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属于民族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常言道,“笛若龙啸,箫若凤鸣”。
总的来说,笛子的音色清脆嘹亮,除了本身竹管的共鸣发音外,还有笛膜的震动发音。在笛膜的共振发音润色后,笛子的音色会显得很独特清脆。
因此吹奏时候,声音往往可以传出很远,
特别在乡下农村地方,空旷辽阔。
如果不影响到别人还好,然而前段时间开始,隔壁入住了一大群人,李长生特意等他们今天全部出去种树了,才把竹笛拿出来练习一番。
之所以钟情于竹笛,主要是它方便携带,拿在手上轻轻松松。
实在不行,还可以往裤头上一插,两手一背,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不像琵琶古筝古琴吉他那么累赘。
兴致来了,就即兴演奏一段,没有地点限制,河边牛背高山上都不是问题。
有一根竹笛在手,李长生可以很自豪地说,即便是去流浪去卖艺,都不怕会饿死。
当然了,只要他不是脑溢血,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更多是把音乐当作一门陶冶情操、打发时间的艺术爱好。
关键时候,甚至可以拿来当武器。
诶,紧查叔叔,我一个音乐爱好者,随身带个竹笛没问题吧?
至于对方为什么会倒在地上,这事说来话长,当时他硬要往我这笛子上撞,我寻思这人咋这么头铁,敢跟竹子比谁脑壳硬,然后他就倒下了。
我真只是个路过的。
……
扯远了。
竹笛一般是苦竹、紫竹制作居多。
李长生的竹笛,是在某宝上找某个制笛名家买的紫竹制品,质量上乘。
而相比动不动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吉他、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竹笛的价格完全称得上价廉物美。
三年笛子五年箫。
说的是笛子跟洞箫,都属于比较容易上手的乐器,不过容易上手,就意味着易学难精。
能吹出声音,吹完一首曲子,那叫学会,可真正想要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就不是几年功夫能搞定的了。
……
“不得不说,精通级就是比掌握级强一大截。”
李长生最能清楚感受到,之前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的差距。
就很随意地躺在躺椅上,翘着小腿,把竹笛拿到嘴边。
竹笛对于吹奏方式,是有很多细节要求的,比如指法,比如口型,做得不好往往吹出的音色不准。
然而李长生毕竟是乐理达到精通级的人,这种基础知识根本难不倒他。
精通级往上,就是大师级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向着专业领域大师进发的阶段。这样的水平,自然不可能差到哪去,已经可以跳出各种条条框框界限。
“先来一首《九州同》吧!”
李长生对笛子的喜爱,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不过若说近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当属去年他在网上偶然看到的,一个竹笛演奏《国家宝藏》节目中的音乐《九州同》的视频。
当时深受震撼。
如今有机会,自然要尝试一下。
李长生此刻的喜悦心情,就跟一个立志要画涩图造福社会的有志青年,终于学成归来一样,自信又自豪。
《九州同》原曲是用萨塔尔、古筝、笛子、还有唢呐合奏的。
这时国乐的恢弘大气就体现出来了。
萨塔尔象征苍凉豪迈的边塞,古筝是仗剑侠义的中原,笛子是秀丽婉约的江南,唢呐则是粗犷澎湃的北地。
四者合一,便是九州大同!
可惜李长生手上只有一个笛子,因此只能通过变调来尽可能还原曲风。
好在他的水平足以驾驭这点转变。
因此,当笛声响起时,连原本眯眼假寐的小富贵,都竖起了耳朵。
……
“什么声音?”
两个本来在路上嬉闹的小孩,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下意识停下侧耳倾听。
虽然不知道吹的是什么,不过蛮好听的。
大人虽然觉得奇怪,不过并不在意,更愿意聊些邻里间或者从亲朋好友那听来的八卦。
有见多识广的老人则面露惊讶,微微颔首。
笛声悠扬,音色秀丽。
剁音与强音还有喉音之间的流畅切换,使得整首曲子演奏效果十分完美。若是让音乐学院的笛子专业学生听到,怕是要羞愧掩面。
甚至普通的音乐学院老师,都不如他技巧融会贯通。
事实上李长生并没有认真扒过谱,只是按照记忆中的调子,加上在脑海中模拟了几遍,就尝试性地吹奏了出来。
好在没有太大明显失误。
同样的,没有火力全开,因此传播的范围不算广,再远一点就听不见了。
当蘑菇屋众人还在地里卖力种树的时候,李长生主动解开桎梏,给自己奉上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
……
刚才在路上嬉闹的两个小孩,听完一曲之后,才面面相觑,恍然不知自己站了多久。
“哪个家里大喇叭放的?”
“歇一哈,我不想走了,再听会儿。”
“……”
小孩子没有学过专业的音乐课程,只是凭直觉,觉得好听。
既然好听,那就够了。
一曲《九州同》吹完,李长生又即兴演奏几段流行歌曲的调子,像是找到新玩具的孩子。
“果然学习一样乐器是很有必要的。”
即锻炼了肺活量,也愉悦了心情,一举两得!
不过沉迷其中的他,并不知道,蘑菇屋众人已经种完树,正在沿路返回。
(两天就睡了两小时,脑子简直一团浆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