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我是朱允炆 第十三章 立储

转眼间便是三天过去。

现在的吊唁基本上都结束了,除了一些日常进行的仪式,很多大臣也不必天天去吊唁了。

毕竟整个大明都还需要运转,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都是在下班后去祭奠一番便可。

别说太子薨,哪怕是皇帝驾崩,也不可能耽搁太久的时间。

.....

“你们对咱这个安排,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奉天殿,朱元璋从金台上方换换走了下来,哪怕白发苍苍,精神上有些萎靡,但是气势依旧气吞如虎。

在大殿前方的是诸多藩王,包括已经成年及冠,被封为秦王的皇子。

后面则是一众文武大臣。

就在刚才,朱元璋宣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经由钦天监定册封时日。

此言一出,朝廷众臣顿时沸腾,前面几个藩王更是一脸阴沉。

自古以来,皇位继承这一块,便是受到朝野上下的高度重视。

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帝国的兴衰。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帝国的核心宗旨。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是嫡长继承制。

一夫一妻制的实行,便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

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数千年以来,一直被诸多贵族,皇室定为核心。

包括一些乡绅,地主,大户人家,也是以次为基准。

至于后面的延续,便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

正妻生的儿子,便属于嫡子,如果都死光了,那就从庶长子里面挑。

如果没有子孙后代,就从兄弟里面挑继承人。

从法理上来说,目前最有竞争资格的便是老二秦王朱樉以及嫡孙朱允炆。

现在朱允炆站在金台旁,身穿衮服,显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

此刻,众多皇子面色各异。

秦王朱樉面色寻常,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如若不是大哥朱标在其中周旋。

自己老爹说不定已经把他藩王的身份都给废了。

虽然他也妄想过皇帝位,理智告诉他除非老爹疯了,才会把皇位传给他。

至于老三朱?,面色上有些不愉,他认为自己还是很有机会得皇帝位的。

朱棡修目美髯,顾盻有威,多智而残暴。

洪武十一年就藩山西太原后,因为厨子的事情,和老爹朱元璋起了冲突。

差点被废了王爵,也是因大哥朱标周旋,得以幸免。

不过朱棡认为这件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自己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现在得皇帝位也是可以的。

只是看到朱允炆,微微犹豫后,朱棡最后并没有说话。

“禀父皇,儿臣认为侄儿允炆,如今年龄尚幼,且还未及冠。”

“如今我大明看似平稳,实则北有蒙元残余,沿海有倭寇骚扰不断,西域诸国更是蠢蠢欲动。”

“以侄儿如此年岁,何以能担当如此大任,儿臣恳求父皇三思而行。”

看着朱元璋走了过来,此刻的朱棣再也忍不住的上前一步,作揖说道。

虽然早就猜到了父皇的心意,但当真正听到的时候,朱棣感觉自己还是不能接受。

自嫡子而算,二哥朱樉,三哥朱棡,曾经都差点被父皇废除王爵,说明德行有失,不配继皇帝位。

大哥薨,二哥三哥都不行,那么他这个老四,就是名正言顺的有了继承权。

况且这些年来,在德行等各方面来说,他都从未让父皇失望过。

前年即洪武二十三年,不费一兵一卒招降乃儿不花,更是轰动大明,立下不世功勋。

侄儿朱允炆,不过一乳臭未干的小儿,久居深宫,连这南京城都未曾出去过。

不曾参与朝野诸事,读了一些儒书,有什么能力,凭什么能够成为这大明日后的天下共主。

金台上的朱允炆,此刻目光紧紧的放在四叔朱棣身上。

今日却是因为有重要的事宣布,朱棣才被放了出来。

所有的藩王,文武大臣们都没有反对,唯独这个四叔站出来反对。

这让本来就对四叔朱棣看不过来的朱允炆,一下子就记恨上了。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些许紧张,毕竟四叔朱棣说的这些话,听上去也是很有道理。

包括一些大臣也是微微点头,对于朱棣的这个言论比较赞同。

不过当朱允炆看到莫不作声的皇爷爷的时候,心中的紧张一下子就消散了。

陪伴多年,朱允炆对于皇爷爷的性格很是了解,这番模样,显然皇爷爷要发怒了。

果不其然,就在朱棣面有得色的时候。

朱元璋的幽幽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老四你的意思是,北边的蒙元残余,你这个当叔叔的,是没办法给自家侄儿摆平。”

“还是说,你们这些镇守边疆的诸王们,是没有能力抵抗为自家侄儿,为这大明,挡下那些贪婪的豺狼吗?”

到第二句话的时候,朱元璋几乎是咆哮着对着一众藩王呵斥。

声音在整个大殿内回荡,九大塞王首当其冲,一个个吓得浑身颤抖,连忙躬身道:“儿臣不敢。”

诸多大臣,周边宫女太监,值守侍卫,更是立即跪倒匍匐在地。

圣上雷霆震怒,他们要是还站着,那便是蔑视帝王威严。

朱棣被这一句话,震动哆嗦了一下,感受到父皇压迫的目光,不敢与之对视,退后一步,有些不甘的说道:

“儿臣自当为侄儿永镇边疆,为我大明,护卫山河。”

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然对刚才的话极为后悔。气愤之下,已然是当个出头鸟。

现在的他已经不想着什么皇帝位了,若是一个不好,保不准父皇就削了他的王爵,收了他的藩地,召回京师养老。

若是这般,那可就凉凉了。

知子莫若父,朱元璋看着老四朱棣,心中的确在思索,是否要将老四的藩地收回来。

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老四心中的不甘。

老四很能打,这个朱元璋心中是非常清楚的,众多儿子中,在性格上最像自己的,就是老四朱棣了。

长大后的老四,朱元璋对其很是喜爱。除了老大朱标外,其他皇子中,也就是老四朱棣表现得最为优异了。

把皇位给老四,其实朱元璋心中并非没有想过这个可能,但是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决了。

想要让老四继位,首先做的就是以德行有亏,废除老二和老三的王爵。

老四这才能名正言顺的即位。

只有这般才能保证整个大明的皇位更替,可以平稳过渡。

但这对于老二和老三来说,就太不公平了,也同样会埋下隐患,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

再者,现在的大明也不需要好战的皇帝,哪怕才华平庸些,能够守住他留下的基业就可以了。

朱允炆纯孝,时常陪伴在他的身边,和诸多文臣的关系很是不错。

要治理天下,终究还是只能靠着这些拿着笔杆子的文臣。

这便是朱元璋思虑再三选择朱允炆的原因。

一顿纠结过后,朱元璋终究还是没有收回朱棣的藩地。

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旁边嘴角微翘,幸灾乐祸的老三朱棡。

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不睦朱元璋当然心知肚明。

朱元璋见朱棣臣服,冷哼一声后便转身走回金台上。

不过同时心中也在思索。

老三朱棡怕是压制不住老四朱棣。

便是去年老十六朱权被封宁王,藩地大宁,当是要多给些兵马才是。

且藩王只掌握一部分兵马,还不能干涉地方行政,钱粮都由地方官府给予,可以说限制的死死的。

朱元璋心中思索过后,这才放过朱棣。

此刻的朱棣,重重的缓了口气,整个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

........

大明皇宫,华盖殿。

华盖殿便是在奉天殿的后方,谨身殿的前方。

相对于其他两大殿来说,这里要小上许多。

其作用相当于朱元璋的御书房。

通常在早朝后,朱元璋还是要继续工作的,和诸多重要的大臣,包括殿阁学士一同商讨政事。

此刻,华盖殿中,唯有朱元璋和朱允炆两人所在,四周宫女太监皆被屏退。

“跟爷爷说说,适才在大殿上,听到你四叔的话,你是如何作想的。”

朱元璋温和的说道。

对于自己这个孙儿允炆,目前来说朱元璋还是比较满意,其中最打动他的就是孝顺。

朱允炆和朱标很相似,生性宽厚。在太子朱标病重期间,朱允炆数月不离左右地守候榻前,日渐消瘦,孝心感人。

其实在朱标薨去的第二天,朱元璋也曾在东阁门召集过诸多重臣,商讨关于储君的位置。

当时他便提出来:“老四朱棣跟咱很像,你们觉得立老四如何。”

对此立储大事,大家谁都不敢多言,这话若是说好了没事,说错了指定赐死。

唯有刘三吾站了出来说道:“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

刘三吾为瀚林学士,更是个言官,这是连朱元璋都敢怼的人,并且两袖清风,毫无劣迹可言。

朱元璋虽有嗜杀之名,但却不是乱杀,只是因为贪官杀得多了,被很多文人抹黑罢了。

大多数文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当官,当官嘛,多少都要贪一下。

朱元璋杀贪官杀得这么厉害,自然很多人都看不过去。

其实朱允炆虽然没有参与朝政,但是却得到了很多文臣重臣的拥戴。

毕竟朱棣很刚,性格上跟朱元璋极为相像,在藩地杀贪官也很是出名。

大臣们怕朱元璋走后,又来个朱元璋第二,那这好日子都盼不到头了。

现在朱元璋问话朱允炆,就是担心自己去世后,朱允炆在威望上,镇不住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

然后闹出一番内战的戏码。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我是朱允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