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先生,这可如何是好啊?!”
江边凉亭,一艘小船上,鲁肃神色焦急。
都怪自己将诸葛亮得知了蔡瑁张允二人之死的事情回报给了大都督。
如今大都督周公瑾,势要加害诸葛亮。
因此才有了此前,军帐内,诸葛亮立下的军令状。
三天之内,十万支箭。
但这十万支箭,莫说三天之内,就是三十天,也未必能够造齐全!
鲁肃一向忠厚仁义。
哪怕自身是东吴臣子,可也不想见到孔明先生身首异处。
更何况,鲁肃堪称是诸葛孔明最为忠实的小迷弟。
因而,这才急匆匆的赶来。
“先生若是不立下军令状,还不至于丢掉性命。”
“如今军令状已立,若是三天之内无法造好十万支箭,恐怕先生性命堪忧啊!”
鲁肃着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仿佛有性命之忧的不是他心中的孔明先生,而是他自己似的。
“先生,怎还有闲情弹琴呢?!”
正值鲁肃焦头烂额之际,他忽地一打眼。
却见到孔明先生居然面色如常,悠然抚琴。
“先生,哪怕你再如何运筹帷幄,可这三天内,除非是神仙降世,否则如何造齐十万支箭?”
“唉,当务之急是先造箭啊,怎么还抚琴乱弹。”
鲁肃急的如同无头苍蝇一般。
在他心中,能够让他称之为先生的诸葛孔明,无论是学识或是计谋,都无可挑剔。
可是这次,先生怎么丝毫不着急呢?
“也罢,大不了我落得不忠之名,也要将先生安全送回江夏。”
而这时,一曲弹罢。
身为当事人的诸葛亮,不仅没有丝毫慌张焦急,反而转头安慰起鲁肃。
“子敬兄,不过十万支箭,何须如此焦急。”
“怎能不急啊?”
“亮,自有妙计,只需子敬兄帮个小忙。”
诸葛亮神色淡然,他单手羽扇轻点,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鲁肃闻言一愣,他对诸葛亮早已崇拜有加。
见此,他不由得心头疑惑。
“不知孔明先生需要子敬帮忙做什么?”
难道孔明先生,当真神人降世?
三天内有什么妙计能造齐十万支箭?
诸葛亮这时在鲁肃耳边低语几句。
最后叮嘱道:“这件事需要子敬兄务必保密,不能告知公瑾。否则,亮性命堪忧。”
鲁肃疑惑不解。
可见到诸葛亮无比自信的样子,不由得心中犯起了嘀咕。
都说卧龙先生谋略过人,可是谋略再强,也没法凭空造出十万支箭吧?
但此刻,面对三日之期造箭十万的军令状,这卧龙先生竟然还能如此坦然?
想必,当真有妙计能成?!
只不过,鲁肃最不懂的,是诸葛亮提出的要求。
居然是要二十来艘船只,还要一些草人。
这些东西,没有一件与造箭有关啊!
不过,鲁肃虽然疑惑不解,可为了卧龙先生的性命周全,这次当真没有再回报给大都督周瑜。
船只与草人,鲁肃在回去之后,便私下调给了诸葛亮。
一连三天,鲁肃都在疑惑与好奇中度过。
直到第三天夜里,诸葛亮的小书童找到鲁肃。
“鲁大人,我家先生有请。”
鲁肃披上披风,连忙赶往江边。
“先生,三日期限已到,不知可曾完工否?”
诸葛亮羽扇轻摇,白衣纶巾,仿佛仙人遗世。
他自信道,“子敬兄,这就随我取箭。”
鲁肃随着诸葛亮登上船舱。
可是他左看右看,也没见到任何一支箭矢。
“先生,莫要玩笑,这船上哪有箭矢啊。”
鲁肃十分在意诸葛亮的性命。
而这三天里,他同样也有所期待。
智谋过人的孔明先生,是否能够有什么化解的方式?
可是此刻,已经三日之期。
船舱内没有半根羽箭。
明日白天,便是十万支箭的交期了!
不料,诸葛亮却拉着鲁肃坐下饮酒,同时自顾自的抚琴。
完全没有半分紧张之感。
鲁肃越发不解,“先生,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诸葛亮轻笑淡然道,“曹营水寨。”
“什么?!”
鲁肃大惊。
这二十来艘船只,其上根本没有多少甲士。
若是凭借这些船只去冲曹营,只怕死路一条!
难道,孔明先生自知无法造出十万支箭,所以想要拉上自己去投奔曹操?
想到这里,鲁肃顿时惊慌起身。
“不可,不可。”
“先生,莫要陷我于不忠不义啊!”
“我愿意保全先生性命将先生送回刘豫州所在,可先生怎能将我带去曹营水寨?”
闻言,诸葛亮哈哈大笑。
一时间竟有几分豪气。
“子敬兄稍安,我怎么会带子敬兄投敌曹贼呢。”
“那先生这是?”
恰在这时,书童的声音响起,“先生,起雾了。”
诸葛亮指尖不停,琴声绵延,“子敬兄,曹营水寨,如今可有能人?”
鲁肃下意识回道,
“如今曹孟德中了我家公瑾的计谋,误杀了蔡瑁张允,曹营水寨,应是没有能人。”
“不错。”
诸葛亮起身轻摇羽扇,眸中沉稳自信。
“如今曹营水寨,以毛玠于禁为领,但他们不熟水战。”
“曹军将士,多为北人,天生不熟水性。”
“而此前早有消息传出,曹军之中,不少将士水土不服,身有疾患。”
“若是仓皇掉入水中,势必营地混乱。”
“此刻大雾弥江,故曹军必不敢出!”
鲁肃听完,不由凝神看向诸葛亮。
心中更是肃然而立。
不愧是卧龙先生,竟然早有谋划了!
当真是处处都说到了最核心!
鲁肃不由得问道,“可曹操为主将,若是曹操下令出击,我们仍是难逃啊。”
诸葛亮轻笑摇头,他轻抿淡酒,语气笃定无比。
“子敬兄不知,这曹贼虽然兵强马壮来势汹汹,但曹贼自身,有一最大缺点。”
鲁肃眼中疑惑,他已经有些跟不上诸葛亮的节奏了。
却听诸葛亮继续道,“子敬兄可听过,曹贼曾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如此生性多疑又好猜忌,曹贼更不会在大雾起时,下令水寨出兵!”
鲁肃虽忠厚,却并非愚人。
联系此前曹操中计误杀了蔡瑁张允两人。
而此刻又趁着大雾天气行船,以曹操的猜忌性格,大概不会轻易交战了。
“可是,这与我们的十万支箭有何关系?”
鲁肃佩服诸葛亮的胆识和谋略,能够在这时候靠近曹营水寨。
可是根本问题是要十万支箭啊。
这下,诸葛亮畅快大笑。
“子敬兄,你听外面。”
鲁肃皱眉细听,外面初时还无声响,但紧接着,声响大作。
“这,这不是吸引了曹军吗?”
“没错,就是要吸引曹军。”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过,“曹操多猜忌,曹军不敢出!”
“如今我们这二十几艘草船在大雾弥江的水面作势,他们摸不清虚实,只能放箭以对。”
鲁肃闻言,迟疑片刻,随即豁然大悟。
“卧龙先生,可真是神人啊!”
鲁肃由衷叹服。
难怪先生三日来没有动作,原来一切都在先生的谋算中!
以草船,来诱使曹军放箭,随后收回箭矢,这十万支箭不就成了?
更让鲁肃无比佩服的是,前几天江面并没有大雾兴起,可偏偏是在今日!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卧龙先生,连四时节气都算的准准的!
“先生,真是神人啊。”
诸葛亮微微摇头,只不过自信之意溢于言表,“其实,只要掌握天时地利人和,则诸事可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