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海洋纪录片:开局发现中华白鱀豚 045章 游艇改造升级!纪录片新策划发布!(4求支持!)

虽说《寻鲸记》的壹阶段素材拍摄完毕。

除却剪辑和正式发布和版权方面的流程,尚且需要一段时间。

张逸直播间的人气依旧在不断攀升。

所有水友自然也非常清楚~

邂逅海洋巨鲸,不过是‘探索号’游艇记录世界的开始。

寻鲸记的初步阶段告一段落。

意味着张逸的镜头,将记录下更加广褒的世界另一面!

此外,对于接下来新选题的策划。

所有人也异常期待!

毕竟环球自然纪录片的概念,在这个世界从来没有过。

能够通过张逸的镜头看世界,满足了许多人‘云环球’的期许!

足不出户,饱览大千世界,简直香的不得了!

许韵站在‘探索号’游艇的驾驶室内。

她对直播间的观众们介绍道:“现在探索号位于东经158度40分,北纬53度00分!我们即将停靠的港口是堪察加仅有人口密集的地方,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港,至于之后的行程,全听逸哥安排了~”

因为此前毛熊国REN-TV抛出的橄榄枝。

让张逸不需要去考虑通行方面的问题。

简而言之,不涉及军事禁地,仅仅是记录自然人文野生动物。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只不过!

让张逸没有想到的是!

在抵达‘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港口之前。

【海域大转盘】居然又触发了一次奖励!

【恭喜!宿主进入堪察加半岛‘阿瓦琴湾’!获得一次大转盘机会!轮盘滚动中……】

【恭喜!宿主使用【海域大转盘】获得【设备升级点】*3!】

好家伙……

这措不及防的奖励,让张逸险些笑出声来。

随着系统能力的提升。

奖励都快拿到手软了~

关于新获得的奖励。

张逸可没打算节约,攒着多没意思!

反正系统奖励源源不断。

他当即便将新获取的3点【设备升级点】使用了2点。

其中1点增加给了此前准备号的‘同声传译器’。

毕竟接下来的旅程中。

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次数必然会增多。

也好降低直播间水友们,观看直播的学习成本。

否则以毛熊国的语言难度。

简直比肩RAP歌手的弹舌技巧,怕不是没人能听懂~

故而,这1点的【设备升级点】。

增强了同声传译器的识别精准度和反馈时间。

此外1点设备升级点。

张逸用在了潜水设备的恒温功能增强。

从太平洋航路北上,登临堪察加半岛便是亚寒带气候。

如若继续往北。

潜水将面临深海压力和严寒水温的双重考验。

还是那句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

虽说张逸没有打算积攒奖励。

但还是保留下的1点设备升级点,以备不时之需。

........................................

对于‘探索号’即将抵达的目的地。

观众们自然非常新奇。

毕竟,毛熊国荒芜的远东地区。

这曾经被夏国古代称之为‘流鬼之国’的无人之境。

甚至在悠长的夏国历史中。

这里曾经还是附属之地。

张逸对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亦如‘白令海’和此前途经的‘白令岛’一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口的命名,同样和探险家‘维塔斯.白令’有关,他的探险队曾经与两艘船舰‘圣彼得号’和‘圣保罗号’曾经在这个港口进行过改造建设,故而港口被命名时,前缀为‘彼得’。”

许韵异常向往地调侃道:“逸哥,虽然咱们是环球拍摄纪录片,但在我心中你也是探险家!啥时候能有个地方以你的名字命名就很牛X了!”

虽说许韵这是句玩笑话。

但张逸却语出惊人说道:“除非咱们之后前往北极之后,能发现浮冰消融后新岛屿的诞生,否则没戏。”

俩人的对话皆为调侃。

奈何直播间接近百万沙雕网友认真啦!

【这么说来,也不是没有可能?我感觉主播是个干大事的人!一切皆有可能哦!】

【前面的老哥,L宁给了你多少钱?我‘不走寻常路’的T步给你双倍!】

【有一说一,逸哥的确诠释了啥叫‘不走寻常路’和‘一切皆有可能’,这边建议两家厂商把广告费结算一下(手都狗头)】

【主播!我怀疑你是地理老师派来的奸细ToT!】

....................

在‘探索号’游艇即将由阿瓦琴湾,停泊堪察加半岛的港口之际。

张逸简明扼要说明了之后的安排。

“在停靠港口之后,我们的‘探索号’会在当地船厂进行一次改造升级,以应对北冰洋的恶劣海况。”

“其次,在登陆堪察加半岛,深入毛熊国西伯利亚的行程中,我们购置了一辆新的卡玛兹Arktika重卡房车,以应付毛熊哥特殊的极地环境。“

“最后!新的纪录片策划选题也会公布。”

毫无疑问!

在《寻鲸记》之后的纪录片新主题!

让直播间接近百万沙雕网友翘首以盼!

-------------------------------

(新书跪求各种支持!和书评区鼓励QAQ)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海洋纪录片:开局发现中华白鱀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