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的使者已经从吐蕃开始,向着大唐进发,
按照吐蕃和大唐之间的距离来说,他们在路上至少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他们新的使者开始从吐蕃出发的时候,长孙定已经得到了消息。
听完信使的介绍之后,长孙定对着旁边的信使说了一句“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信使躬身行礼之后,便推开了房门走了出去。
长孙定看着手里的信纸,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
就算是吐蕃重新派来新的使者又能怎么样,
所有的关于那个使者死亡的后续都已经被自己清理干净了,
就算是新使者来调查,也不过是得出一个意外死亡的结论。
甚至那个已经死了的使者在吐蕃新使者那里还会获得一个不堪大任的评价。
毕竟一个代表国家颜面的使者,竟然会因为争风吃醋而死在了青楼当中,
这就相当于将吐蕃国王的面子,给踩在了脚下,让松赞干布彻底丢了颜面。
长孙定相信在新使者调查清楚旧使者死因的时候会无比后悔自己接了这个案子,
松赞干布也会后悔重新派来使者进行调查。
当吐蕃的新使者到达大唐得出了那位吐蕃使者确实是因为意外而死亡的事实,相信那位吐蕃使者就算是死了也无法获得安宁。
因为吐蕃人信奉如果死了尸体得不到妥善保管的话,便是死后也得不到安宁,所以吐蕃国有无数中针对死人尸体所做出的惩罚。
长孙定相信那位使者的尸体被带回吐蕃国的同时就是他的尸体被惩罚的开始,而对于这点长孙定颇感愉悦。
毕竟他都已经将主意打到了长孙香的头上,自然是要在死后也获得惩罚的,没有人可以在将主意打到长孙香的头上之后还获得善终的。
想到这里长孙定又想起了高阳竟然试图想要将长孙香送去和亲的事情。
长孙定得心里一阵气恼。
自己已经明里暗里的提醒过高阳很多次,不要跟静儿产生冲突,
更加不要将一些不该有的主意打在静儿的头上,这次她的手伸得实在是太长了。
看来自己需要对高阳有切实的敲打才能让她明白,没有人可以触碰自己的逆鳞,长孙香。
而在此时高阳的宫殿中,一系列的消息正在从事者的最终传入高阳的耳朵,这些消息让高阳的眉头皱的死紧。
在最初使者死亡的消息传来后,高阳的心里产生过一阵恐慌,
她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死者的死亡跟自己提议,要将长孙香送去和亲的事情有关。
毕竟时间太过凑巧了,自己刚刚跟使者谈论好要送长孙香去和亲,
使者就在怡红院中与人争斗,并且意外死亡了。
高阳作为一个在宫中生活了很多年,见惯了尔虞我诈的人,从来都不相信凑巧。
在她看来,使者的死亡就是长孙定所为。
只是长孙定动手的原因,到底是与之前将使者送去监牢的原因一样呢?
还是真的是自己要送长孙香前去和亲的消息被泄露出去,高阳并不太清楚。
不过随着使者死于意外这件事情被盖棺定论,而自己也并没有在这段时间收到什么伤害或损失,
高阳的心渐渐的放了下来,可能使者真的是因为意外死亡把自己事想的太多了。
可惜高阳的心刚刚才放了下来,现在随之而来的各种消息就让高阳清楚的知道自己要送长孙香去和亲的消息,已经被长孙定给知道了。
因为一连串的消息总结起来就是自己一些私下里用来获得收入的商铺,在这段时间都遭到了不知名的打压和蓄意的破坏。
虽然按照京都府尹的调查,是因为一些地痞流氓看到了自己店铺的火热,所以眼红了才各种的手段对自己的店铺进行打压。
高阳对这这样的调查结论嗤之以鼻。
地痞流氓就是以消息来作为混市场的前提,如果他们真的眼瞎到敢去打大唐公主店铺的主意,
那他们早已经死了不知道是几千还是上万次了,怎么可能还在市面上蹦达的如畅快。
可是京都府尹在调查之后依然找不出那些地痞流氓背后的人。
高阳只能暗骂一句京都府尹无能,因为谁不知道长孙定在整个长安城是三教九流谁都认识,甚至跟一些地痞流氓混的非常的熟。
虽然心里不高兴,但是面上高阳也只能表示对京都府尹辛苦的感谢,对此还特意送了京都府尹一副古画。
看着京都府尹欢天喜地的离开,高阳的银牙都要咬碎了,却无可奈何。
那些地痞流氓在京都府尹的大刑伺候下,咬定了自己就是看中了高阳的店铺,
因此不管是京都府尹还是高阳,面对这些地痞流氓坚决不肯认供,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对这些地痞流氓进行逼供。
毕竟地痞流氓只是正常的商业打压,而且虽然在高阳的店铺中蓄意挑事了,
但是并没有对高阳的店铺产生什么大的损失,只是吓得的很多客户不敢再来了。
没有造成高阳店铺器物的损失,京都府尹和高阳就无法将这些地痞流氓扣押在监牢中太长的时间,
不过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些地痞流氓就全部被京都府尹给放了出去。
可惜高阳愿意放过这些地痞流氓,地痞流氓却不愿意放过高阳和京都府尹。
这些地痞流氓从监牢中出来之后,就在长安街的路面上当街拦住了,
大唐所有的官员最害怕的一个官员魏征。
拦住魏征的理由则是京都府尹对他们刻意的进行刑讯逼供。
京都府尹刑讯逼供的理由是让承认他们对高阳店铺的打压是受人指使。
一二十个地痞流氓当街跪立在魏征的马前,挡住了魏征前进的道路,
并且恰逢那个地段是长安街上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方,因此瞬间就引来无数的民众将周围堵的没有一丝的空隙。
魏征就算是不想接这个案子都没有办法离开,
更何况一向作为敢于谏言的标杆人物,魏征在听到堂堂一个公主竟然会为了自己的店铺与京都府尹进行相互勾结,残害良民,当下便有了向皇帝李世民谏言的想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