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大明:我的超级王朝 第一百一十章东北要塞

萨尔浒一战,多尔衮和鞑子八旗精锐全部折戟沉沙。

孙传庭带着所部兵马彻底扫荡了,鞑子在东北最后的几个城市。

北方的兵祸之患已经彻底解决,为了掌握这广阔的东北疆域,朱希计划在东北修筑一座雄伟的军事要塞。

这座要塞不仅是用来镇守东北的,更是为了大力开发东北,使那里的资源得到开发。

朱希可是知道东北不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一枚钉子牢牢的楔在东北。

一来可以震慑蒙古和朝鲜,二来可以作为将来向西伯利亚进军的基地。

而建造这样一个军事要塞,难度还是蛮大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天寒地冻即便是炎炎夏日,气温也很低。

甚至有的河流在结冰,山川上的冰雪依旧不化。

但是即便困难越大朱由松都必须去花大量的人力物理去修筑这么一所大型的军事要塞,因为这关系到他以后的战略布局。

这也与天朝日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在东北有了这么一座要塞的话。

那么无论是北上西伯利亚还是东进日本,都能缩短耗费战略物资的补给。

“来人,传工部尚书墨龙来!”

太监赶忙拱手领旨,前去召工部尚书墨龙前来觐见。

趁着这个空挡,朱希打开系统,进入建造界面搜寻有关军事要塞的设计图纸。

选项里面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军事要塞,朱由松挑选了后世的烈日要塞。

因为比利时的烈日要塞,历史比较悠久而且他的各项设计都比较完善,即便是后来拿破仑攻打列日要塞的时候,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烈日要塞,是封建王朝所有要塞里最巅峰的设计。因此,朱由松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

工部尚书墨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紫禁城里边工部的作坊,就连吃喝拉撒也是在这个作坊里解决。

因此半个时辰的功夫,墨龙便赶到了养心殿来,面见朱希。

朱希,扫了墨龙一眼,墨龙依旧是老样子。。

只不过从前古铜色的皮肤有些泛黑,身形也瘦了许多,这叫朱由松颇有些心疼。

墨龙对朱希行完叩拜之礼后,朱由松将列日要塞的设计图纸递给了墨龙,朱由松开口道:

“孙传庭率领15万大军,已经彻底荡平了鞑子盘踞的东北。

现在整个东北地区的各族已经归顺大明,朕想在东北地区建立一座要塞。

这是设计图纸,你回去和工部的同仁们商业商议一下什么时候开始动土?

人力物力需要几何?你写个折子给朕递上来,朕回头让户部和吏部,将所需的东西一并给你拨放下去!”

莫龙接过设计图纸后,朝着朱由松行礼躬身退了下去。

“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要学会劳逸结合否则你怎么能邦正解忧呢?!”

就在墨龙即将推出大殿的时候,他的身形一顿朱希的话深深的打动了他,在他的印象里,朱希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冷酷君主。

但是朱希今天的话,却让他打心底里感觉到了温暖。顿时他的内心升起一种鞠躬尽碎,愿为朱希死而后已的想法。

原来皇帝不仅仅把他们当臣子,还将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怀。

“陛下,修建要塞并不难,难的是这要塞的居民从何而来?”

墨龙并不担忧修建要塞的人少,因为他知道现在北方基本也没有什么战事。

孙传清手下的士兵们可以充当,修建要塞的劳力。但是要塞修建好之后,总需要人口来维持要塞的日常运转。

他发现朱希并没有考虑到这点,立刻善意的提醒道。

朱希听了莫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他仅仅考虑到了修建要塞,而忽视了这个庞大的要塞。需要350000左右的人口,才能维持它的正常运转。

“爱卿所言有理,多亏有了爱卿的提醒。

朕决定从江南人口密集之地抽调30万人口,前往东北落脚。

这样不仅有了充足的劳力,还一并解决了戍守人口的问题!”

朱由松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听了莫龙的建议之后立刻进行了补充。

莫龙感到很惊讶,他没有想到朱由松今天会主动反思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独断专权。

墨龙在原地愣了一一会儿,反应过来后,立刻向朱希请罪,待朱希就此节过后匆匆忙拱手告退。

朱由松看着墨龙恭敬的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墨龙不仅干练有才而且还是一个务实的人。

朱永松特别喜欢办实事的人,所以即便有时候这些人在行为和礼仪上有些冒犯,他也能容忍。

朱由松之所以拍墨龙充当公布上述并负责这次的要塞修筑的任务除了他务实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此人不好才。

毕竟修筑这样一个庞大的军事要塞花费,也是巨大的。

朱由松在选择他的时候,就在系统上了解到修筑这样一个完善的军事要塞,需要**两白银。

面对这样一笔庞大数目的支出,朱由松必须找一个老实巴交靠得住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

朱由松可不想自己花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修筑出来的要塞是一个豆腐渣工程。

还没有起到作用就自己因为质量问题,而变成一堆没用的废墟。

现在正是由于新政的不断的深入推行,使得大明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天启年间,当年的财政收入一年撑死了也只有一千万两白银。

而现在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就达到了**两白银。

这也是为什么朱希有底气,在孙传庭刚刚完成东北的战事后。

就立刻将修筑要塞的事情,搬上了日程表。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朱由松当时的不懈坚持。当年大臣们对于朱由松的新政都是嗤之以鼻的,根本不相信他能够改变大名几百年来的积病。

但是事实强有力的证明了,朱希的决定是对的。

朱希用事实狠狠的抽了自己的大臣一嘴巴子,让他们彻底醒悟过来,原来商业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农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大明:我的超级王朝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