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唐:签到七年,开局炮轰长安城! 第68章 合着这是来讹人的啊!(求收藏求鲜花)

与此同时,一品阁率先以身作则,以每斗米五文钱的价格向百姓平价出售米面。

一品阁的伙计们按照李宽公布细则,将领粮细则写在一面小黑板上:十六岁以上男女给玉米两斗,土豆五斗,面粉及粳米各一斗;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十六岁以下孩童除此之外,另多给面粉一斗,羊肉二斤。

当然这些都是要付钱的,没钱也可以先领粮食,在三年内付清本息即可。

消息一出,整个西市门庭若市,到处都是前来领粮食的老百姓,在伙计们安排下,守着熊熊火炉排着队,喝着浓稠的土豆玉米粥,还有加了葱花的羊肉汤取暖。

“楚王殿下年纪小,却能惜老怜贫,二度开仓散粮,救济咱们这些穷棒子,这份恩德,你们将来可一定要报答啊!”

一个拄着拐棍,穿着破烂绵衣的花甲老人端着羊汤,感动得老泪纵横,叮嘱儿孙们。

孩子们也都个个垂泪,忙不迭的点头。

“殿下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花甲老太太颤巍巍的走到李宽面前,从脖子上取下一串祖传的玛瑙念珠戴在他脖子上,双手合十,老眼垂泪,“感谢殿下救我们这些小民一命,老婆子以后在家中为您老树立长生排位,日日为殿下祈祷增福添寿……”

“谢老人家!”李宽低头看看脖子上的念珠,感动得鼻子酸酸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百姓好,百姓自然会为你卖命;

若是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把他们逼上绝路,那么就是老百姓们揭竿斩木,举旗造反的时候了。

眼看着一品阁在路边支起大锅,熬米粥,烧羊汤给饥民们喝,收买人心,对面的崔记、郑记米铺不干了,不带这么拆台的!

你把粮食以每斗五文钱的价格卖给百姓,这不是断了我们的财路吗?

崔记米店的背后是著名的清河崔氏,而郑记米铺的来投也不小,乃是河东赫赫有名的荥阳郑氏家族。

眼看着大雪封城,他们趁机抬价,想要趁着国难多赚一笔,可没想到竟然被最近刚刚崛起的一品阁给截胡了!

崔记米铺的老板崔安师冲一个小伙计使了个眼色,小伙计悄悄换上一件破烂衣服,混到买米的人群中,趁着刚走到羊肉汤锅的档口,忽然扯开身上褡裢,将满满一包土都倒了进去!

百姓们一看来之不易的羊肉汤被洒了土,顿时怒不可遏,将小伙计按倒在地,一顿胖揍,打的他鼻口窜血,只剩下半条命!

“殿下你快出去看看吧,外面打起来了!”

郭正一制止不住暴怒的百姓,急忙跑上楼去找正在排版报纸的李宽。

李宽扔下铜活字,急匆匆跑到楼下,远远的就能看到雪地里躺着一个年轻人,已经被暴怒的饥民打得全身是血,躺在路中央,一动不动。

“殿下,要把他扶起来吗?”郭正一焦急问道。

“等等……”李宽忽然想起后世某位碰瓷的老太,多留个心眼,目光飘向远处的崔记和郑记两个竞争对手,见崔记门口有几个人,正偷偷往这边看,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合着这是来讹人的啊!

“不要管了,先把那锅羊肉汤倒掉,再熬一锅给百姓喝,多加羊油多加肉,天冷百姓们需要营养!”

李宽交代完之后,所有饥民都十分听话,不去理睬躺在雪地里那个年轻人。

李宽站在楼上,透过窗户缝,向外面观瞧。

崔记米铺的人似乎有些着急,一个劲的往这边看。

他们的目的就是搅了一品阁的开仓散粮活动,逼着老百姓去买他们的高价粮食。

派出去的这个小子,严格意义上说算是一个“死士”,目的自然是挑起双方争端,进而搅了整个散粮计划。

但没想到人家一品阁似乎早就识破了他们的诡计,选择对此视而不见,崔家一拳头打在枕头上,软绵绵的没有起到效果。

天空又飘起了雪花,阵阵风冷吹来,冻得饥民们直缩脖子,他们聚在汤锅边端着大碗,喝着撒了葱花的羊肉汤,称赞楚王殿下的仁德。

那个年轻人依旧躺在路中央,一动不动,崔家人有意把他扯回来,又怕被暴怒的百姓一顿胖揍,急得跺脚。

天渐渐黑下来,围坐的百姓也多半散去,只有一些家里一点烧柴也没有,冷得像冰窖一样的百姓仍旧守在炉火边,裹紧身上的衣服,想要扛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李宽让人把一楼大厅和后院仓库都收拾出来,铺上米袋,让百姓们进来休息。

对面崔记仍然没有半点动静。

第二天一大早,长安县的衙役们赶着马车,将已经冻成冰棍的年轻人抬上车,扔到城外的乱葬岗,被守候在那里的野狗给撕了。

李宽全程冷眼旁观,崔记米铺,小爷记得你们了!

来而无往非礼也,是时候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了!

“按照朝廷公布的《大唐紧急状态法》,现在整个长安地区都处于高度危险状态,所有有粮的富户及商铺都要平价散粮,救济百姓,你们崔记米铺为何迟迟没有动作,难道要坐视百姓们饿死吗?”

第二天一大早,郭正一直接带着李宽的一百亲兵踹开了崔记米铺的大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唐:签到七年,开局炮轰长安城!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