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禁地探险:扮演段誉,组队张起灵 第一章 终极目的:长生(求鲜花,求评价)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一年一度的大型禁地节目,《禁地秘境探险》”

我是你们的主持人慕容语嫣。

“很荣幸再次被节目组邀请参加这次的比赛直播讲解,你们想我了吗?”

此时一位打扮青春靓丽,穿着古代白色轻纱风格的女子,宛然的飞到擂台中央,犹如仙女下凡。

拿着手中的粉色话筒,大声的对着比赛场四周的观众呼喊道,声音随到,可那声音犹如天籁,极为动听。

整个比赛场地呈椭圆分布,面积有两个足球场大,四周分布这大大小小的观众台。

中间的擂台放着九个不同的大鼎屹立在四周,每个大鼎的颜色都是古铜之色,黝黑端庄,显得格外的威严。

在擂台的中央同时安放着四块巨型的投放金属发光的屏幕,可升可降。

周围已经坐满了人群,黑压压的一片,足以证明这次比赛是多么的精彩。

随着慕容语嫣呼声,台下传来了排山倒海的呼应之声。

“女神语嫣”

“女神语嫣”

“我们爱你”

“我们永远是你的粉丝。”

慕容语嫣轻轻的做了一个嘘声动作,场内顿时雅雀无声。

“今天,是灵气复苏一千五百年的庆祝之日,本次节目组,将对于这次参加《禁地秘境探险》优胜者奖励龙炎血一瓶。对于参赛选手奖励凝气决上等功法每人一部。”

慕容语嫣话一说完,台下观众纷纷震惊,激动,一度引起了骚乱之势,很多人起身往报名咨询处而去。

观众在台下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

“龙炎血,传说的龙炎血,据说此血可以增加寿命100年,我的天啊,节目组这次真的直接大出血啊!”

“在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我们是缺少功法,缺乏很多的修炼体系,可是唯独这寿命很难增长。”

“是啊,我们的寿命虽然可以增长到150岁,据说最厉害的不过300岁,正常人寿命无论怎么修炼都无法成功的突破。”

“那么这次获得进入禁地探险的名额争夺一定会异常的激烈。”

“谁说不是呢?每次节目直播完都是十不存一,这是一种难以抉择的选项啊,长生还是死亡你选择什么?”

慕容语嫣意料到了观众们的反应,轻声踱步,走在擂台一侧。

“众所周知,在蓝星灵气复苏的时代,秘境开始不断喷涌而出,可秘境往往都是凶险非常,往期的节目之中,我们已经探出数百处秘境。

“这些秘境经过节目组的打造,已经成为了很多修士的的试炼之地,我特别真诚的感谢节目举办方的大义。”

慕容语嫣慷概激昂高的说完,并做了一个九十度弯腰的尊敬答谢之礼。

随后语气明显带着伤感的说道:“我们在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一切都在探索,一直完善修炼体系,

“而事实证明,秘境出世带来的很多信息是我们人类目前迫不及待的要求,我们需要勇士去探险,我们需要先驱为我们探路。”

“我们对于参加禁地的选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即使他们知道可能会牺牲,但是他们依然那么做了,

“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无论抱着什么目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去了。”

“他们是什么,观众朋友们,请大声的告诉,他们是什么。”

观众席上的人群纷纷呐喊:

“勇者”

“勇者”

......

“对,他们是勇者,是当之无愧的勇者。”

“那么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慕容语嫣再次调动观众的情绪,发出询问。

“长生”

“我们要长生”

“对!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探索长生的奥秘”慕容语嫣再次无比的肯定到。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长生”

“我们要获得永恒的生命,我们要去应对将来不可预知的危险。”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唯有长生,唯有探索,唯有前进,才能看到未来的美好。”

慕容语嫣激动的说着每一个字,每个字都敲打着在场的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们一个个眼睛发出光芒,一个个神情盎然。

他们对于未来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对于秘境有着浓厚的兴趣。

“今天,我们即将选出五十名勇士参与本次秘境探险,这些勇士都有各自的特殊之处,他们有的是道士,有的是医生,有的是修炼小成的修士,有的是身怀绝技等等。

灵气虽然复苏千年之久,可是目前所知正常的人类修为最高凝气十层。”

“我们遇到瓶颈,我们一直探索为什么无法更进一步,我们希望能够从未被发掘的秘境之中获取答案。”

“这次大赛的比赛规则和往常一样,出场的一百名选手,随机分组,能力相似的会分为一组进行比试,机会只有一次。”

“胜者入选,参选到下一轮观众投票组合,观众决定选手与谁一起,每组最多三名,未被挑选的单个选手,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组两人队伍。”

“我宣布,今天的比赛抢夺名额争夺赛,正式开始”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有请第一组,张起灵,山野村夫”

(ps:小作者走快节奏路线,尽量抛去不必要的解释,希望奉献不一样的作品给大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禁地探险:扮演段誉,组队张起灵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