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武道宗师:开局抽卡封于修 第十章 形意拳VS猛虎拳

但是同样。

这一拳,就消耗了李默三成的体力。

此时。

被一记劈拳劈断了两根手臂骨的王肃,一屁股惯性坐到了地上,痛得面孔扭曲,满头大汗,已失去了动手的能力。

别说是猛虎拳馆。

就是极限武馆,还有武道协会的成员,都吓呆了。

主要还是李默的打法是在太震撼。

这哪里像是业余高段的战斗,茶水都才来得及喝一口,王肃的双手直接断了。

而且是在最直接的战斗中,直接被一拳给劈断。

李默刚才的虎形劈劲,完全就像是一只真正的下山老虎,对着猎物一虎爪。

用老虎的爪抓断了猛虎拳,对猛虎拳馆来说,无疑是讽刺。

形意拳通常都是刹那分生死。

直到王肃躺下,张朝都还没来得及回过神。

对武者来说,这是大忌,还是因为谁能想到李默这一下,超乎了他的想象。

猛虎拳馆最厉害的两个武者,已经倒下了一个。

此时。

张朝不敢大意,他提起拳头,捏指成爪,对着李默的脸就抓来,为了防止李默补刀,几乎倾尽全力。

空气都仿佛发出那种布匹被撕裂的声音。

直播间。

“吓傻了。”

“这就是武者?”

“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武者。”

“偶像啊。”

“为什么他一拳可以将业余高段的手给打断,我试过了,我连木板都打不断。”

别说是这些观众,就是武者协会,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不是秘技啊。

李默一个闪身便退出了王朝的攻击范围。

众人这才看到,李默浑身雾气缭绕。

仿佛身上是被淋了热水澡一样。

他的筋骨通过了一夜的虎豹雷音淬炼,虽然一击用了3层的体力,但依旧战力十足。

这卖相,太惊人了。

浑身的气息缭绕,雾气沸腾,武者都知道,普通人运动过量,都是这样,何况时候武者。

什么拳,这么耗费体力?

明劲巅峰的力量,也就是一千一百多斤,和这个世界定位的业余级巅峰,1000斤和1200斤之间,几乎是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

这个世界计量是死的。

内家拳,是活的。

就好比李默确实可以打出一千斤的力道,拳力测试机也是准确的表达了出来,可是,现在他以虎形劈拳凶猛一击,力量突破极限,绝对到达一千五百多斤,否则,不可能劈断王肃的手臂。

这才是内家拳真正的精华所在,简单点表述,就是能够用内家拳将业余级的全力打成了专业级的水平。

昨天。

他面对王肃,哪怕就是用半步崩拳把自己给打死。

可能都不是王肃的对手。

可是才一夜过去了。

李默一记虎形劈拳,就不是王肃能够抵挡的。

可见封于修之厉害,对拳法理解的深刻,如今全部都灌顶给了李默。

“专业级!??怎么可能。”张朝有点发抖。

拳头有些捏不稳。

“不,不可能,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八岁的专业级,炎国第一青年武道高手都不可能做到,是秘法,还是秘法。”

李默气息很快便平复了下来。

他看也没看地上哀嚎的王肃,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已经蓄势待发的张朝。

“这年轻人不简单啊。”武者协会的武者一丝不苟的看着八角笼。

“是不简单。他和张馆长的力道其实应该相差不多,一击得手,却半点没有喜色,这便是不受外物和情绪所干扰。可惜了,签了生死擂,今天只有一方能走出来。”

“练拳的人死在擂台上,这也不是枉死。”

高手比武,瞬息万变,五分功夫,五分机会,旗鼓相当,胜负看天。

王朝似乎受不了李默带来的压力,大喝一声,头一昂!

两手微微张开,形成虎爪,右腿一抬,左腿一垫。整个人好似凌空飞起,一掠猛虎下山势,扑了过来。

在扑过来的瞬间,两手拳头仿佛变成了恶虎的爪牙,劲风鼓荡,扑面而至!

李默兴奋的汗毛竖起:“来得好!!!”

声音震耳,在整个武馆里回荡。

李默避开锋芒,踏步后退,身体前弓,背部隆起,用身体勃发出形象的虎吼。

“吼!!!”

一声虎吼惊呆了众人。

这,便是内家拳明劲巅峰的身随手出。

宗师打形意,若是虎形拳,每一拳都仿佛一声虎吼!

李默虽然暂时还做不到,但是,短时间爆发声随手出的境界,还是没有问题。

“你们听到什么了吗?”

“怎么有老虎???”

“武馆里养了老虎??”

视频直接炸了。

现场的学员,武道协会成员以及极限武馆的人都被这一声虎吼给震没了魂。

尤其是张朝,一身猛虎拳,蓄势待发。

可迎面一身虎吼,将他给吓破了三分胆。

内家拳精要。

打人先打胆,封于修何等修为,20%的拳术理解,已让李默受益匪浅。

李默举起手臂,大斧开山,沿着自己身体的右眼侧线撇甩出去,正好砍在张朝的拳头。

虎形劈劲,吼声震荡。

虎形对猛虎拳。

张朝招式并不使到老,还留有余劲,在李默虎掌劈拳砍上来的同时,五指猛然捏紧!骨节啪啪做响。

借着这股五指捏拳的爆炸劲,拳头一瞬间变得坚如钢铁。和李默的劈拳猛的碰撞在一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武道宗师:开局抽卡封于修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