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秦:我是真没想当大秦国师啊 第五章 春耕

“原来如此。”

这父老指的是古时候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

父老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像是“喜”这种百戦老兵,就算立下的軍功不多,也肯定不可能只是在乡下当一个“父老”那么简单的。

秦朝在軍中履行的是二十级軍功爵位制度。

例如斩获敌人一个甲士(亦称披甲勇士,一般为軍中精锐先锋),便可获得最低一级的公士爵位。

公士(兵马俑中不穿铠甲的弩兵)都可以分到一百亩田、三十步见方的宅基地一块,仆人一个,还可以留一个儿子在家里帮忙干农活。。

比公士高三级的不更(战车上负责手持长兵器作战的人),可以分到三百亩田、三块三十步见方的宅基地。并且还可以免除更役。

不更的“不更”便是“不必服更”的意思。

再往上的爵位,则可以当官,或是拿爵位赎罪、减刑甚至是免刑的权利等等。

猜测“喜”应该是把他的大部分軍功都传给自己的长子。

长子可能在乡里、甚至是县里有什么官职。

至于“父老”这个职位大概率可能是因为“喜”的声望和曾经立下的軍功够高,才被村里的人推举上去的。

惊只是说喜的声望够高,还有喜的家里有耕牛这两件事,很可能是因为惊的年纪不够,对跟自家以外的事情并不关心,而且对村里长辈的事情没太关注而已。

毕竟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赵阳也不指望这个年纪的少年能够做到条理清晰,有问必答,甚至什么事情都知道一点。

顺着人流很快回到赵阳之前种到一半的土地。

因为赵阳教授村民们制作鱼篓的关系,所以原本隐隐有些排斥,甚至对赵阳略带敌意的村民们都很是客气地朝赵阳打着招呼。

初来乍到,而且还不是本國人的赵阳目前算是初步融入了这个集軆。

同时赵阳也从“喜”的口中得知,赵阳压倒青苗的这件事对这个时期的百姓究竟意味着什么。

像是更内陆一些的北地郡一般在三月中旬开始春耕。

像是这里靠近“句注山”(也就是赵國李牧镇守的雁门关),按划分是“雁门郡”管辖的楼烦县、句注乡、苦酒里、苦石村则晚一点,要到三月下旬甚至是四月初才开始耕种。

一般无勋无爵的五口之家能分到一百亩地进行耕种。(秦朝的100亩相当于现在的29.07亩左右)

因为古代没有肥料的关系,分到的这一百亩地不可能全年无间断地给农民耕种,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土地为了保证来年耕种的地力,因此需要进行“轮耕”和“休耕”。(轮耕:将一百亩地分成三份,每年只耕种其中三分之一的土地,剩下的时间则让去年和前年耕种过一次的土地自然恢复。)

一百亩耕田,实际每年可以出产粮食的土地只有三十亩左右。(今十亩)

广种薄收,水旱病虫之下,一个五口之家至少需要耕种三十亩禾粟才能勉强满足一家五口在交完包括“田租”、“口赋”、以及包括“刍稾税”在内的各种“杂税”,总共将近所有收成三分之二也就是“泰半之赋”的赋税,才能勉强裹腹。

(刍稾一般指喂养牲畜的草饲料,刍为牧草,稾为禾秆,均为供马、牛饲料之用)。

像是黑石家因为二子黑夫在戦场上奋勇杀敌,现在已经当上“公士”了的缘故,黑石家春耕时会多分到一百亩黑夫当上“公士”时所分到的土地进行耕种。

当了一辈子兵,爵位至少在三级往上的“喜”家里至少有三百亩以上的土地需要耕种。

一个劳壮力从早到晚大概能耕种两亩到三亩半左右。(约现代0.6亩到1亩左右)

使用“二牛抬杠”也就是“二牛三夫”耕种的话,一天能耕八到十亩左右。(约现代2.3亩到3亩左右)

(二牛抬杠: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坐于“杠”上,脚踏辕犁,控制犁铧入土深浅;一人在后扶持犁把。

秦时因为没有太多铁器,且耕牛不足的关系,一般没有耕牛的人家进行耕种的时候只用耒耜简单翻种一番,不进行大范围的深耕,深耕的话,一个成年人使用锄头耕种的话,从早到晚,一天耕半亩都费劲。)

因为担心不小心把牛累出毛病来,古时候的人甚至不敢让牛多干。

只要不是快过农时的话,耕牛在每日耕到八亩之后,农夫们便不再继续让耕牛耕种。

从冻土化开可以播种青苗的三月下旬开始。

一个五口之家需要在春耕的这不到十五天的时间里耕种至少三十亩以上的土地。(今十亩)。

家中不到百亩以上的贫农还有雇农则需要全年帮富农和有爵位的贵人家耕种,以求能挨过每年无米下炊的冬天。

耕地少的笑不出来,耕地多的累不出来。

错过农时的话,错过农时的粟禾将会在入秋的时候成熟。

一旦天气转冷,尚未结穗的粟禾将不再接穗,已经成熟了的粟禾则会倒伏在田里发芽。

农夫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辛苦一年种下来的粟禾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颗粒无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秦:我是真没想当大秦国师啊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