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朝堂大殿。
年幼天子端坐龙椅上,一言不发,如提线木偶。
董卓站于天子之前,腰佩宝剑,威风八面。
“大家议一议,这潘凤上书投靠,是否应该接纳?”
董卓朗声对下方的文武大臣道。
李儒率先发言道:“自迁都长安以来,潘凤第一个前来投效,应好生安抚,就当树立一个表率。”
李肃上前一步道:“我认为,应满足潘凤的请求,让他出任并州刺史,反正是一个虚职。”
“不可!”
李儒赶忙阻止道:“并州乃关中门户,必须由亲信之人驻守,要是潘凤做了并州刺史,就可名正言顺进兵晋阳,从而做大做强,对朝廷不利。”
“公言差矣!”
李肃反驳道:“朝廷刚在关中站稳脚跟,四方人心浮动,只是好言安抚,不拿出高官厚禄,潘凤怎会真心为朝廷效力?”
二人争论不休,董卓也左右为难,潘凤主动投靠令他高兴不已,但并州刺史的位置非同小可,他早就答应让牛辅担任。
“王司徒怎么看?”
董卓转头看向王允道。
“让潘凤担任并州刺史又有何妨?潘凤实力弱小,远不是韩馥、张杨、袁绍的对手,应帮助他迅速做大,成为袁绍等人的劲敌,如此,关中无忧矣!”
“王司徒言之有理!”
董卓点头称是道。
“不可……”
牛辅从人群中站出来,并州刺史早被他视为囊中之物,他必须为自己的利益奋起一争。
朝堂上最终没能达成一致!
夜间!
董卓府上。
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丞相,这是潘凤命人送来的礼单,我冒昧替你收下,还请丞相过目。”
李肃恭敬的将一张礼单递到董卓身前。
“这潘凤好大的手笔!”
董卓看后,面色大喜道。
“潘凤得知丞相正为筑造郿坞的资金发愁,才特意送上这份厚礼。”
“这潘凤还挺会来事。”
“潘凤保证,只要让他出任并州刺史,后面还会有厚礼奉上!”
“果真?”
“千真万确!”
“不过,牛辅那边不太好办,我早就许他并州刺史之职。”
“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注意。”
“快快说来!”
董卓一听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身体前倾,要听听李肃有啥好主意。
“刺史官大权小,远不如州牧有分量,您可以封牛辅为并州牧,让潘凤出任并州刺史,这岂不是皆大欢喜?”
“好好好!”
董卓拍手笑道:“还是你主意多,我马上让天子下诏。”
壶关城!
潘府。
潘凤手拿朝廷的认命文书,笑意连连!
他总算完成系统交代的任务,系统也没食言,奖励已经派发下来。
这次奖励很特别。
能让三人倾心效忠自己。
“到底让哪三个人效忠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潘凤立刻为难起来!
系统说过,这个类型的奖励只会出现一次,所以自己一定要慎用。
用在陈宫身上?
应该没必要,对陈宫的为人,他还是有信心的!
李肃?
此人倒是个人才,而且人品卑劣,正需要用系统力量来约束。
不过!
按照史书记载,此人两年后就下落不明,要是活着,一切都好说,要是死了,自己就白白浪费一次机会。
此人还是先放在一边!
……
想来想去,潘凤仅仅确定出一个人选。
鞠义!
韩馥手下第一猛将。
史书上,袁绍能击败公孙瓒,问鼎河北,全赖此人用兵得当。
不过,此人长有反骨,性情喜怒无常!
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背叛韩馥,被袁绍拉拢过去。
“就先选定鞠义,我要好好改造他,让他成为一个大大的忠臣。”
转眼!
到了公元191年。
这大半年间。
潘凤并未四下出击,而是安心经营上党郡一郡之地。
手下兵马接近三万。
这是上党郡能够供养的兵马极限。
自己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向外扩张。
东北面的太原郡是他最想攻取之地!
只有掌控太原郡,才能逐步控制并州全境,进而虎视中原。
现在,太原郡掌握在张杨手中。
至于董卓任命的并州牧牛辅,一直龟缩在河东郡。
河东郡属于司隶校尉管辖,并非并州七郡之一,牛辅并未控制并州的一寸土地,他这个并州牧可谓有名无实。
鞠义终于背叛韩馥。
现在正盘踞在巨鹿郡一带!
潘凤正在前往巨鹿郡的路上,只有三百神机营随从。
神机营!
潘凤的贴身卫队。
人数现在大约有一千人。
神机营统领名叫周仓。
就是后来给关羽扛青龙偃月刀的那位。
但,已经被潘凤捷足先登。
为找到此人,潘凤出动影密卫,前后花了不少心思。
周仓跟在自己身边,已经两年有余,武力并不出众,好在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