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我是咸鱼 第244章 屯田令

小说:三国之我是咸鱼  作者:毒龙宫  回目录  举报

一直以来,林平都被人拜托教育小孩子。

不过,林平一直以来都没有从习性这方面入手。

世家子弟,必然有其恶习。

而现如今,曹氏集团势力大了,这些曹二代,自然也有很多恶习。

举个例子,铺张浪费,绝对是个大恶习。

假如,你是一个拥有几亿资产的富翁。

你就可以铺张浪费吗?

可以,因为你和普通人不在一个概念上。

普通人觉得的铺张浪费,在你这儿只是普通的生活方式而已。

可假如,你是一个拥有几百亿资产的富翁。

你还可以铺张浪费吗?

不可以。

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势力或集团,你才可能资产几百亿。

这也代表着,你肩负了一个势力的未来。

晋朝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就是典范。

区别在哪儿?

小富即安,和创建事业。

如果林平此时是一郡首富,秦阳想干嘛干嘛去,马肉?不吃丢了就行。

可现在林平是并州刺史,就不行。

因为并州的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从其他地方调配粮食的方式养活的。

也就是说,至少曹氏集团开创并州这个事业板块在此时此刻,是亏本的。

这个道理,对于曹氏集团每一个曹二代,都是通用的。

为什么曹操要求节俭,并且还说死后不要大量陪葬?

道理也是同一个道理。

集中力量干大事。

别小看浪费一次马肉。

积少成多,此时浪费马肉,明天就能浪费羊肉,后天就能浪费牛肉。

如果有一次生死大战,就缺那么些点粮食,败了?

那岂不是功败垂成。

林平回到府里,立刻将《锄禾》抄写,快马送往许都。

曹操看到这首诗,一定能明白林平要说什么。

此时,曹操才是丞相,但也是几百年来第一个,治下的人免不了得意忘形,到了第二代,更加难以管束了。

书信刚刚出去,就有探子急匆匆进来:“报,许都急报。”

林平接过书信,愣了一下抬起头:“谁派遣你送信的?”

“是丞相。”

“哦?丞相说什么了没?”

林平看到书信,韩遂、马腾,投降了。

一方面上表朝廷请入许都朝见。

一方面私下递交盟书,愿意投降曹操。

这当然是好事,这就等于北方基本完成一统了。

不过丫的刚发展出来的鲜卑军怎么办?

没有目标来消耗他们,转头他们就会变成并州的麻烦。

探子低头:“丞相说,最多有三年时间。”

林平点头:“等我书信一封,你再送回许都,先下去休息去吧。”

曹操的最多有三年,有几个意思。

第一,刚刚经历了半年围攻袁绍出动十几万大军的军事行动,余量不多了。

目前要休养生息,所以三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战事。

第二,有战事,也是对荆襄,所以林平有三年时间整理并州。

第三,三年后封王。

这三层意思,不用明说,林平也是懂得。

……

许都,丞相府。

曹操与曹洪贾诩等人饮酒。

探子入内:“丞相,有急报,并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命属下千里疾驰送书信与丞相。”

曹操招手:“来。”

打开书信的时候,曹操还以为是林平的回信来了,但是打开一看,却是一首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哈哈哈,贤弟的诗文还是那么的惊艳。”

曹洪挠头:“忠县侯千里传书,就为了送一首诗?”

贾诩摆了摆头:“那当然是有更深的含义了。”

曹操点头:“没错,接下来,有事情忙了。”

“什么意思?”曹洪狐疑。

曹操:“意思有三层,第一,最近你们太过于招摇了,还有就是那些小辈,最近都开始出仕,一个比一个得意,要警示。第三嘛……文和,你说。”

贾诩放下酒杯:“自光武帝一来,士族势力越来越大,吞地,藏粮,藏人,于国不利,听说以前那些大士族的子弟,都是用上好的绢如厕。”

曹操点头:“有些人不知道天下安宁的不易,当年黄巾之乱,部分士族兼济天下,有得豪族却趁火打劫,如今北方安定,是时候做改变了。”

曹洪也不傻,瞬间转过弯来了。

在攻打南方之前,先要解决北方的问题。

如今北方已经几乎一统,除了辽东公孙家,已经没有了别的割据势力(马、韩投效了曹操),唯一存在阻拦的就是士族:“主公,文和,对士族动手,用什么办法?”

“这办法,忠县侯已经写在诗句里了。”

“哦?”曹洪回味林平的诗句,还是没想出是怎么个解决法。

曹操放下书信:“当然是从田下手。”

“田……”

曹操:“士族占据各州郡最肥沃的土地,而纳税极少,欲要改,就得以田入手,青州军军屯施行有效,为我大破袁绍积累了大量的粮食,我准备大量推行军屯。”

一方面,养兵,一方面,养田。

“啊?”曹洪愣住了。

曹操:“我知道你最近这些年跟着贤弟,赚了不少钱,也购置了大量的田地,不过这些田地多少有巧取豪夺之嫌,我也没说什么,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你的田地也不算亏……”

曹洪咬牙:“主公,曹洪愿做表率。”

曹操点头:“一方面丈量田土,将该收的税收回来,另一方面逼迫士族交出良田。”

要知道,用什么税法收税,都是曹操说了算,而贫瘠的土地和良田征税,是可以实行两种方案的。

而丈量田土,就可以查明哪些是良田。

如果早一年,曹操还不敢这么做,一旦触及士族利益,他们必然反扑,恐怕投效袁绍,曹氏集团瞬间崩塌。

现如今,北方稳定,就算他们不愿意,也来不及反抗了。

“主公,此举得罪士族,恐怕日后会是祸根。”

曹操看着贾诩:“文和,此事我与忠县侯早就有过计算了,我欲下屯田令,你去与荀令君交谈一番如何?”

“诩这就去。”荀彧,此时乃是颍川来自豫州士族代表,说通荀彧,困难就小一大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我是咸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