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孙子上节目,我修仙者身份暴露了 058:几十年前的东西了,理他作甚!

年轻人从信封里取出另一张纸。

递给王总。

“王总,您看,这封信还附了一张纸,纸上是一张地契的复印件……”

王总看了一眼,把那张纸撕个粉碎。

“几十年前的东西了,理他作甚!你在这里,继续指挥拆楼!”

王总摘下安全帽,扔在地上,转身上了自己的保时捷越野车。

扬长而去,荡起一阵尘土。

同时。

酒吧里。

一个带着耳环的年轻男人,正搂着一个女孩坐在卡座里。

女孩浓妆艳抹,一看就是个欢场老手。

“你说自己是地产大王李总的儿子,真的假的?”

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指尖掠过男人的胸口。

李公子拿起酒,灌了一口。

用手指尖抬起女孩的下巴。

“当然是真的。”

“百花路那块地,知道吗?”

“我们家开发的。”

“等综合商业中心盖好,”

“那里会成为整个昌都最繁华的地方!”

“到时候带你去玩。”

女孩受宠若惊。

“好呀!”

这个时候。

一个穿着短袖衬衣的男人,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来到卡座旁边。

“李公子,我来了。”

李公子瞥了一眼来人。

“王胖子,你不在工地现场拆房子,来这儿干嘛?”

王胖子弯着腰,低三下四地说。

“李公子,工地被人盯上了。”

李公子一听这话。

一巴掌打在卡座上。

“谁!是谁!敢打我李家的主意?!”

王胖子吓了一跳,身体一抖,连带着大肚子都一颤一颤的。

“我们下面的几个施工队,都收到了一封信,信里面说,百花路那块地的所有权属于一个姓许的人……”

“我管他姓什么,现在这块地就姓李!”

王胖子小心翼翼地说。

“信里面说,如果我们不停止施工,后果自负——”

“我去他大爷的!”

李公子大怒。

将身前的酒瓶扔了出去,摔了粉碎。

自从他父亲的房地产事业做大之后。

还没有人敢在昌都的地盘,找他李家的麻烦。

“不用管,你们尽快把拆迁完成!”

“是,李公子。”

王胖子说完,就准备离开了。

被叫住。

“等一等。”

“李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信里面,那个姓许的,叫什么名字?”

王胖子歪着脑袋,回忆了半天。

“好像是……许半山……对,就是这个名字。”

“许半山?”

李公子在记忆里搜索了一会。

昌都没有这么一号人物。

至于其他地方的,有没有一个叫许半山的。

他就不知道了。

也许应该问一下自己的父亲。

这个时候。

李公子身边的女孩叫了起来。

“许半山?这个名字我知道!”

“嗯?你知道什么!别胡说!”

“人家真的知道嘛!”

女孩撒娇道。

“最近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很火。一个叫许诚的人,一直在节目里展示他爷爷的各种物品,希望能够找到他失踪的爷爷。他的这个爷爷,就叫许半山!”

“真人秀?”

李公子半信半疑。

“让我看看……”

“行。”

女孩拿出手机,打开直播间。

直播间里。

正好在讨论第二张地契。

“昌都百花路那块地,现在正在拆迁,原来的旧楼都扒的差不多了。”

“卧槽,许老爷子是不是失踪太多年了,他的资产都被别人给侵吞了?”

“这可是六万多平米的地啊!”

“想想就觉得可惜!”

“不能让别人给侵占了呀!”

“许诚还是快想办法维权吧!”

李公子看到这些评论。

直接怒了。

被别人侵吞了?

这本来就是我们李家的地!

马上要盖的,也是我们李家的商业中心!

许诚是哪里来的葱?

一个不入流的小明星,

靠着一档节目火了几天,

也配和我们李家争利益?

不自量力!

李公子直接在女孩的直播账户里,充值了一百万。

女孩眼睛都亮了。

“李公子,你出手也太大方了吧!”

李公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只是用了点儿零花钱罢了!”

女孩感叹。

“现在,我相信你就是李总的儿子了!”

李公子直接在直播间里一个万元打赏。

“昌都百花路那块地,是我们李家的,哪里来的野狗野猫,拿了一张几十年前的破纸片,就说这是自己的地了?”

网友一看这阵势,惊了!

“李家?哪个李家?”

“昌都的李家!”

“是那个地产大亨吗?”

“据说家里就是做房地产起家的,昌都百分之七十的开发项目,都在李家手里!”

“在昌都,李家要拿下的地,要做的工程,就没有拿不下的!”

“靠,地头蛇啊!”

“地头蛇?人家是知名地方企业家!”

不过,也有网友说。

“可是,许诚家里毕竟是有地契的啊!”

“是啊,几十年前的地契,现在也是有效的,不能因为许诚爷爷糊里糊涂的,对这些资产不上心,就卖给其他人啊!”

“不过话说回来,许诚爷爷确实够糊涂的……”

这时。

李公子又是一个万元打赏。

接着留言。

“几十年前的东西了,谁认?”

“告诉你,这东西,我不会认,我老爸更不会认!”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孙子上节目,我修仙者身份暴露了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