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春物:与雪之下的日常 相遇

和泉阳的不合群行为跟奇怪的造型使他成为了这群高中生里的异类,这以至于他开学消失二十多天的原因只有两个学生知道。不过她们也不会去告诉其他人。

对了,这个世界的量子力学还顺带使平冢静成为了J班的班主任间国语老师。

没想到第一节课就是剧情的节点吗,量子力学恐怖如斯!和泉阳看这平冢静写在黑板上的作文题目——回顾我的高中生活如此想到。

。。。。。。

青春是一种罪恶,

只有愚蠢的高中生才会去虚度这三年的时光。

聪明如我要依靠我这天下最帅的脸,

为我省去至少四十年的奋斗时光。

万恶的RMB啊,

狠狠地将我揉拧吧!

另外讴歌青春的蠢蛋们啊,

为前进你们四十年的我打工到死吧。

享受罪恶的青春的傻蛋,

爆炸吧!

说说吧,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傻的作文,和泉君。

老师我觉得我的作文涵盖了所有人类男性内心深处的梦想,我只是把它勇敢地说出来而已。并且我认为我对于那群只懂得享受青春的蠢蛋的看法毫无问题,反而应该说是非常正确。

平冢静听了少年的话感到很无奈但更多的是恼火:好好说话!

和泉阳看着平冢静浑身冒出的的暗紫色杀气,语气依旧不改道:老师别妄图用武力使我屈服,不管怎样~~

还没等和泉阳把话说完,平冢静就一拳打在了少年的腹部。

老师,打学生的拳头还带拳风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是因为力道再小一点对你就没有用了,这在以前就得到了验证,并且问题少年,你成功地惹怒了我,我决定让你感受痛苦。

老师,我觉得你不像个老师

哦,那你觉得你像个学生吗?

额~~

两人之间的对话就这样停止了,平冢静看着和泉阳乱写的作文陷入了沉思,而和泉阳则时不时偷瞄一眼,嗯,好吧,其实是很多眼平冢静优秀的身材。

就这样过了两分钟,平冢静似乎想到了什么绝妙的点子,对和泉阳说:跟我来。没等和泉阳作出反应便自顾自地走出办公室。

经过被下午四点的阳光带着些许太阳的懒散显得俏皮又宁静,少年跟他的老师漫步在无人的走廊上,这唯美画面的在这喧闹的学校里显得格外珍贵。

就在午间的微风略微跳动的时候,平冢静在一间偏僻教室的门口停下了脚步。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就在平冢静把手放在门把手上时,和泉阳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兴奋了起来。就在平冢静粗鲁的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和泉阳目睹了这世间最美的东西。

雪之下的发丝被欢呼雀跃的风轻柔地捧起。她抬头看向平冢静,灵动的眸子比蒸馏水还要清澈。

平冢老师,我应该对你说过,进来的时候要先敲门。

就算我敲门了,你也从来不回话啊。

那是没等我回话你就进来了。另外,旁边那个不良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他是来申请入部的,我觉得你应该对他很熟悉,毕竟他可是你们班唯一一个男生。不过如你所见,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发型一样糟糕透了。我很担心他毕业以后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我想委托你纠正他那扭曲的性格。

虽然我会对与这个男人独处一室感到非常不安,但这既然是老师的委托就没办法了呢。

和泉阳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就把自己的去处给决定了,这使他很是不爽。

喂,你们就不问问我的意见吗?还有我才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兴趣,雪之下平乃小姐。

哦,这么说你很勇啊,和泉同学!在平乃小姐开口说话的瞬间和泉阳感到一股寒意直冲天灵盖。

好了好了,你们都消停一点,总之雪之下,我的委托就是这样,之后就拜托给你了。说完就转身离开了,是真的离开了。

对我就这么放心的吗?和泉阳在心里如此吐槽道。

平冢静走后,和泉阳看着被阳光笼罩的少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好先找一个椅子擦干净后,坐在上面盯着雪之下看。

那边的变态桑,请不要一直用痴汉的目光盯着我。被和泉阳直勾勾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的雪之下看向和泉阳开口说道。

欣赏美丽的东西是人类本能。和泉阳终于移开目光开口说道。

竟然能坦率地说出我的可爱,恭喜你变态不良桑,我发现了你唯一的优点呢。我希望你去死来感谢我。

说完这句话后,雪之下就继续看书。和泉阳也不想接这个带有明显恶意的话茬。

场面就这样冷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和泉阳觉得他不能这样浪费时间。于是他起身走出这间教室。在他关门后雪之下看了教室门一眼,眼里依旧没有任何的情绪。

又过了一会儿,和泉阳提着他的书包回来了。毕竟他不可能被叫去办公室挨训还把书包带着。

不过这倒是使雪之下多少感到意外:真是意外呢,你还会回来,难道你是受虐狂?还是跟踪狂?

第一,我并没有那些变态癖好,第二,至少在今天我并无逃跑的打算,第三,别说得我对你有好感一样。

首先我对你的第一点保有怀疑,其次我认为你和哪些接近我的男生并无不同,甚至更糟。你对我的可爱不会有任何抵抗力。

那还真是有够好笑的呢。你居然觉得我会是那种愚蠢的人,只有那种没有脑子的人才会喜欢上你这一马平川的皮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春物:与雪之下的日常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