用吗?”说话的是这座宅子的佣人王姨,已经上了年纪,却有着不输年轻人的活力。

“好,这就来了。”商锦应着,拉着弟弟去了餐桌。商锦不过一米七,而商添却是比她高半个头,还是很有压迫力的。

“你多高了?”商锦一脸嫌弃地问道,心里想着:长这么高岂不是让我很没面子?

“一米八六了,怕是长不了了。”商添看着她,这么多年的相处让他很轻易地就明白商锦的心思,便忍不住笑了出来。

“滚!”商锦有些恼怒,牵着的手也狠狠地松开。这让商添有点落寞,看着刚才被商锦拉着的手,又自言自语道:“不过生气的样子挺可爱的。”

“还楞着干什么?难不成还要爷请你落座吗?”商锦早已落座,看着呆在原地的商添有点烦闷。

“哦,来了。”明显的心不在焉。

商添的吃相是极好的,斯文又不失美观,配上那极具诱惑的相貌,更是让人觉得这像是艺术品。反看商锦那边,随意散漫,很难让人想象这是商家千金。

“公司怎么样了?”商锦询问道,公司指的是星辰影视,商锦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可事实是大部分事物都是商添在打理,只有重要事情商锦才会出面,两人都是在商家成长,对这种东西都是了如指掌的。

“就那样。”商添口中的就那样的公司已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影视公司了。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你能不能别老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你是大佬还是我是。”

“锦爷说的对。”商添不禁又笑起来,觉得眼前的人儿甚是可爱。

两人之间的信任与依赖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旁人也无法理解,本该是针锋相对的身份,彼此之间却这么亲密,又或许是表面功夫?

“老头子今天有事吧?今儿个都没训我。”商锦有些不解,挨训是她每日必做的啊。

“今天……,是我生母的忌日。”男人语气很是平常,感觉这像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事。商锦忍不住用手指摸了摸鼻头,有点心虚,怎么给忘了呢?

“你今年还是不去吗?”商锦佯装无事道。

“不去,她自己作孽。”之后又是一片安静。

五月三号,五月三号,五月三号……,商锦心里默念,下次一定记住了!

“你后天也这么用餐吗?”商添打破了这个尴尬的气氛。

商锦架着腿,一只手放到腿上,一只手捏住筷子,好看是好看,但不符合礼仪。

“会不会被人笑话啊?”商添笑着想看她的反应。

“滚犊子,没大没小!”商锦什么人,京城哪人不知道,又怎么会让自己丢了面子!她的脸上因为有些羞恼而染上红晕,连带着耳垂都是娇滴滴的嫣红。男人竟是有点看呆了。

“我吃饱了!”商添还没说完就已上了楼,心跳有点快。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刺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