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科技帝国从大汉开始 第七十五章 某耻曾与你为敌!

橡胶的本意来自印第安语,就是流泪的树。

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

最初的橡胶树生长于南美洲,后来经过海军带回来培育,现在大规模的栽种在东南亚这一带。

“公达深谋远虑,海上风浪较大,若不是咱们这样的钢铁巨舰,还真难以运输,若是能够在这里栽培,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海军的军舰都用来运送粮食,成为抑制世家的关键,哪还有多余的运力弄还不算重要的橡胶。

“栽培在这里没什么问题,就看那个叫蜀青的年轻人有没有能力将抵抗的占族杀尽,我们终究不能久居于此,对了,孙策将军出兵了么?”

“伯符早就已经出兵了”,张辽笑道:“为了掩人耳目,他特地训练交州本地士兵,这样一来就能免去地利不顺的劣势,而且还能避开占婆人监视的目光,现在想必已经快杀到象林县了”。

“杀啊,生擒释利摩罗,活捉释迦楼,报仇雪恨”,喊杀声震天!

眼见汉人重新拿起武器,新军战士就停止了炮火支援,转而向各个要道出发,力求不放跑一个敌人。

这是之前荀攸下的死命令。

释利摩罗并没有被炸死,相反他的命很大,不仅逃出即将坍塌的宫殿,而且更是聚集了近千手下。

阴郁的看着混乱的占城,释利摩罗果断的下令撤退。

敌人动向不明,再加上爆炸原因至今不知因何而来,撤退无疑是最明智的。

“释利摩罗在这,杀了他”,蜀青带着人马,发现了占族人的踪迹。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新仇旧恨一起算,他想起了不断被屠-戮的族人。

“这不是蜀民么,怎么有胆子逃回来了”。

“我之所以回来就是为了将你碎尸万段”,蜀青红着眼睛下达进攻号令。

但一个照面,瞬间蜀青这边就损失惨重。

毕竟长达数月的奴隶生活,每天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能跟着跑起来,举的动刀剑就已经是拼尽全力,哪是那些精于训练的士兵对手。

奴隶的暴动在释利摩罗的意料之中,直到现在他没有察觉到攻击他的其实就是汉军。

不敌占族军队,这让蜀青清醒了几分。

“我们走,先避开他们,到时候会有人收拾他们的”,蜀青统帅着手下,小心的后退,不过令他奇怪的是到最后释利摩罗也没有派兵攻打过来。

当然,蜀青不知道的,那是因为释利摩罗将要面对更为强大的军队。

孙策的交州军赶到了!

夫战勇气也!

面对基本上算是从天而降的汉军,占族军队士气几乎快崩溃到底。

交州这批军队是临时训练,拿的也都是冷兵器,这让指挥新军习惯的孙策用起来颇为不便。

不过问题不大。

“释利摩罗,你杀死汉官,违抗我大汉天威,还不快快出来受死”,孙策策马上前,大吼道。

“笑话,这里就不是你大汉的土地,这是我占族人生活的乐土,你们这群无耻强盗,不信真神,盗我族财富,卑鄙之极”。

不过释利摩罗嘴上喊得痛快,却迟迟不肯指挥兵马上前,因为仍有源源不断的占族士兵聚集过来,他想等人马更多时在进攻。

可孙策怎么会给他这个时间。

“击鼓进军!!!”

汉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就像踏在了占族军队的心上。

“踏踏踏……”,汉军越来越近。

不能在拖下去了,释利摩罗看了看左右,见士兵眼中恐惧越来越重,只得下令冲锋。

再不下令恐怕没等敌人靠近,那么己方就要先崩溃了。

战场之上,不分贵贱,白刃相交,尸横遍野。

两军碰撞到一起的时候,释利摩罗就知道情况不妙,不过在孙策的眼皮子底下,如何能让他逃跑?

“活捉释利摩罗,赏金百两”,将士们的喊杀声更加的响亮。

在城中四处扑杀报复的蜀青听到了呼喊声:“是大汉军队到了,兄弟们给我来,我们从后截杀释利摩罗,报仇雪恨必须由我们亲手来”。

哪怕是奴隶,聚集数千也是很可怕的数量。

量变达到质变!

冷兵器作战,最怕的就是前后夹击,项羽之所以让人赞誉,还是不因为他那破釜沉舟的勇气,可不是所有军队都具有这样的勇气。

“大王,不好了,那个蜀青带着人马从后包抄而来,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大王,前面的族人顶不住了,汉军太过凶猛”。

“大王……”。

不断的有坏消息传到释利摩罗的耳朵里,他自己本人终于放弃了获胜的希望。

在生死关头,他跃身上马,转头直奔城外山林而去。

轰,犹如天塌地陷,这下子占族军队的士气彻底跌入谷底。

“大王,你不能抛弃我们啊,我们是你英勇的战士”。

“占城王跑了,快跑啊,汉军要杀来了”。

“不要杀我,我投降”。

前方浴血奋战的占族将士一听到占城王跑了,心神动摇,本来能抵挡的刀剑也都慌了手脚,纷纷惨死。

“居然丢下手下士兵,独自逃跑?不忠不义,无耻小人,某耻曾与你为敌”,孙策平生最看不起弃兵而逃的人,勃然大怒,跃马提枪带着几个护卫追了上去。

他要亲手血刃此人,慰藉那些英勇奋战的将士!

面对生死,他们平日颂念供奉的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了无踪迹。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科技帝国从大汉开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