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史书记载:成德十六年,
凤帝薨,终年三十一岁
帝女许茳,
生于大止十三年,
于大止二十八年及帝位
终于成德十六年
为政十六年,勤政爱民,国泰民安
是宜为圣主……
凤帝驾崩了
景阳台的丧钟敲了二十七声。
闻此,宫人皆跪俯哀悼,凤旸宫的大监正忙着商量如何处理丧仪“郭公公,陛下新殇,太后如今不在宫中,您看,这?”
“尔等莫慌,待我去问问皇夫,如今宫中皇夫位份最高,应当由他做主”郭公公安抚的说道,话音刚落,就听见门人拜见之声。
皇夫带着太子来了
“皇夫大人万安,太子殿下金安”
“起来吧,郭公公,陛下的丧仪该如何?”皇夫郑易问
“回大人,陛下三十余一而亡,谓作早夭,不能按常仪而治,若按礼制早夭,则需陛下至亲至前,守魂三日,朝廷三品以上命妇进宫祈安,以保魄灵,四名生辰与陛下逝时相同的十岁稚子跪坐灵前,以尽哀思,还需近機百姓十日内纸火不断,哀声不停,并且还要将国丧延长三月,以此表明陛下是因国事而殇,为百姓而亡”郭公公恭敬的回道
“先让人去安国寺迎太后,切记,太后年纪大了,让会说话的人去传话,莫要让太后再伤心了,先选稚子余下的等太后回来再做商定”即使是丧妻的是郑易,可他也不得不冷静,如今京中局势不稳,陛下早殇,瑞王又在封地虎视眈眈,虽然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可毕竟年幼,况且掌兵权的人也还未回京,不禁觉得危机四伏
“诺”众人应
又是一阵忙碌,在皇夫和太子回殿的路上,太子问道“皇父,儿臣真的没有母皇了吗”
皇夫怔了怔,没有想到他会问这句话,他看着这个刚十四岁的孩子,那双尚显稚嫩的眼里满是害怕与彷徨,是啊,他还是太小了
“许韫烊,你要记住,你是大祈的太子,也是未来的皇帝,不能这样怯弱,你的母皇教你为帝之道,授你为政之德,育你爱民之心,是想让你去管理好大祈,而不是如今天这般在你母皇灵前不知所措”
“父亲,我只是,只是舍不得,我想日日都能见到母亲”听着许韫知似孩子般的话语,郑易突然不知该如何教导他了
“韫儿,母亲没了,她已经走了,你要学着接受,父亲知道这很难,可你也明白,这是对母亲最好的解脱,她太累了,也活的太辛苦了,父亲不是她能留在凡世的依托,你也不是,你只要知道母亲爱你也胜过很多东西便够了”
“父亲,若是傅将军在母亲身边,她会不会留下来?”
“许韫烊,这不是你该说的,也不是你该知道的,明日父亲会将你宫里的人换一换,谨言慎行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他们,你的这句话要是让言官知道,你母亲的圣主英名便会荡然无存,天下的百姓也会质疑他们的君主是不是一位以民为重的明君,于你母亲而言,若是情爱不能如其所愿,那便只有将满腔热血付于国家,况且,傅之安也不可能在她身边,凤帝之侧,站的只能是郑家子”郑易有些生气和无奈,太子被陛下保护的太好了……
“皇父,儿臣知错了,以后断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
“罢了,你还小,太后过几天就要回宫了,你好好的陪陪她,让她不要太过伤心”
“儿臣明白”
“且等着吧,傅之安肯定也快要回京了,真正的磨练还在后头呢”郑易喃喃道
宫外
官道上一行人正驾着马车向安国寺赶去,当传信的人终于爬上山时,唤云正打算为太后做斋食,昨夜太后半夜突然惊醒,今早精神便不怎么好
“唤云姑姑,唤云姑姑……”来传话的小李子喊道
“嚷什么,佛门境地,岂容你喊叫,小心扰了佛祖”唤云训斥
“回姑姑,奴才是宫里的小李子,这次是皇夫派奴才前来迎太后回宫”
“回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是,是陛下,陛下驾崩了,皇夫说京中现在局势不稳,让奴才等行事低调,先迎太后回宫再说,姑姑,这,这该如何向太后说?”小李子踌躇道
唤云吃了一惊,驾崩?陛下怎么会?陛下刚过而立之年啊,太后娘娘又会何等伤心
犹豫了一会儿
唤云说“你别去说,我去,太后昨夜便略感风寒,你若回话过急恐引起太后旧疾”
“诺”
唤云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也算是看着凤帝成长的
待唤云行至门前,便听见门里传来的细微颂经声,
又听见太后说“我这一生做过许多恶事,如今这苦都降在我女儿身上了,她如今心疾难愈,国事缠身,我愿用我余生所有去换她安康,求佛祖庇佑,别再将她也从我身边夺走了……”
唤云不禁泪流满面,她轻声推门而入
“太后娘娘”
“唤云,何事?”太后问道
“娘娘,宫里来人了…说,说…”唤云泣不成声
看见唤云这幅模样,太后心里一沉
“可是阿漾出事了?”
“娘娘,您节哀,陛下,陛下已然驾崩了”
闻此太后怔住了,
“驾崩?怎么会呢,阿漾的心疾不是得到救治了吗,怎么会”
唤云不知该如何告诉太后“太后,太医说陛下的心疾也至无力回天之际了,汤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况且陛下批改奏章不加控制,这,这才…”
“怎么会呢,那是我唯一的孩子了,我的孩子,我昨夜突然惊醒,就是因为梦见阿漾在笑着对我说“母后,母后,儿臣要告退了,儿臣去找皇兄了,父皇也来接我了”,她还让我不要担心她,说她很快乐也很高兴,我以为只要我的心足够诚恳,佛祖就会对她稍加照佛,为什么会这样,唤云,你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太后的情绪十分激动,她不停的问,问自己,问佛祖,也问唤云
“好啊,好,你们现在都离我而去了,你们三人如今到是团聚了,独留我一个孤人,我怎么办啊,唤云啊,唤云,哀家先是丧夫,又丧子,如今连我的阿漾,我唯一的孩子都没了,难道哀家当初真的错了吗,如果我当年让阿漾嫁给傅之安,让她与傅之安一起去塞北,去过她想过的日子,不让她被国事烦扰,被京中小人所困,那这样她会不会就会好过点,她会不会就能再活长一点……”太后泣不成声
“娘娘,您知道的,陛下不会怪您的,她舍不得,她明白您是为了她好,也明白您当时的无奈,娘娘,你冷静些,皇夫已经派人来接了,京中如今不稳,还需要您回去主持大局,况且瑞王此刻应该也得到了陛下驾崩的消息,定会有所异动,您万不可因陛下离去的伤心而让你与陛下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啊,若是陛下还在,她也定不愿您为了她如此伤心难过的”唤云没有办法,只能搬出陛下来劝太后,希望她能够冷静下来
良久,太后的情绪才平复了下来,呆呆地望着佛像,眼里溢满了悲痛
“唤云,替哀家梳妆,即刻启程回宫,哀家当年能在先帝崩后将他贬至封地,如今他若再敢有动作,哀家定要让他知道一个丧女的母亲为了保住女儿的江山能做出什么事,一介无耻之徒,卑贱之子,竟也敢肖想皇位,当年若不是锡潼早夭,怎会有他和他养母柳贵妃的出头之日,还想逼宫,真当哀家不能让阿漾继位吗?”太后十分不忿
……
此时的塞外,黄沙俱起,不见天日,许公公刚到塞北,又是经过了几天的赶路,终是到了定北城
刚入定北城,许公公便看见了这城中的居民,衣冠简朴,虽不及京城繁华,却也有自身的喜乐,城防井然有序,守城的士兵威武有力,看来傅将军治理的很好,怪不得陛下肯放心将定北交给傅将军,想到陛下,许公公又不禁叹了口气,随后连忙收拾心情,揣着密旨向将军府赶去……
而定北城的傅将军正站在城门上默默地算着这一次的归程和那深在禁宫的故人
“将军,将军,您快下来,有密旨到了,将军!”副将卫行急切地唤着……
“密旨?什么密旨?”傅之安疑惑的问
“末将也不知,是将军府的侍卫来传话的,说是有从京城来的人,有旨意要向将军传达”卫行如实回答
将军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北将军傅之安与朕年幼相识,护朕良多,情深几重,今大限将至,恐当远离,念当年之诺,特赐与朕共赴,葬侧皇寝,钦此”。
“将军,接旨吧,这可是皇恩浩荡”宣旨的公公低下头劝慰的说道,这可是于国于家都有大功的傅将军,陛下竟真为了几分情深便让他赴死
此刻,傅之安脑海里只有那一句“大限将至”,
“大限将至?公公这是什么意思,陛下圣体不是康健吗”卫行已然问出口了,
“副将小声些,这是密旨,陛下的身体从将军出宫前就已略显颓势,我领旨出宫的第二天就听说陛下已经昏迷了,将军别怨陛下,陛下…她只是……”话还没说完,
许公公便看见傅之安发红的眼眶和颤抖着接过圣旨的手
“若这是陛下想要的,那我定会如其所愿,可若此刻快马加鞭进京,还能见陛下一面?”
“怕是来不及了,我出宫已经十三日了…怕是,怕是陛下等不到了”虽是不忍,可却只能如实所说。
“怎么会,”还没等傅之安有多余的反应,便又听到了侍卫的通报
“将军,将军,外面来了一人,说是有旨意要传达”此言一出,惊的可不是一人,怎会还有?
“传”
来人一袭黑衣,尘土满面
“奴才了言,是陛下身边的暗卫,敢问将军可曾接陛下密旨?”
“确已接旨”傅之安答
“陛下交待让奴才一定要追回第一道圣旨,若是晚了,则让奴才告诉将军一切已第二道旨意为准,陛下说朕本就是早夭之相,苦苦多撑了这十几年也算是无愧于国家了,如今已到远离之际,原本想着让将军与朕共赴黄泉,可又想到将军还有大志,且于国于朕有恩,念此,就收回前一道圣旨,待国丧过后,将军便辅助新帝稳定朝局,特赐摄政大权”了言说完后,便将一封书信和一个木盒子给了傅之安
“皇上如今可还好?”傅之安只在意这个,“回将军,陛下,陛下已经驾崩了,这是陛下弥留之际让奴才快马加鞭送来的”
“还请将军归还第一道圣旨,将军该明白,自古帝王都是一言九鼎的,若这旨意落到有心人手中,恐于将军不利,也恐会损坏陛下圣誉”
“你们都记住,本将未曾收到第一道圣旨”说完,傅之安便带着许茳给他的东西和满腔的不信快步离去
“许公公,这,这该如何是好?”了言问许公公
算了吧,就当不知道,让将军留个念想吧,毕竟这是唯一能证明陛下情谊的物件了许公公无奈的说道
入夜,许公公与了言在屋中喝酒,许公公说“陛下,不,先帝是杂家看着长大的,她从小小的一个软糯小娃娃长成一个落落大方的皇家贵主,再到太子遇难,她不得不担起女帝的担子,也因此与她的少年郎缘尽情断…她自从坐上了帝位便再没开心过了,我以为她会纳当时的傅将军入宫,可她最后又放走了他,就像这次我以为她会真的让傅将军去同死,最后她又让你来了,我知道她舍不得……可是,可是”
“公公,别说了,我们都知道先帝是做不到将自己的私情至于祈国之上的”了言猛灌一口酒说道
“可是,这,这于陛下不公平啊,陛下太苦了”许公公大概是喝多了,才会说出这种话
“公公,你是宫里的老人了,应该明白没有什么公不公平的说法”了言冷静的说,
可他脑海里却想起从前他也这样问过陛下,那时的陛下是怎样说的呢?噢,陛下说“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公平的,朕如今登上了许多人想要的帝位,就应当承受别人未曾体验的苦,上天是有安排的”了言不太记得陛下当时的神情,只是觉得偌大个宫殿就只有陛下一人,显得太过孤寂,果然,如今陛下也孤零零的去了……
在将军房内,傅之安正拿着第一封圣旨细细详阅,“情深几重”这几个字在他口中反复回绕,他的阿漾是想他的啊,可怎么,怎么就离他而去了呢,明明三年回审就要到了,他们马上就可以相见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他拿起那封书信,
里面写着“傅卿,朕要走了,你别怪朕,朕不会让你死的,朕会将你还给你的傅家,还给你心心念念的边塞,朕已立大皇子为帝,愿你能回京稳定禁中大局,助他坐稳帝位,必要时刻,太后会帮你的,事成之后,你可携虎符返回定北,我信你不会反,这是国事,之安,你要先是凤帝的傅卿,祈国的定北将军,之后才是我的之安,就像我一样,我要先是祈国的皇帝,太后的女儿,再是我自己。之安,年幼相识,年少相爱,后面生离,至今死别,我都没有什么怨言,只是,只是这与你的过往太过于执着,让我显得分外难堪,若有来生,我希望我们都能在寻常家里相遇,在你我情谊最好时,之安,我是想跟你有好结果的,可是,世事无常,人海之间,家国之下,你我显得太过渺小,这一次,我又要抛下你了,我要先你而去了。我既无缘与你相伴,亦无福入傅家,那青玉簪我便还于你了,此生我们便不再相欠了。之安,这是私情,之安,之安,保重”
傅之安泣不成声,他的阿漾,他的阿漾啊
入夜,定北城不似京中繁华,天刚黑,灯火便暗了许多,傅之安一人独自走在大街上,看着这些仍有微光的门户,不禁想起当年,那时许茳还未及帝位,他也仍是驸马的内定人选,他们那时也偷偷来过定北,只是那时定北还是傅老将军驻守,他们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内忽明忽暗的灯火,阿漾对他说“之安,以后这灯火中也会有我们家的,对吗”对啊,那时他们以为以后能够长驻定北,能够长长久久的在一起,可如今,定北是他一人在守,他的阿漾守的是那座关了她一辈子的孤城
这一夜,傅将军舞了一晚上的剑,似与影者相慰,又似与亡者相诉
第二日,天色将明未明,傅之安便带着二十万大军与许公公一起回了京,因是帝王早殇,新帝根基不稳,所以这一路上大军兵分五路,从五个方向入京,既要封锁消息又要斩退夷族的探子,走的格外艰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