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重工:开坦克解围长安城开始 第四章 和李二的初次见面

“那个是我哥唉,哈哈,他现在居然对我行注目礼……”

李丽质通过玻璃指着外面的一人说道。

楚阳看过去,简单那个男子衣着华贵,气质也不凡,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如此看来,自己路上随便捡的这个小姑娘身份也不简单,可能是大唐某个权贵家的千金吧。

“我还看到了程将军,还有秦将军,那个是尉迟将军!”

李丽质又叽叽喳喳的指着两旁街道上的熟人说道。

她和楚阳身处在坦克中,外面的人看不到他们,不过他们却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

楚阳看到,在这条朱雀大街的两旁,自己的坦克行驶在中央,无人拦阻,而在街旁,站着两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士兵中,还不时有着几个将军模样的人物在。

这让人有种阅兵的既视感。

听到了李丽质激动而语无伦次的话,他问道:“哪个程将军,秦将军,尉迟将军?”

李丽质道:“就是程咬金、秦叔宝,还有尉迟恭这三个老头子啊,楚阳大哥,你不会不知道他们吧。哦,也对,你是天上下来的。”

楚阳恍然,竟然是这三位,鼎鼎大名,自己怎么会没有听说过呢,不过确实是第一次见。不曾想是以这样的方式。

……

李世民远远跟在坦克后面,他的心里是忐忑的。

他不知道这个神物是要做什么?

虽然放神物进来的时候,他是表现得很淡定,但是其实,他也没有把握,不能保证此神物是善是恶。

为今之计,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长孙无忌道:“陛下小心,不要太过于靠近了,要不您先回宫,让微臣跟着去看看此物到底怎么回事?”

李世民道:“不,朕要亲自看着。”

眼看着坦克一路驱驰,终于是在皇城玄武门外面停了下来。

李世民身边的卫兵都是连忙也停下了脚步,小心戒备着,眼睛直直地看着坦克,生怕此物有什么异动。

这时,李世民突然下定了决心,从防卫圈中走了出来,就要朝着坦克走过去。

长孙无忌连忙阻拦,“陛下,不可靠近,此物危险啊。”

李世民道:“朕相信它并无恶意,反倒是它解救了我大唐之危难,朕要亲自上前感谢它。”

长孙无忌阻拦无用,只能也跟着朝着坦克走了过去。

两人在距离坦克一丈远的距离停了下来。

坦克尽在眼前,高大厚重的钢铁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就真的像是一头匍匐的神兽一般。

李世民朗声道:“朕特来感谢天降神兵,助我唐军解除危难……”

正说着,咔嚓一声,坦克的顶部被打开了,一个身穿一声迷彩,一头短发的英俊男子从中走了出来。

楚阳站在坦克上,看着近在眼前的李世民,不得不感慨一声。

果然不愧是一代雄主,在别人都对坦克害怕的要死的情况下,还敢孤身靠近,就是这份胆气,便甩了普通人很多倍。

他朝着下面伸出了手臂,抓住了李丽质的手腕,一把将其拉了出来,然后从坦克中跳了下去。

他抱拳说道:“小民楚阳,见过大唐天子。”

李世民有些惊讶的道:“你……你是人?”

楚阳道:“当然是人。”

“那么此物?”李世民指着他身后的坦克道。

楚阳道:“这不过是小民造出来的小玩意儿罢了。”

李世民震撼不已,道:“能够制造出这种神物,您果然不是凡人。”、

楚阳道:“不,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匠罢了,所谓士农工商,排第三等而已。”

普普通通?

李世民的嘴角为不可查的扯了扯,这也能叫做普通,能够创造出如此神迹一般的东西,这世上除了此人之外,再无别人。

这时,李丽质从楚阳的背后钻出来,道:“父皇,楚阳大哥可不是普通工匠,他一定是天庭下来的天工。”

李世民有些哑然,没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儿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你这是?”

李丽质骄傲的道:“父皇可知道,之前那将突厥可汗一炮吓死的大炮,就是女儿我打出去的。”

看到父皇果然惊愕,李丽质更是自得不已。

现在,楚阳也终于是知道了这个女子的身份,感情自己随便抓的一个劳工,竟然还是个公主。

李丽质?便是长乐公主吧。

李世民和长乐公主说了两句,有心要问关于楚阳的更多的事情,但是现在当着本尊的面,也不方便。

他于是对长乐道:“你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我先和这位先生好好聊聊吧。”

长乐也是懂事,点了点头,退到了他的身后。

李世民道:“楚先生是吧,朕今日见了你所造之物,真是大开了眼界。朕半生浮沉,本以为已经是看遍了天下奇物,今日见了这坦克,放置到原来天下知道,朕所见的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先生,佩服佩服。”

长孙无忌跟着道:“没错,楚先生果真是奇才啊。不止楚先生可是长安人?”

楚阳摇了摇头道:“并非是长安人,我今日还是第一次来,早就听闻长安闻名天下了,今天没有什么事情,就过来看一看。”

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投去了一个赞叹的眼神。

随后他跟着说道:“先生虽然不是长安人,但是今日先生的功劳很大,凭借一己之力,解了长安的危机,所以朕打算赏赐你一套上好的田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重工:开坦克解围长安城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