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当真是惊为天人也…”
房玄龄仿佛看到了什么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一样,神色顿时大惊。
高士廉的表情,更是夸张之极。
他的两只眼睛,瞪得跟个电灯泡一样。
充满了浓浓的不可思议之色。
陛下所手书的这种字体…
竟是前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饶是李靖这个金戈铁马的大唐将军,虽对书法造诣不甚精通,但他却是一眼,就被楚洛写的这副字所暗藏的锋芒给震惊了!
“好字!好字啊!”
高士廉看后,连忙高声赞叹,完全不吝任何溢美之词。
因为任何的溢美之词,对于这副字来说,都是承受得起的。
魏征也是被这两个老狐狸的话,给勾起了兴趣。
他发现,两人并不像是在昧着良心拍皇帝的马屁。
倒像是真正发现了出人意料的东西一般。
他连忙凑过去看了看。
不看还好,一看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
这副字——
立坚实骨体,有雄媚书风。
仿佛吸收融合了各家书法之所长。
却又独创一种蔚然形态。
用笔浑厚强劲,雄秀端庄,中锋笔法,饶有筋骨。
横竖、点、撇与捺,皆是大气磅礴。
此一副行草书,遒劲有力,点画飞扬。
可以说,王羲之之后,为书法再开一生面。
嘶!
做人一向秉持中正、正直不阿的魏征,竟然也是深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震惊!
彻底的震惊了!
陛下的这幅字,如果说王羲之的字,是“天下第一书法”。
那么现在,陛下的这书法,大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好字,好字啊!”
魏征双目圆瞪,竟然也是下意识的,便是直接说道。
“陛下的这是什么字体,为何我等,此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呢?”
房玄龄看着惊呆的众人,随即发问。
他自问,自己也有几十年的书法磨砺,一手行书也是写得出神入化。
但是。
今日所见陛下之书,他方才知道。
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
这种感受,高士廉和魏征,同样也是深有体会。
没想到,陛下作为马背上的皇帝。
竟然如此深藏不露,写得这样一手好字。
此前竟然从来没有见过。
听到房玄龄的问话,楚洛微微一笑道:
“这是朕这些年潜心研究书法,所独创的字体,暂时还没想好名字。”
“姑且就叫‘颜柳体’吧。”
这是楚洛利用【神级书法】技能,融合了颜真卿、柳公权两位书法大家之所长,所写的“颜柳”结合体。
既得颜真卿之雄浑,又得柳公权之风骨。
蔚然成风。
比之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就在在场四位大臣目瞪口呆,深深震撼之际。
楚洛却是轻描淡写道:
“书法不重要,主要是内容。众卿看朕的这个提议如何?”
楚洛此话一出。
这四位朝廷肱骨大臣,方才如梦初醒一般。
刚才所有人,都震撼在楚洛的这副仿佛神来之笔的书法之中。
却完完全全忽略了他写的什么内容。
在楚洛的提示之下,所有人都在下意识的想起。
赶紧看了看,陛下都写了些什么。
不看还好。
一看。
所有人又是当场一惊。
那纸上的内容,仿佛有着醍醐灌顶的魔力一般。
顿时给四人以茅塞顿开之感。
困扰了他们多时的问题,也仿佛随着楚洛的那副字的出现,给迎刃而解了。
只见上面写着:
“着军队自主屯耕。”
当前朝廷国库空虚,太仓缺粮,大唐境内,又是双灾齐发,灾民遍野。
朝廷对于军队的军饷和军粮,是一笔极为巨大的开支。
这笔开支,又不能缺少。
军队乃国之重器,国之根基,无论外面再乱,军队也不能乱。
这一点,楚洛深以为然。
这也是今日四位大臣争论的焦点。
如何在军粮和赈灾之间,做出平衡。
如何在最小化的牺牲军队利益,又能最好的赈灾。
这是目前楚洛给出的最完美答案。
四人瞪大眼睛看着那一行字。
李靖先是欣然微笑,接着,却又缓缓皱起了眉头。
房玄龄、高士廉与魏征三人。
则是在那一行字出现之后,都仿佛灵光乍现一般。
在内心中,深深为站在眼前的这个人,为大唐当今陛下的智慧,所感到折服。
楚洛的目光从这幅字上移开,环顾着四人,然后方才解释道:
“当前,下一场大战,还不会这么急切的就会爆发。”
“现在朝廷的军队,编制庞大,人数众多,在当前大唐天灾爆发的情况下,军队作为大唐的基石,国家的防御底线,军队的利益仍然不能动,”
楚洛说着,看向了李靖,对他据理力争,坚决维护军队利益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许。
随后,他又看向房、高、魏三人:
“现在,我们通过军队自主屯耕,将最大化的使军队的粮食自给自足,军队屯耕多出来的部分粮食,也将用于灾害的治理,两全其美…”
“但是,在前期,至少前一两个月,军队的军饷部分,按半数发放,保障军队体系正常运行,后面等作物成熟,军队的军饷,可以全部用于赈灾…”
“诸位爱卿觉得,此法如何??”
“药师觉得如何?”
听到楚洛的问话,李靖慨然长叹道:
“自汉以来,边疆将士就有两项重要职责,一个是戍守边疆,另一个就是屯耕种地。”
“屯耕和戍守,相辅相成。”
“魏武帝曹操一面带兵打仗,也不忘用兵种粮。”
“陛下圣明,当前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此法实为上上之策!”
房玄龄、高士廉、魏征三人,也都是非常触动的点着头。
虽然这个不是我朝陛下所首创。
但是在当前危机之时,却被陛下提了出来。
足见陛下的远见卓识与谋略智慧。
三人作为大唐重要谋臣,朝中大员,也深知,对于一个事情的谋略,不在于自己想出多么精妙绝伦的想法。
乃是,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想到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很明显。
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上,竟然一直不如当今陛下。
楚洛的这一道策略。
欣然被三人发自内心的接受。
并发自内心的。
为当今陛下的高瞻远瞩与平衡各方的大局观,感到折服。
三人,竟然异口同声的说道: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
楚洛淡然笑道:
“既然众卿对于此法没有什么意见,那么明日早朝之上,朕当宣布这项重大国策!”
……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