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数月的光辉划过,春天悄然离去,蝉鸣的出现代表的了盛夏的到来。
时间来到了武帝三十三年夏季,刘策在在观湖书院学习了数月,与张牧,岳山,彭明,蒋义,温雎等人成为好友,刘策对于黄帝内经的修炼也不曾懈怠。
前线的战报不断传来好消息,雄才大略的武皇刘询不断击败匈奴,以晋阳的起点站稳脚跟,不断收付失地。
大汉将领们,从没把手下败将匈奴放在眼里,在他们心中匈奴人不过是一颗颗行走的军功罢了。
前锋军队在李炜的带领下甚至越过长城,千里奔袭,直插匈奴咽喉。
北方的南仲关在伊吉甫的带领下,仅凭借数千南仲军精锐和数万郡兵,在边关就和匈奴左贤王拖雷的十余万大军进行较量。
而征西将军李息在戎州,统领二十万精锐,将犬戎,羌人血洗了一遍,在戎州边境制成了一座数万人头的京观,让胡人胆寒。
战争的不断胜利,镇压了中土宵小的野心,大汉的力量依然强大,依然能够镇压一切。
南方的楚王“成功平定了越人的叛乱”南方的军队不断增援北境,海防也安定下来,海族也安分不少。
在观湖书院,饮冰室外的竹林中。
刘策手握长剑,一剑直插张牧咽喉弱点。
张牧提刀格挡,数十斤的长刀被张牧舞的虎虎生威,轻松挡住剑锋,张牧侧身直入,霸道而又精妙的刀法向刘策砍来。
刘策瞳孔一缩“不好”
浑厚的人皇之气一出,巨力涌现。
“哐当”长刀落下,胜负已分。
张牧撇撇嘴“没意思,不来了不来了,每次都是这样,说好的不用气的。”
刘策收剑,无赖道:“哎,气也是自身实力的一部分,再说了论起刀法的精妙,谁比上你啊。”
一旁的岳山和彭明酒杯交错,还分享着一只烤鸡。
彭明一口酒,再吃上一口烧鸡,嘴里不清不楚嘟囔的说着:“就是,牧哥……你……打不过赵翰的,他那么浑厚的气怎么可能赢。”
岳山狠咬一口鸡腿,咽不下去,顶的直冒白眼,岳山又拿起酒杯,猛灌一口。
“啊,下去了,真舒服。”
岳山听着彭明的话,附和的说着“就是,赵翰的气浑厚像是练了几十年的老怪物一样。”
刘策闻言,不好意思的笑笑,确实真按照实力来说,自己绝对比不了,张牧这个从小练武的将门世家的。
张牧走过来,抢过岳山的美酒,大喝一口,砸吧砸吧嘴,感叹道:“好酒”。
又说着“输了就是输了,我服气。”
岳山有些心疼这美酒“牧哥,少喝点没多少了。”
蒋义躺在竹林的荫庇下,懒洋洋的舒展身体,显得有一丝慵懒柔弱。
“你可真小气,整天少喝点酒死不了。”
岳山不屑的一个眼神丢给蒋义。
温雎则在一旁乖巧的看着篝火,照顾着火堆上另一只烤鸡,一只手拿着木枝子地上,认真壁画练字。
不时分心看着篝火小了,皱皱眉头,又用力地用小手扇风,看着篝火大起来,才开心的笑了,又细心翻转烤鸡,以免烤糊。
盛夏烈日,火堆旁的温雎,汗水不断滴落,晶莹的汗珠从额头滑落到鼻尖,温雎丝毫不在意。
他真的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学院里师长关爱,还有刘策这些不嫌弃他的真心朋友,因为有刘策的关系,韩平等人也不敢欺负他了。
当然,少不得刘策,岳山,张牧等人轮番,找韩平等人进行友好的“切磋。”
导致头一个月,韩平总是鼻青脸肿的,韩平向他的父亲告状,而内史韩光觉得少年自有少年的磨砺,向观湖书院山长傅宽提了几句后,也没去理会了。
大汉数十万大军作战,作为后勤部部长的内史的韩光,整日忙的焦头烂额,真的没工夫理会这些小事。
傅宽听到后,自然紧张的不行,但得知有刘策的参与后,连训斥都没有,便不了了之了。
一句话将温雎的回忆打断。
彭明悠闲的躺在竹叶坡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拿着一只大鸡腿,咬一口汁水四溅,感叹道。
“嗯,考得正是火候。”
最后还不忘向温雎提意见道:“小温,多撒点盐巴,没盐不好吃。”
温雎重重的点头应声道:“好”
“还有,多烤会皮才酥脆,才好吃。”
“嗯,好”
刘策闻言,没好气一脚踢向彭明“就你毛病多。”
彭明搞怪的趴下,惨叫着“翰哥,轻点你这一脚二十年的功力,我受不住。”
刘策没理会他,去和张牧一起抢岳山的酒喝了。
看没人理会,彭明悻悻然的站起来,说道:“翰哥,你带来的这盐巴,味道可真好。”
刘策闻言,笑而不语,这可是他在山庄实验好久,才研发出来的白盐,足够秒杀市面上所有的盐类,刘策相信白盐能够掏空那些达官贵人,黄橙橙的小可爱的。
蒋义来到火堆旁,帮着温雎控火,让温雎能专心练字。
张牧此时,说道:“山长之前布置的任务,你们别忘了。”
岳山嚼着烤肉,含糊不清的说着:“忘不了,不就是让学生自行去考察民情。”
彭明笑道:“这还不简单,长安直辖这么多县,随随便便去个打打秋风,不就行了。”
刘策摇摇头“不行,此事岂能含糊,修身治国乃吾辈学子天职。”
刘策看着烈日当空,盛夏代表着雨季也要来了。
“不如咱们沿着渭水,灞河而去,看看如何。”
张牧赞同道:“好,沿着渭水咱们去采风。”
温雎有些犹豫,可一直以来的逆来顺受,让他说不出拒绝的话。
蒋义细心的看到温雎的欲言又止,关切的说道:“小温,有什么难言之隐吗?”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温雎有些迟疑的说道:“最近家里农活很重,我得回去帮我娘。”
彭明听后“我以为什么大事呢,我雇几个人替你回去就是。”
-----------------求鲜花-----------求评论---------
渭河道上,刘策几人骑着高头大马走着。
越离长安远,四野就越发的荒凉。
北方的战乱,导致无数流民南下,寻求活路。
刘策骑着马儿,还是有些别扭。
彭明看到刘策骑着马,左摇右晃,炫耀似的架着马儿飞驰而过,向众人展现着精湛的骑术。
彭明父亲负胥侯彭峰,自幼从军,靠的就是骑术从千军万马杀出来的,彭明的骑术自然也不错。
说实话,众人除了温雎和刘策外,骑术都不差,包括蒋义。
刘策无奈道:“不来了,不来了,就在这儿歇会吧。”
刘策下马,到渭水边准备洗把脸。
众人骑马也有些累了,彭明跑过来“翰哥,没想到哇,你武艺那么高,骑术却那么差。”
“说真的,得好好学学,我可不会藏私的。”
刘策没有理会他,只是愣愣的看着渭水。
彭明看着刘策没有理会他,说道:“不至于吧,翰哥你别小气了。”
张牧听见也过来“赵翰,你别理彭明,他就是那么个人,别放在心上。”突然张牧顺着刘策的视线望去,看见一个竹篮在渭水漂流。
“那是什么。”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
刘策不知是气还是震惊,浑身都在发颤。
彭明也不再说话,有些吃惊。
那个竹篮是一个婴孩,是一具婴儿的尸体,尸体上被插着一柄奇异的匕首。
刘策一跃而下,跳入渭水将竹篮捞起来。
在岸上,浑身湿漉漉的刘策仔细看着早已死去的婴儿。
看着死相惨状的婴孩,众人纷纷皱眉,温雎则是直接跑到一旁吐去了。。
岳山更是破口大骂“他娘的,哪个畜生干的。”
张牧说道:“还能怎样,应该是生孩子养不活……”
“不对,包裹这孩子丝帛干净整洁,没有补丁,不像是养不起。”
蒋义细心观察的说道,刘策有些生气,真的生气,不论的是穿越者的角度,还是大汉皇子的角度,刘策说着。
“如今才离开长安多远,尚在人皇脚下的关中,就能出这样的事。”
彭明仔细端详着匕首,若有所思。
“不是养不活,是邪教祭司。”
刘策等人惊讶“难道奉圣教那些贼人干的。”
蒋义听到此言,皱眉说道:“不会,奉圣教的人不会如此残忍,也不会搞这样的灭绝人性的祭司。”
岳山反驳道:“怎么不会,那些邪教之人什么畜生的事都干得出来。”
彭明摇摇头“的确不是奉圣教,我父亲在徐州围剿奉圣教数年,我也耳濡目染了一些东西。”
“奉圣教的人作风严谨,不像他们的风格,这倒像是荆州扬州一带,来祭司河伯,祈求风雨的行为。”
刘策面容严肃地说道:“婴儿的竹篮漂不了多久,最近的城池沿河是哪座。”
张牧拿着堪舆,看后说道:“最近是,玄州的邺城。”
刘策面无表情的说着。
“兄弟们,那咱们就去邺城。”
“准备好,我们去杀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