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听了廉征的这个要求,看了他半晌。
崔玄铭,乃是七宗五姓之一的博陵崔家嫡系一脉,这一点廉征没有隐瞒。
博陵崔家,此乃望族,在大唐的影响,不可小觑。
李恪看向廉征,说道:“一个情报网络,就要我对付博陵崔家,我虽然不怕他们,可是你拿来交易的东西,对我来说,怕是不划算。”
廉征似乎有预料,他道:“殿下,小民知道自己的商业网络不算什么,所以也不敢奢求,对整个博陵崔家动手,我只是想对付崔玄铭一人而已!”
“而且,时间上,小民也不在乎,只要十年内,殿下能为小民做主,报此仇即可!”
“若是十年内能解决此事,小民依然愿意为殿下驱策!”
李恪看向廉征。
片刻后,他问道:“你要报复的崔玄铭,十年后,怕是有六七十了,也快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就算杀了,也没多少意义。”
“你这样,究竟为的是什么?”
廉征半晌无语。
而后,他才说出一句话:“小民……终究意难平啊!”
李恪听了,微微摇头。
终究还是意难平,多少事情,就是出在这里。
“好。”李恪没有其他疑问,道:“这件事,我答应你,十年内帮你复仇,而你,便投入我的门下吧。”
廉征大喜,他对李恪叩首,道:“小民见过主上!”
李恪微微点头。
……
廉征归顺李恪的郡王府,成了李恪府上一名客卿。
他手中的情报网络,也收入李恪的控制内。
李恪差遣廉征,加紧动作,打探突厥方面的消息。
李恪记忆中,知道今年秋冬之际,突厥有一场小规模的入侵战争。
他等待的,就是这次冲突。
廉征归顺后,李恪开始整理他提供的一些资料。
突厥方面,已经开始出现异动的端倪。
不少依附突厥的小部族,开始迁移,看着是要集结。
这一定透露出一些信息,突厥人怕是要准备动兵。
李恪已经有了想法。
这次冲突之中,他不但要大唐处在一个有利的位子上,自身,也要找一个讨巧的位置,既能让大唐有更充分的准备大型战争的时间,又能在朝堂和军队之中,更有发言权。
李恪除了关注突厥方面的消息,也一方面准备一个长奏章。
这奏章,是关于特种兵的。
这算是洛阳事件的余韵。
洛阳事件之中,李恪麾下的特种兵,用的很顺手,建立功勋。
之前李恪上表陈述这件事的时候,特意提到过特种兵在洛阳建立的功业。
李世民有些注意到这一点。
李恪如今,就是写一篇关于特种兵训练的奏章,想要将这种拔尖训练的方式,在全军推广。
因为这是李恪提出的训练方法,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李世民也很想看到这篇奏章。
一旦奏章内容落实,李恪将会获得更多的军事方面的影响力。
李恪没疏忽,这篇奏章,他将特种作战的特点,优势,训练方法,都写的很详细。
奏章写完,洋洋洒洒,竟然有五千多字。
这若是在后世,不算什么,一个小说家,一天就能写出这么多。
可放在大唐,五千字的长文,乃是一个超长的‘帖子’了。
写好之后,大内大太监冯宝亲自来郡王府上取了这个奏折。
一日之后,冯宝又来郡王府,请李恪前往大明宫,说是李世民召见。
李恪准备妥当,前往大明宫。
来到大明宫御书房,李恪见李世民,御书房里,还有数名武将文臣。
程咬金,尉迟恭,李靖,李绩,秦琼等人,都在此处。
程咬金看到李恪,露出善意笑容,而尉迟恭见了他,却是冷哼一声,扭过头不去看了。
文臣,则有房玄龄和戴冑两人。
见李恪来了,李世民憨笑点头,对李恪说道:“恪儿,你昨日呈上的折子,朕看过了,也给这些军机重臣看过。”
“大家评价都挺好,特种兵一事,可以推行。”
“按照你所说,恪儿你训练的那些特种兵士兵,可以充当教官,分派全军各处,选拔优秀之辈进行训练。”
“你最懂此事,推广训练的事情,朕想过了,可以由你负责。”
李恪听了,略感欣喜。
特种兵制度,是李恪提出,最初的特种兵,也是他训练的。
如今这个制度推广,等于李恪的嫡系部队,在军中开枝散叶。
尤其是李世民没夺李恪的军权,还让他总的负责特种兵训练。
无形中,李恪的影响力提升不少。
此时,户部尚书戴冑说话,道:“陛下,户部和军部下面的侍郎,也和三殿下承建的纺织厂厂长也有了接触,三殿下今年十一月之前,将会提供十万套军服,提供给前线士兵。”
“因为三殿下的纺织厂报的价格比以往置办军服的价钱少了四成,仅仅是军服一项,就可以节约八万两白银,而全军换装之后,节约的银两会有四十八万两之巨!”
李世民听了,心情明显变得更好了。
李恪微微一笑。
工业化的纺织厂事情,已经上了正轨。
在长安城外渭水边的工厂,已经建好。
纺织厂目前的‘厂长’,乃是马周代理,工厂进入正轨,在长安城之中,招募了八百名女工,以及三百五十名裁缝。
李恪稍微和马周提了一下工业流水线的事情,马周当即领会了要领。
马周是一个干实务的人,做什么都又周全细致又快速,很快理解了李恪的思想,在工厂之中,设立了流水工作线,让每个女工和裁缝,都有自己负责的地方。
如此,不必找很熟练但工钱高的老裁缝,一些新手裁缝,甚至是在工厂里训练出来的新人,也可以高效率的开展工作。
李恪这方面,完全不需要操心。
如今,大批量的制作军服,不但给大唐军人的军服降低了成本,李恪也是没少赚钱。
纺织厂报价给大唐军方的报价,因为规模生产,成本降低,少了四成价格。
而实际上,新的技术,已经将成本降低到从前少了六成还多的地步。
若是做成这笔军服生意,李恪的工厂仅仅今年就会有接近三十万白银的利润。
李恪知道这其中利润丰厚,此事当然不必逢人就宣扬。
李世民却是很兴奋。
他站起来,脸色微红,兴奋的搓了搓手,道:“恪儿真乃大唐福星!仅仅是军服一项,一年就可节省接近五十万两白银,这多出来的银两,能买多少战马和兵器啊?”
李恪见状,微微一笑。
笑过后,李恪表情稍微变得严肃一些,他拱手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禀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