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侠客行 第四回 马皇后坤宁宫殡天 朱元璋大开牢狱门

小说:侠客行  作者:夜灯道人  回目录  举报

话接上回,自那日回去后,朱始琮胸中闷闷不乐,自回第二日便和叶常青告别。

闻他要走,叶常青问道:“朱兄,你我二人刚刚相聚不到两日,怎的便要走。”

“便是家中老母让托人带信来,说她身体抱恙,着我回去看望。”朱始琮答道。

“原来如此,既如此我便不留你了,这张一百两的银票你拿着,回去给伯母买些补物与伯母调养身体。”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朱始琮见状忙推辞道:不行不行,叶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实在不能收。

这钱你就收下吧。叶常青将其塞到朱始琮手中,你我之间也不必客气。

可是......

好啦,就这么决定了。叶常青打断了朱始琮的推辞,你若是还把我当做朋友,便收下这钱。”

这......好吧。朱始琮只得收下,他知道这钱若是再拒绝下去,怕是真的没法走了,于是便点了点头。

待二人又闲谈了几句朱始琮便告辞回乡。

南京大明皇宫

奉天殿内有一人正将身边的东西到处乱摔,大声喊叫到:“你们如果不把咱妹子治好,我让你们九族给咱妹子陪葬。”只见朱元璋怒气冲冲对着下面跪着的太医喊到。

回禀陛下,皇后娘娘已经醒了过来,现在正在坤宁宫之中休息呢。”其中一个年轻的太医颤抖的回复道。

什么?皇后醒了?那还等什么,快点去看看啊,快点!

是,是。

众位太医纷纷起身往坤宁宫而去。

静室之内

一位身着朴素的夫人正躺在床榻之上,双眼微闭,似乎睡着了。

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太医们躬身行礼。

诸公免礼平身。”皇后淡淡地说道。

是。”众位太医齐声应道。

妹子,你终于醒了。皇帝朱元璋激动地走近皇后身边,拉住她的右手道,”你可吓死咱了。

皇上,我的身体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只是希望你在我死后不要迁怒这些医官门,不干他们的事。皇后睁开双眼淡淡道。

“胡说,你怎么会死,你一定要给咱好好的活着,不论什么代价咱都要治好你,来人啊!给咱下圣旨给么,给咱把这天底下的名医都找来,如果有能治好皇后病的想要什么咱都可以给。”

这时马皇后榻上传来微弱的声音道:“重八,你过来。”

朱元璋急忙走到榻前柔声问道:“妹子,怎么了,是不是感觉身体好些了,想吃些什么东西?来人啊……”

这句话还没说完,马皇后便将他拦了下来。说道:“重八,不必如此,人总是会死的,在死之前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希望你能听我的。”

朱元璋将马皇后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中说道:“妹子你说,咱一定办到。”说着眼泪便流了下来。

马皇后用着细微的语气跟朱元璋说道:“我死后,希望陛下不要杀掉这些太医,他们对我的病已经尽力了,陛下不要因为我的死而迁怒他们。”

“好,好,咱答应你。”

“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明,居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

此时朱元璋早已哭的说不出话。

“重八,我多希望,你不是这个皇上,你我二人粗茶淡饭过完此生。这辈子是不可能了,你我二人下辈子再见吧。”言毕马皇后瞑目而逝。

大明立国之初,马皇后就被朱元璋册立为国母——皇后。皇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女性做榜样,马皇后也确实做到了。贵为皇后,不说熊掌鱼刺,山珍海味自然少不了,可是她却简衣素食,对于她而言,食物的美味与否似乎没有多大意义。自己食可果腹,衣可保暖即可。她不在乎自己过得如何,她看重的是黎民百姓过得如何。她是真心对待每一个人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作为国母,她是伟大的。

对于自己的儿子,马皇后是时时教导,事事关心,时常以前辈名人事迹教导自己的每一位孩子,她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够知书达理,做一位贤君或者贤王,为天下百姓计,为大明江山计,她是那么的淳朴。

马皇后和朱元璋结识于郭子兴军中,自婚配之后,马皇后对于自己的丈夫无微不至,她白天帮助丈夫缝制衣物,夜间倾听朱元璋一天的经历。对于丈夫都没一句话,每一个事情,她都悄悄地记在心中,总是能够在必要时刻帮助到朱元璋。她对朱元璋的心,天地可鉴,日月可照。

马皇后死后葬与于明孝陵,谥号孝慈皇后。发丧当日百官与百姓自愿来为这位伟大的皇后发丧吊唁,这些人中更是有人泣不成声。

在后世,永乐元年上尊谥号: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号: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明史》更是对他评价道:“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马皇后死后几月朱元璋日日哭泣思念。太子朱标多次劝解才得以缓解。

得以缓解的朱元璋立马便发动了著名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认为官吏可以利用空白文书簿册作弊,所以要严惩使用盖有官印空白文书簿册者。

因有许多无辜官吏被牵连其中太子朱标为此多次向朱元璋求情,甚至在奉天殿上跪了一天一夜都没有劝回朱元璋决定。

同年有星变,朱元璋下诏求言,有浙江宁海人郑士利上书朱元璋。郑士利兄,乃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受空印案连累坐牢,为避免被认为是“有假公言私者”,等到郑士元出狱后,郑士利这封上书才上交到朱元璋手上。郑士利上书数千言,言数事,其中空印事尤详。

郑士利认为:“陛下欲治罪这些空印的官员,是唯恐奸吏得到空印纸,弄虚作假危害老百姓,但这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四个观点: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其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而后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者。但是,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其四,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朱元璋看罢郑士利的上书后,大怒,命令丞相御史追查幕后主使者。郑士利笑道:“顾吾书足用否耳。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最终没查出幕后主使,郑士利被流放。而且不但空印案中的官员没有因此被赦免,就连已经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被抓起来流放了。

自此空印案便加大了力度,牵连数万人,其中不乏无辜的人,为此也更加坐实朱元璋“屠夫”之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侠客行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