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镇守边关三年,董太后求我出山 014.丘敦氏发兵三万,活捉刘人屠!

话分两头。

幽州,涿郡。

午后,州牧府。

“见过使君,上谷军报!”

传令兵将盖着朱漆的竹筒,呈交幽州牧刘虞。

刘虞面色泛红,留有尺长须髯,身穿华服,接过密信。

刘虞为了学习利民之法,对刘风恭敬有加,不敢怠慢。

此时,刘虞很不理解,传信竟然用朱漆封口?

难不成,上谷有大事发生?

事实上,刘虞不知道番邦蛮夷屠杀边境百姓的事。

很快,刘虞取出筒中竹简,仔细看看。

少顷,刘虞大惊。

“蛮夷竖子!

竟敢屠杀我幽州百姓?

简直是岂有此理!!”

信中写的清楚,刘风已经平乱。

可刘虞依旧愤怒,恨不得与刘风并肩作战!

转念,刘虞拿着竹简,坐在几案后,愁眉不展。

“将军勇武过人,举世皆知。

可拓跋鲜卑速来骁勇善战,骑兵更是远胜将军数倍!

将军率领四万余将士攻打鲜卑,无疑是以卵击石!

将军此举太过鲁莽,若发生万一,我如何向先帝交代?”

刘虞嘴上喃喃,越想越觉得刘风行事冲动。

发兵攻打鲜卑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与他商议呢?

即便刘风是上谷边军守将,可这关乎整个幽州百姓!

万一被敌军知晓,趁机袭击幽州,可如何是好?

刘虞文治幽州,在百姓眼中威望极高!

武治幽州边关,没有人能取代刘风。

即便是白马将军公孙瓒,也不行!

“对,公孙瓒!”

刘虞急忙书写密信,交给府上传令兵。

“公孙瓒的实力不如将军,可相助将军拿下鲜卑,至少有保障。”

此时,公孙瓒是刘虞手下的马仔,彼此尚未闹掰。

当然,主要是公孙瓒不敢乱来,毕竟刘风镇守上谷。

刘虞对刘风恭敬有加。

公孙瓒则对刘风十分敬重。

在刘风面前,公孙瓒连大气都不敢出。

关于排兵打仗,刘风算公孙瓒半个老师。

可是,刘风却从未夸奖过公孙瓒。

是以,公孙瓒闻讯,决定在刘风面前表现自己。

于是,他带着赵云,率领三千白马义从,以及两万大军,趁着夜色浓密,前往鲜卑,协助刘风灭敌。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鲜卑王庭,东南方向,丘敦氏部族。

此部族,与拔拔氏部族相邻,距离三十里。

占地面积不大,骑兵实力却远超拔拔氏。

暮色四合,部落四处点燃火把。

大人主帐。

丘敦野坐在中间,三十多岁,体型魁梧,膀大腰圆,左耳戴着银环。

下首,两侧分别坐着四位壮汉,皆梳着两根麻花辫,满口酒气。

就在五人推杯换盏之际,帐外传来一阵吵嚷声。

“我要见丘敦大人!”

“十万火急的大事!”

“迟了,我让你脑袋搬家!!”

“………”

丘敦野闻言,不由得皱起眉头,继而招呼卫士放进来。

很快,来人出现在帐内,右手握拳,放在左侧胸口。

“拔拔氏扎木楠,见过丘敦大人!”

扎木楠向丘敦野施礼。

帐内众人却看向对方的衣服。

衣服不仅凌乱,还沾染血迹。

“你来有什么事?”丘敦野不解。

“大人,刘人屠率军袭击拔拔氏,整个部落快撑不住了!”

刘风?

众人闻言,神情无不变得凝重。

可下一秒,众人却爆发出大笑。

“哈哈哈……”

“大人,扎木楠说的都是真的!”

扎木楠知道,让他们相信很难。

可刘风不仅来了,部落真的难以招架。

“扎木楠,你这个笑话不好笑。”

“回去告诉拔拔幕,我丘敦野不上当!”

“刘风虽被称为人屠,但他没有实力敢向鲜卑发兵。”

“哼,区区四万多大军,除非他刘风不想活了!!”

“没错,干,我们接着喝。”

“对,接着喝!”

五人再次举起酒盏,相互敬酒。

忽然——

咔嚓!!!

一尺高的酒壶被摔的四分五裂,马乃酒倾撒在地上。

“我说的都是真的!

刘风率军一万,一万!

拔拔氏快保不住了!!!”

扎木楠只是一个小头领。

放在以前,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丘敦氏大人面前造次。

可眼下情况不同,再不发兵援助,整个拔拔氏真的会覆灭。

啪!!!

就近的壮汉掀翻食案,抽刀抵在扎木楠的脖子。

“杂种,再敢打搅大人饮酒,我要了你的命!”

果儿多当真怒了。

刘风就算攻打鲜卑,怎么可能只带一万大军?

刘风被称作人屠,战场上的杀人手段层出不穷。

就算再自信,也不敢用一万大军,叫板整个鲜卑!

就这在这,帐外卫士疾步入内,作揖道:

“大人,拔拔氏火光冲天,可能真的出事了。”

丘敦野闻言,当即起身走出毡帐,向东方眺望。

不料,三十里外当真火光冲天,正是拔拔氏。

丘敦野折身回到帐内。

“拔拔氏真的出事了。

即刻点齐三万兵马,发兵拔拔氏!

切记,刘风,我要抓活的!!”

“诺!”

四人酒劲全无,起身便出去调集兵马。

半个时辰后。

三万大军援助拔拔氏!!!

……

……

Ps.鲜花和评价票很少,想加更都没有动力,求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镇守边关三年,董太后求我出山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