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从司法岛开始采访屠魔令 30、隔空镭射激光炮!死亡带货! (求鲜花评价票!)

之前雷恩打断屠魔令,他还以为雷恩对海军没多大的好感才对。

“凯多先生言重了,我说过了,商人要有商人的原则,先来后到,总得有个次序,而且没必要拿全海贼压我,毕竟你还代表不了全海贼!”

“嘶!!卧槽……这小子这么猛?四皇的面子一点都不给的吗?”

“凯多脸色好像不大好看了。”

“好狂啊这小子!以后不打算到新世界了?”

“黄猿……”战国却管不了那么多,示意黄猿动手。

现在雷恩倾向他们这边,得把握好机会。

万一雷恩改变主意,那这本该属于海军的胜利。

说不定又会产生一些变故。

“了解。”黄猿点头,按照刚才雷恩所说的那样。

对着光幕里的屠夫,探出一根食指,闪光十字环浮现,逐渐耀眼起来。

四周所有光粒子,都朝他食指极速汇聚过去。

在指尖处压缩,鉴于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甚至会发生变故,黄猿思索了一秒钟后。

加大了镭射激光的强度。

“卧槽!海军大将,黄猿……”屠夫看着屏幕,顿时被吓了一跳。

他赏金是有两亿多。

可对上海军大将,依旧什么都不是。

“他瞄准我了,他在海军总部,能打中我?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一定是开玩笑的,这可是隔着光幕啊,不知道多遥远的距离……不不不可能……可是如果不可能的话,凯多大人又怎么会跟他们争辩……”

“不能留在这里,说不定真的有危险,老子可还不想死……”屠夫看着光幕中的黄猿凝聚镭射光。

瞬间感到致命危险笼罩自己。

可他却不知该如何防御。

这片光幕,似乎无论他跑到哪里,都会跟到哪里。

想到这点,屠夫脑子灵光一闪。

立马退出光幕,随后整个人转身逃走。

“杰森船长!!”船员们顿时一脸懵逼,瞬间不知如何是好。

“我能逃走的,我一定能逃走的……”

然而,当天空陡然浮现一片光幕。

一道充满毁灭,死亡的闪光从天空爆射下来时。

他才知道,有些人,就算相隔千里之远。

也能够击杀他!

高爆镭射激光从空中划过,留下焦灼的痕迹,随后直接击中屠夫。

轰隆!!

高能和毁灭性的爆炸,轰然响起,圆形的烈焰猛然喷涌,朝四周扩散开去,瞬间覆盖了整个岛屿的一小半。

冲击波更是夸张的冲刷着方圆万米之内的区域。

最核心的建筑物粉碎倒塌。

屠夫直接湮灭成灰尘,连渣都没留下来!

“这就是……海军大将的实力!!”比起青雉的实力来说。

黄猿的实力,破坏力更为直观。

他的闪光,包涵高温,速度,力量,火焰……

属于杀伤力极其可怕的能力之一。

也是一颗十分完美的恶魔果实。

一颗果实,就具备多种能力属性。

换成谁,也都会尽可能以开发果实能力为主。

这一发镭射激光,令无数观看直播的海贼们惊骇不已。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海贼和罪犯。

都无缘遭遇海军大将,也没资格跟海军最高战力作战。

平时只是听说三大将有多强。

但真正见过的却少之又少。

要么就是暴毙了,要么就是被送进推进城。

真正能让世人大开眼界的是顶上战争。

不过现在顶上战争还没开始。

人们对大将的战力依然不清楚。

但现在却见识到了一点。

赏金两亿多贝利的赏金犯,一击,就被抹杀干净。

连带着附近一整片区域都被夷为平地。

这种破坏力,看起来比青雉的更强,更直观……

当然也只是破坏力的表现,真比起来的话,青雉不弱于黄猿。

嗖!众人惊愕间,随后又是一道镭射激光射下来。

将屠夫副船长,一名赏金过亿的海贼也直接射成了渣渣。

“哼!”四皇凯多不满的冷哼道。

虽然他尝试过,不会被人说什么。

可死去的人,毕竟是他麾下的成员。

每死一人,都相当于在打他脸。

“战国元帅,能不能让支援的火炮快点到位,剩下的海贼,我们来拿下!”麦卡伦少将,此刻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两名强者已死,但剩下海贼还有很多。

而且黄猿不能出手过于频繁。

出手次数太多,脸打过了,凯多兴趣不爽。

随时变成飞龙,袭击某个海军基地是有很大可能的。

而且海贼数量多,这样隔空大威力的招式,用多了。

恐怕整个王国都会被黄猿夷为平地。

那他们还保护个啥?

“雷恩阁下……”

“小问题!”雷恩直接在战国指定运输舰上开个光幕,把所有火炮都传送到麦卡伦少将等人面前。

“难以置信……”麦卡伦少将感慨道。

之前他们千等万等的炮火支援,竟然瞬息就出现在自己等人面前。

轰轰轰!超强火炮一排排,开始轰鸣!

灭杀海贼!

“靠!!那个搞采访的在帮他们,我们打不过,撤,快撤……”海贼们连死两个重要头领。

海军又陡然得到如此凶猛的火力支援。

瞬间把剩下的海贼都吓破了胆……

“他这个能力也太犯规,太变态了吧!这样谁玩得过他啊!”

(鲜花6225,几乎没动过,兄弟们,我裂开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从司法岛开始采访屠魔令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