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道心带着小皇帝朱翊钧,身后跟着李太后,一群宫女太监随侍左右。
此时,李太后的其余几位小公主们,也在宫内侍女太监带领下来到这御花园内。
朱尧娥,朱尧媖,朱尧媛三位公主,在侍女陪伴下来拜见国师道心。
朱尧娥,朱尧媖,朱尧媛三位公主,对着国师道心,行了万福礼。
三位小公主,异口同声:“道心叔叔好。”
道心对着小皇帝说:“翊钧侄儿,去跟她们玩吧,别跑太远了。”
朱翊钧:“好的,道心叔叔,晚宴时,还要跟我继续说,你游历天下时和那些妖怪们的故事。”
道心笑着应承,看着在这御花园中玩闹的几位小公主和小皇帝,他们又何尝不想如寻常人家孩童般无忧无虑,可惜生在帝王家,享了这福泽,自然要承其重担。
道心向着那不远处的凉亭走去,李太后和宫女太监们跟在其身后。
坐在凉亭里面,李太后吩咐宫女太监摆下了香茗和瓜果点心。
这女强人李翠兰太后让宫女和太监们退下,终于露出软弱的一面,忍不住哭泣。
李翠兰:“道心国师,您可要帮帮我们这孤儿寡母,这朝堂上您也看见了,皇宫内外官宦大臣可都是一群恶狼,若您在不帮我们怕是,我们娘俩性命都不能周全了,呜呜。”
道心手中捧着茶盏,看着天空的浮云,叹了口气,这朝堂上局势自然不容乐观,不过也不是完全无解。
手中沾了些茶水,道心在石桌上,随手写下几个字:“维持现状,顺其自然。”
李太后不解:“国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维持现状就好,我们这孤儿寡母,便无性命之忧吗?”
道心笑着说:“翠兰嫂,你看这天上,云朵,便如朱兄在世时,一般自然变化,我们又哪能过多干预。”
李太后若有所思。
道心又说:“治国之道,无非朝臣间平衡,这朝堂内群臣,宫内宦官虽各有私心,却又互相制衡,反而应合了自然阴阳平衡之道,只要平衡不破,自然你们母子便无大难。”
李翠兰也是那聪明的女子,闻言便不在多问,看着天上云朵,思索如何保持朝堂内外现状。
此时,小皇帝朱翊钧和两位公主,却在远处焦急的呼喊:“道心叔叔,你快过来,尧娥妹妹掉缸里了。”
道心闻言便出了这凉亭,只见这小皇帝朱翊钧和两位公主,不知所措的,站在一只巨大的玉海前。
那小公主朱尧娥,大约是顽皮了,躲迷藏,不知怎么爬上了假山,却不小心坠落在这大玉海中。
PS:大玉海这玩意像一口大水缸一样,因为不漏水里面装满了雨水,被宫内拿来盛水浇花。”
道心赶忙一把扶着大玉海口沿起身一跃而起,踩在这玉海口沿上,一手将小公主朱尧娥捞起。
道心跃下大玉海缸口,一手倒提着小公主朱尧娥,帮其拍背排出其口鼻中被呛着的水。
“咳,咳。。。”
小公主朱尧娥口腹中的水终于被拍出,咳嗽着苏醒了,哇的一声哭了。
身后跟来的李太后,忙接过受惊的大女儿哄了哄。
然后,安排贴身宫女们带着,这位落入水缸,受惊的小公主朱尧娥去换了干净的衣裙。
刚才伺候在小皇帝和三位小公主身边的太监侍女,则被拉下去打板子。
小公主虽然是自己,顽皮不慎落入水缸呛水。
但是这些侍女太监,也有疏忽失职之嫌疑。
李太后处理完失职的宫内太监后,开始郑重的拜谢道心救其大女儿之恩。
李太后:“多谢道心国师,救我大女儿尧娥之恩。
道心看着着大玉海疑惑的问:“太后客气了,举手之劳,只是为何御花园会放,这么大只玉海?”
李太后笑着解释说:“道心国师有所不知,这其实是当年琼华岛的广寒殿,里面那只大玉海。”
道心看着眼前的巨大玉海,惊奇的问:“是否是当年元朝忽必烈,用来存酒的渎山大玉海?”
李太后在这宫内多年自然知道其来历:“当年与先帝游玩琼华岛,那广寒殿塌了,便将这前朝之物运来这御花园存放,只是也不知有何用途,今日倒是差点伤了公主性命,感觉此物还是派人砸了好。”
道心看了看这尺寸喃喃自语:“这玩意腌咸菜倒是挺合适,不如太后便赠予贫道拿去腌咸菜吧。”
李太后见状:“既然国师想要,这就安排入手将此玉海送入您国师府邸,只是此物约重约万斤,想搬运怕是要颇费些时日。”
道心笑着说,这倒是不难,说完便转了下小指上戴着的黑玉扳指。
只见这御花园内变得有些寒气逼人,虽是夏季却有些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虚空中凭空出现一位身着白衣的俏公子。
别人看不见,只有国师道心看见。
白衣俏公子开口:“道心兄好久不见,不知如何在这皇城御花园招呼我南笙君,可是邀我来饮酒。”
道心:“南笙老弟,今日邀您来,是想你派些鬼仆来帮我,运这渎山大玉海到别处。”
幽明公子南笙君:“这有何难,小弟这就派鬼使仆役来帮,道心兄办这事。”
李太后和小皇帝朱翊钧,还有两位公主朱尧媖,朱尧媛,以及在场宫女和太监,只看见国师道心转了转左手上戴着的黑玉小扳指,然后又说了些自己听不懂的语言。
接着这足有万斤重的渎山大玉海,竟然浮空而起了。
其实道心是看着两位巨力鬼使,抬着这渎山大玉海,别人看不见。
这样当时费了颇多时日和人力,才运来这御花园的渎山大玉海。
竟然就这么飘在国师道心身后,国师道心和李太后和小皇帝朱翊钧说了声自己去去就回。
便带着这渎山大玉海,在两位巨力鬼使的帮助下,一路走到了这京中为自己建的国师府中。
一路这京中百姓,看着这漂浮着跟在国师道心身后的渎山大玉海,啧啧称奇。
身后还有那跟随伺候的李太后御赐的国师轿撵,跟随。
完成了这件事情,国师道心依约,乘坐御赐轿撵回到了,那皇宫中赴宴。
坐着国师轿撵去那皇宫途中,京中沿途百姓,皇宫侍卫纷纷对其恭敬的行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