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香炉石 108 瑶池昆仑灵壁玉让猛虎嗅蔷薇

小说:香炉石  作者:阳光雨露  回目录  举报

张骞见张桂厘和张桂发望着自己腰间的玉玦,心想,我还有比这朝廷奖赏的玉玦玉板指更珍贵的玉,那昆仑山瑶池王母娘娘送我的昆仑玉。

张骞使团往西域去的时候,经过黄河的一条支流,就望见了连绵千里玉龙腾空巍峨奇特大山。

奇特大山是神仙住的山。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左是阳河,右是阴河,前面是弱河环绕,传说十二龙盘绕环聚。

昆仑山整山都是玉石做成。世人惧怕昆仑山神灵,只能远远的在于阗取玉。

张骞后来回到中原向朝廷汇报。汉武帝听汇报以后,分析推断应该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山。

因为张骞手持汉节被邀请,进了云端,直上瑶池。受到了一位人面豹身娘娘的接见。

后来才得知,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娘娘,她询问了张骞大汉东土的风土人情。临别时送了一块灵壁石,骞再三的推却。

瑶池边,王母说:“与你有缘之人,难渡劫的时候,可以来昆仑山做客一次。报上你张骞的大名,持此昆仑玉即可上山修练度劫,我昆仑可以赠他五千年道行。”

在东皇殿的时候,郭东海用招贤榜招募了张骞,就常与张骞闲聊西域之行。骞佩服的是主公的地理知识之渊博,仿佛比自己还要走得远。

主公好奇的是昆仑山,反复问询,“昆仑山真有玉石的门槛吗?”

张骞无言回答,但当提到昆仑山足于阗玉的时候。

郭东海才恍然道:“《山海经》说的是真的。昆仑山是万山之祖,是玉石之山就不足为奇了。”

张骞就详细汇报他当时在山中的场景,西王母的悬圃,里面有各类珍禽异兽,还有各种奇花异草,包括各类可以让人长生不死的仙物。

对方为主公,对自己有再造之恩,王母送了块昆仑山的玉石,因王母再三叮嘱,切不可乱用,乱赠与人。当年张骞没有向汉武帝及其他人报这个细节。

“仅凭玉石,无人引领,经过九天雷场,地狱之门,需要玉石俱焚,才能进入昆仑山。只能对渡劫的人有用,对其他凡胎俗子是害人害己。”张骞对西王母的话惊悸,所以一直秘而不宣昆仑玉的故事。

他从西域回朝后,对汉武帝隐去玉石门帖之事。如今面对如此博学的郭东海,随意的提起了汉武帝也不知道的事情,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况且经过了一千五百多年,也可以解密了。

“千里塞北曾为使”,这块昆仑玉石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吞噬了朝廷为他刻镂的玉玦的字,将那七个字据为己有。

这块昆仑玉石上,影影绰绰的出现了“千里塞北曾为使”这七个字。而那朝廷奖赏的玉玦上,仿佛被身上的汗渍浸的包浆干扰,让字模糊不清了。

朝廷那块玉玦,张骞佩在腰上,而这块昆仑玉他藏在怀里。

被锁千年,被郭东海的招贤榜解救见天日。张骞发自内心的感激叩头便拜:“逢主公招募,如开云见白日,炬火入冥室焉。”并奉献昆仑玉。

郭东海本要推却,张骞说:“我有朝廷的‘珠中珠,长弓射月’玉板指。还有‘千里塞北曾为使’玉玦。此块昆仑石玉,就留给主公做纪念吧。”

郭东海想想。“也好,我也想朝拜一下昆仑山。”

他感到奇怪,这块玉昆仑玉也有“千里塞北曾为使。”怎么从外面刻上去的?这七个字在玉中间,这块昆仑玉仿佛是双层的玉,字在夹层。

玉中含字,更让这块昆仑玉和字相映成辉。他问张骞:“百万兄,这字是怎么刻进去的?”

郭东海知道,这字在现代就很容易弄进去。在古代就是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张骞将玉玦递给郭东海:“大概是从这个玉玦上印过去的吧。”

郭东海说:“不像是印的,好像是昆仑玉从玉玦身上抢过来的,看来昆仑已认可你打通丝绸之路的丰功伟迹。”

郭东海心底在想:“巍巍昆仑,是中华民族的渊源的神山,万山之祖,万神之乡,天地帝在人间的密设的一座行宫庄园,我何时能够到达这个神秘的地方?瞻仰中华民族的神山脊梁。”

张骞说:“昆仑玉一会霸道豪强,一会兼容并蓄,这一千年我也驾驭不了他。还好,现在送给主公了,让主公去驾驭它吧。”

郭东海说:“割人所爱,受之不武。待我去了昆仑山,跟你找一块更大的昆仑玉回来。”

“主公万万不可擅自到昆仑山,上瑶池,上昆仑,得过地狱之门,玉石俱焚。”张骞不能让主公涉险,连声阻止。

郭东海笑笑:“香炉石,脾气见长,我准备让他到昆仑山去历练一下。见见万山之祖、众仙之乡,让他知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主公,注意安全,如香炉石运气好,能够增加五千年道行。”

郭东海抚掌说:“他道行够厉害的了,他山之玉,让他这只猛虎嗅一下蔷薇,对你们这些同伴温柔一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香炉石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