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毒权 第二部 以假乱真(二)

小说:毒权  作者:江南闲翁  回目录  举报

当明晃晃的几箱金银搁在陈留军营,上官渊清楚的看见,在场楚军将士脸颊写满了惊讶,一双双充满疑虑的目光将上官渊包裹。的确,献上如此多的金银,任谁也会疑惑。

“几位先行歇息!”军营校尉傲气的脸庞瞬间变得谦逊,他吩咐左右侍者上了茶,一面轻声道:“速速去请陆太守!”

陆荣来了!上官渊镇静下来,品着茶。

校尉微笑着:“不知几位何许人也?投军之前,于何处任职?”

上官渊拱手作揖,自称是商贾吴氏:“草民本是贩鱼虾的商贾。”他露出一股为难的笑容:“昔日东家陨于战事,不得以四处奔波,如今禁了河,少了生计,只好在营中讨点差事!”

“好说,好说!”校尉笑着舔舔嘴:“先生献上如此多的金银,实是雪中送炭!莫说讨点差事,就算在这军中讨个一官半职,也是应当!”

和煦的春风拂动了两岸的绿草,轻盈婉转的鸟啼吟吟不止。营外一声高呼:“陆太守到!”军营中各将士齐齐站起,恭候陆荣。

陆荣到达如此之速,定然是对这批金银动了心!如此,大事济矣!上官渊心里窃喜,他整整衣冠,随众位军士一道,迎候陆荣。

数十名身穿铠甲的士兵走进军营,背上一抹宣红色的袍子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中间是一位约莫三四十岁,身材略矮,双眸细小,穿着一件墨绿色袍子的官员。见满营的将士向他行礼,上官渊,王婉莹等也跟着行礼。这就是陆荣!上官渊已经料定!

陆荣那双细小的眸子在军营中坏绕扫视,似乎想洞察一切。他没法识出破绽,上官渊暗示自己,陆荣只是一个小小的陈留太守,绝无此般韬晦。

终于,那股灵动的目光在白茫茫的几箱银子上止住,和白铜色的影子倒影出的光芒汇成一片王阳。陆荣沉默了片刻,他两只手的指头在不自觉地相互拨弄。军营里是一片无声的寂静,所有目光都不约而同的在陆荣脸上交汇,甚至不愿放过一个细微的表情。

陆荣踱到上官渊身旁,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先生何许人也?由何处来此投军?献上如此多的金银,可有甚的需求?”

不愧是陈留太守,却有些警觉!一连发出数问,上官渊知道陆荣对自己已有怀疑。镇静,打消他的疑虑!

“草民原是陇西陇县人,后入中原,往返陈留,邺城,做些贩卖鱼虾的勾当。”上官渊不疾不徐的回话。他如实的回答了自己的出生居住地。他久居陇西,难免有些乡音,如不照实回答,陆荣定会起疑。

陆荣凝住片刻,甚至带有些许羞愧神色:“时局艰难,为天下苍生,朝廷不得以如此!”众人知道,他说的是南楚国朝廷新颁布的禁令,任何人一律不得出城北上,更别提去黄河大鱼了。陆荣续道:“吾必上奏都督,给吴先生讨个一官半职!”

“草民拜谢都督!”上官渊叩首道。

一阵疾风卷入军帐,将门帘微微吹起,两名军士慌张的奔进帐内:“启禀太守,刁民李三妖言惑众,妄图恢复亡赵,三千百姓受其蛊惑,在城下作乱!”

三千百姓城下作乱,崔掩大军又在河岸虎视眈眈,陆荣若不能在两日内剿灭李三叛军,待得崔掩进发,颇是棘手!上官渊思索片刻,便听陆荣吩咐:“令陈留校尉率军一千,出城剿除李三!”

无须出军剿灭,眼下饥荒遍地,只需坚守不出,义军没了粮食,自然不战而溃,可眼下陆荣并不清楚!此时向陆荣兴许他会对自己刮目相看。日后南楚军与崔掩交战,陆荣如是将自己委以重任,上阵对抗崔氏,岂不是更容易与崔老将军汇合?但如献了此策,就苦了那三千义军!上官渊眼眉半垂。

“谨遵太守之令!”校尉行了军礼,昂首阔步正要踏出军营。

机不可失!上官渊高声呼道:“将军且慢!”他的话音好似鼓点击地,军营里将士们的目光如潮水般涌来,最后在自己身上汇聚。上官渊道:“城下乱军如丛生的杂草,太守纵使剿了城北这批,城东,城南指不准亦会涌出乱军!每处作乱,太守若是都派兵征剿,且不言剿不尽乱军,军士们也会白白损伤!”

“有理!”陆荣的神色中显出赞同,他微一挥手,示意上官渊继续。

上官渊拱手作礼:“开春以来,饥荒遍布中原各郡。不但士兵们饥不裹腹,城外作乱的叛军更是饥肠辘辘。俗语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叛军们作乱,也是凭着一时之气。若是他们作乱多时而不见成效,加之连日的饥饿,依草民之见,不出三日,贼军将不战自乱!”

“先生之言,是要陆某坚守不战,待贼兵自愧?”陆荣顺着上官渊的思路补充。

上官渊道:“正是此意!”

军营里的楚军将士拍手称赞。敬佩与赞赏的目光将上官渊包围。陆荣垂着头,半眯着眼,俯视着案上的战略图。半晌,他如一只苍劲的雄鹰,豁然扬起头颅,眼眶中放出道道难以正色的寒光:

“并非陆某猜疑,先生即是赵人,何以助楚攻赵?”他的语调很慢,每说一字,都似数不清的利箭向上官渊蜂拥而来!

早有对策!上官渊深邃的双眸望着桌案上浩瀚的战略图,涌起的思绪仿佛将楚赵两国的各城各郡吞噬。他略斜着眼,向婉莹示意,只见婉莹蓦然跪倒,秋水般的双眸里渗出串串珍珠般的泪水:

“太守容禀!”

陆荣惊得脸色煞白,咬着嘴唇:“汝是楚人?会说吴侬软语?”

婉莹抽泣着,任凭热泪流过脸颊:“奴家原是建康人士,随父迁往新野。当时赵恢犯境,老父死于赵人的铁蹄之下。奴家,奴家不幸被北赵国劫为俘虏,发配给洛阳大户做妾!苍天有眼,大楚天兵收复中原,奴家才得以重见天日!”她啜泣着,操起一口吴侬软语:“奴家句句属实,太守若是不信,奴家情愿撞死军营!”言讫,磕头不止!

上官渊补充:“当日丞相大军兵临洛阳城下,赵俊强征洛阳全城百姓抗争,小人的东家亦在此列。两军交锋,东家不幸战死,小人感东家往日恩惠,带着夫人和盘缠出城避难!夫人在洛阳时,无日不思念江南生活,今日幸得天兵克复中原,实乃夫人万幸,却不意太守如此谨慎!小人不为难太守,收拾行装,往南逃难就是!”说着,他双眸里隐隐渗出泪水,扛起包袱,作势欲出军营!

陆荣快步上前,挽住上官渊,深绿色的长袍如碧色的浪潮在军营中飘起:“先生严重了!陛下有诏,天下百姓,无论楚赵,皆是社稷之民!当勿分彼此,一视同仁!何况夫人是大楚子民?陆荣鲁莽,幸勿见怪!”他转过身子,吩咐军营里的各路校尉:“传令三军,坚守各处城寨,不许出战!”陆荣又嘱咐庖房,烹制些简易的食物,递上清茶,与上官渊一道静候佳音。

日上三竿,金黄色的阳光照射在军士们的兵戈上,映射出一道道金灿灿的光辉。营帐外是百鸟的鸣唱,泥土的芳香。王婉莹,上官渊与陆荣一道品着淡茶,军营外是起义军不住的喊骂。

“不出三日,乱军不战自溃!”上官渊清楚,李三等不过是一伙饥不裹腹的乌合之众,不必三日,熬不到今夜,就会溃败。他一面用着点心,一面谨慎的与陆荣攀谈,小心翼翼的捕获着陆荣脸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直至皓月当空,军士入营禀告:

“乱军溃了!李三等人叫骂一日不见回应,过了正午,军中便有人萌生退军念头。迫近黄昏,乱军们饥渴难耐,李三喝止不住,竟发生兵变。士兵们剁了李三的头颅丢在城下,而后各自散去!此番,吾军未损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叛乱!”军士的语调里难掩激动。

陆荣大喜,即令侍从取出陈留城里为数不多的酒:“以往吾等剿灭乱军,未曾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若非先生指点,安能不折一兵一卒而使乱贼尽溃?”

“全赖太守仰仗!”上官渊满饮一杯,道:“太守不弃,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甚好,甚好!陆某必禀告都督,给先生加官进爵!”陆荣连饮数杯,脸颊里迭起的红晕倒影在酒杯中。他挥手摒去众人,低声道:“城外乱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吾料不出旬日,崔掩大军便会全部渡河,不知先生有何妙策?”他饮下一杯,续道:“先生胸怀韬略,若是能助陆某抵御崔掩,陆某担保,朝廷分给列位的赏银,是先生送来的百倍千倍!陆某亦当举荐先生,去建康为官!”

“太守言重!”上官渊故作谦虚。他环视屋内,确定没有他人,镇定的说道:“崔掩一但渡河,吾军便立刻迎头痛击!”

陆荣惊住了,他的手不住颤动,杯中酒水也溅洒在桌案上:“无论是军力,粮草,崔掩都远胜于我。贸然出战,岂非自寻死路?”

“不错!”上官渊沉思须臾,道:“崔掩,也定是如此设想!”

陆荣若有所悟,他放下酒杯,行至身后的桌案,抖开一卷军事地形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崔掩大军气势汹汹,他料吾军只敢坚守不战,绝想不到吾等可趁其立足未稳,引大军突袭!”

上官渊回复:“崔秦以区区河北四州抗天下雄狮,关键在于首战。首战若胜,河北军必然军心大振!反之,吾等首战如能击败崔掩,即是挫了崔氏锐气!”他靠近陆荣,极是神秘的续道:“首战胜了,太守在都督面前,也可记一大功!”

料峭的夜风卷入军帐,陆荣点起火炉取暖。望着闪烁跳跃的火光,道:“传令将士,将洛阳送来的军饷一并退回。”他拿起笔墨,道:“吾即可修书八百里加急禀告都督,请求出兵与崔掩决战!”

“如此,太守定建奇功!”上官渊虚言奉承!他知道,计划的前部分即将达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毒权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