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私仇?”
李恪笑了。
“你们怕是到现在,还没有明白自己所处的立场!”
“这里不是长安,是川蜀,是剑南道……”
“在这里,本王就是天!”
“本王的话,就是圣旨!”
“想要杀你们,何须向你们解释?推出去……”
话音落下。
几个侍卫直接就将杨文忠他们几个人。
向着帐外推了出去。
“李恪……你,你混蛋!”
“你来川蜀三年,清除异己……你,你不安好心,你想要造反不成……”
帐外的声音,越来越小。
直到彻底的消失。
李恪的脸色,则闪过一抹冷冽之色来。
“造反?”
“又能如何?”
“这大唐的江山,也该换人来坐了!”
“传令!”
“拔营回益州!”
“喏!”
…
当日。
夜里。
月明星稀。
长安城内无比的安静。
就仿佛是一头洪荒古兽,正在沉睡。
哒哒哒……
一阵马蹄的声音,沿着官道狂奔而来。
当来到城门之外。
就听一人,冲着城内高喊。
“快开城门!”
“边疆八百里加急,速速打开城门!”
下一刻。
当城内将士听见这话。
连忙将厚重的城门给打开。
轰隆隆!
伴着一阵巨响,来人没有任何的停留,直接策马向着城内跑了进去。
皇宫,甘露殿内。
这里依旧灯火通明,李二陛下正坐在桌案之后,查阅奏折。
自从他登基以来,几乎每天都会忙到这个时辰。
如今,虽然大唐的局势,才刚刚稳定下来。
然,北疆的突厥,还尚未平定。
一直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侵袭,只是在幽州城外,进行小规模的骚扰。
也许是因为一些变故。
让历史发生了改变……
“陛下!”
“陛下,有八百里加急文书……”
正当这个时候。
一个大太监满脸惶恐的走了进来。
“嗯?”
李世民抬起头,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让人进来!”
“喏!”
大太监连忙退了出去。
不多一会儿,只见一个风尘仆仆之人,满头大汗的走了进来。
到李世民的近前,躬身施礼。
“启奏陛下……北疆,北疆……沦陷了……”
“什么?”
李世民神色大变。
噌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将文书拿过来看了一眼,就见他脸色更是阴沉无比。
拿着文书的手,都变得哆嗦起来。
“岂有此理!”
“颉利老贼,竟敢挥军南下!”
“传旨!”
“让卫国公、齐国公他们速速进宫议事!”
“喏……”
大太监不敢怠慢。
躬身施礼,匆匆向着殿外跑了出去。
李世民无心审阅奏折。
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如墨的夜空,脸色凝重不已。
不久。
李靖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全都来到大殿之内。
在路上。
他们就已经听说事情的严重。
自从李世民登基以后。
东突厥便一直都跃跃欲试,要进攻大唐。
只是,一直都没能真正的出兵。
五年来,李世民也渐渐的,对北疆放松了警惕。
毕竟他刚刚继位,根基不稳。
他将全部的精力都给放在治国安民上。
因而,对北疆也逐渐的疏忽下来。
谁曾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颉利老贼竟然出兵了。
打了李世民一个措不及防。
“臣等,见过陛下!”
几个人进来以后,连忙的躬身施礼。
李世民回过头来,脸色凝重的看了他们一眼。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
“颉利老贼,已经挥师南下!”
“北疆……怕是凶多吉少!”
“你们可能拿出什么良策来?”
说完这话。
李世民的目光,在他们的身上一一扫过。
“陛下!”
“臣愿领兵,前往北疆镇杀蛮夷!”
李靖躬身施礼道。
“不可!”
长孙无忌摇摇头。
“如今北疆局势,尚不明朗,卫国公不可冒然前往!”
“陛下,臣认为现在该做两个准备!”
“哦?”
“说来听听!”
李世民眉头一挑。
“其一,派人带兵前往北疆,着局势而定,且战且退!”
“其二,卫国公当留在长安城内,主持大局,无论那颉利是否杀到关中来,都应做好防备,以防不时之需!”
“另外……调任城王李道宗、河间郡王李孝恭,前来协防……”
长孙无忌说完以后。
其余人也全都点了点头。
“嗯!”
“就依你之言,拟旨吧!”
“喏!”
大太监匆忙退了下去。
“对了!”
“李恪在益州,过的如何?”
忽然。
李世民话锋一转,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还有房玄龄的身上。
顷刻间。
长孙无忌的脸色稍稍一变。
他最怕的,就是李世民想起李恪来。
也最怕将李恪,给重新召回长安城。
用李世民的说法。
李恪是众多儿子之中,跟他性格最像的。
要不是他出身的原因。
李世民甚至有心,想要将他给立做太子……
“陛下!”
“蜀王殿下……还是那样,并无多大志向……”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哦?”
“不对吧?”
“朕怎么听说,李恪在益州城这三年里,将川蜀之地,给打造成一个国泰民安之地?”
“而他自己更是带着益州将士,镇守边关,使得吐谷浑无法寸进半步?”
“难道说……是朕听错了不成?”
一席话。
吓得长孙无忌脸色大变不已。
连忙的躬身施礼。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叹息着摇摇头。
“行了!”
“就依照你们刚才说的办!”
“先将颉利那老贼,从北疆打出去,在说其他!”
“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