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汉元年,公元189年11月3日。
经过几天的募兵。
张辰的士兵规模已经从原来的五百余名,
增长为了六千的规模。
而娄圭负责招募铁匠的工作也进行的很顺利。
由于南阳属于内地,平时没有战事时,郡府县衙是没有武装的。
涅阳自然也是如此。
眼下张辰的队伍除了原来的五百名拥有盔甲武器外,
刚招募的新军身上基本都没有武器与盔甲。
十一月的天,寒风凛冽。
张辰独自站在城墙上眺望远山。
目光由上至下,
看着远处不断向城中赶来商队。
张辰忽然目光一滞,眉头微皱。
现在接近一百点武力点的他目力极佳。
视野的尽头明显的看到了几个商旅打扮的小厮,步伐凌乱,满脸惶恐的正向城里奔逃。
待到距离更近一些时,
张辰看到了他们身上隐隐泛红的衣服。
这一行商队肯定发生了什么意外!
正当他沉思时。
内城步道上突然传出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张大人!大事不好了!”
“雉县发生叛乱,鲁阳袁术就要发兵南下···”
寻着声音望去,
来人正是前不久被派去招募铁匠的娄圭。
娄圭气喘吁吁的爬到城墙上,“太守大人,现在正紧急调集人马增援雉县···”
······
听完娄圭这些信息。
张辰也大概了解了前因后果。
如果说鲁阳是南阳郡的北大门,那雉县就是郡守府宛城的北大门。
雉县以北山脉连绵,只有一条官道向北连通鲁阳。
雉县正南一片平川,官道无数可直达宛城。
只要雉县失首,那宛城就会面临反贼兵锋。
张辰推测这一次雉县宗贼叛乱,大概率就是袁术导演的一场大戏。
他野心很大,想要吞并南阳各地。
却受到太守张咨的极力阻挠,
袁术虽然兵马充足,但没有名正言顺的借口。
在这一次南下雉县正好给了他一个平定叛乱的理由。
而张咨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才调兵北上阻止袁术的计谋。
但奇怪的是这一次行动,张咨竟然没调张辰前去平叛。
看着因剧烈运动,而面部发红的娄圭。
张辰疑惑的问道:“太守大人既然如此缺兵,为何又不叫我去?”
娄圭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这也是下官疑惑的地方。”
“很有可能是害怕大人你借此机会做大吧!”
“据我了解,张太守并不希望自己管理的地方有能力太过突出的人。”
“在他看来,但凡能力出众的人都有很大的不可控力。”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颍川南阳汝南一代,当初袁术刚到鲁阳时,太守都很不高兴。”
“后来迫于袁家势大,就默认了袁术私自占领鲁阳之事。”
“而大人你不仅是张良之后,更兼从小就战功赫赫名动南阳,肯定当初回到南阳时太守就有所警觉。”
“让圭意外的是,大人刚到南阳竟然就被太守举为了涅阳令!这着实奇怪。”
“如今又遇到这种情况,若我是太守肯定会第一时间把大人调过去。”
“这样两虎相争,怎么算都很划算。”
听到这些,张辰心中暗暗惊讶于娄圭的分析能力。
仅凭掌握的些许信息就能把问题剖析的清清楚楚。
按娄圭的分析来看的话。
自己能拥有涅阳令的官职,很大可能与袁术有关。
这个是问题在之前袁术派人来招揽自己时,就有所怀疑。
只不过当时一口气就拒绝了袁术的招揽。
至于张咨有心防范,这是一个当前无法断定的事情,但不排除。
关键是这些本应该不会让娄圭慌乱才是。
张辰心中略微思考,嘴角玩味一笑。
“太守大人既然没有令我等北上抗击袁术,子伯这是在担忧什么呢?”
娄圭极其败坏,“诶呦啊大人,要是袁术真占据了雉县,那离攻取宛城也不远了。”
“袁术在鲁阳这些时间的所作所为,大人也看看到了吧。”
“他肆意抄掠百姓家财,令无数贫苦无家可归,如今宛城都开始有大量鲁阳难民集聚。”
“亏得袁家世食汉禄,如今董贼当道天子蒙羞,袁术不思报国,却在南阳纵兵抄掠伤化虐民,不为人臣君子所为。”
“吾甚恶之。”
看着满脸涨红的娄圭,张辰心中好笑。
表演的这么入神,还打着尽忠报国的旗号,原来是在担心自己小命。
随口安慰了几下娄圭,叫他放心。
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袁术的计谋得逞。
这才令娄圭放心了许多。
随即看了看城楼下,见刚才那几名遭遇了突发事件的商贾已经快要到了城门。
张辰对着娄圭指了指城下,“子伯,咱们下去看一下这些商贾倒地遭遇到了什么。”
娄圭双眼寻着张辰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脸色瞬间变得有些煞白起来。
只见那几人满脸鲜血,身体小臂大腿各处皮开肉绽。
有的甚至都没了手臂,即使断口处经过了粗略的包扎,血液仍不断往外流出滴落在地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