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我是咸鱼 第二百一十章 轲比能

小说:三国之我是咸鱼  作者:毒龙宫  回目录  举报

林平笑看着乌桓铁骑们一个个的报上汉名,统计造册。

不过他们的汉名千奇百怪。

什么赵长安李洛阳这种还能理解,可能是因为羡慕中枢所在,所以给自己取名这种。

有得人叫做张三李四,这也还行,听说很多人家里有几兄弟,干脆按照汉人习惯如此排名,又不会用伯叔仲季这种,所以干脆一二三四。

还有的人名字就比较奇怪了。

王牛汤,郑马腿,甘屎蛋……

也不知道取名依据是什么。

“将军!”一名小兵上前,单膝跪地:“将军,阎柔求见。”

“阎柔?”林平思考了一下:“请!”

阎柔自少在乌丸、鲜卑为俘虏,后为其所亲近信任。鲜卑帮助阎柔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原幽州牧的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因阎柔的名气而推举他为乌桓司马。

得到鲜卑的帮助对抗杀害刘虞的公孙瓒,与公孙瓒将领邹丹战於潞河之北,大破其军,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因阎柔深得乌桓心而为袁绍所宠慰以安北方。

如果这么说不够明显的话,那就换个说法。

阎柔精通东胡语言,是袁绍和北方胡人练习的纽带。

没有纽带,没有联系。

然后进来后,看到林平,立刻单膝下跪:“见过骠骑将军!”

林平立刻起身,将阎柔双手托起:“不用多礼!”

姿态还是要足够的。

阎柔虽然只是个乌桓司马。

但是在北方,特别是胡人盘踞的地盘上,每一个官职,对比起手底下的权利,都是不对等的。

比如匈奴校尉,实际上手底下兵力上万,过的是将军的日子,比校尉高两个级别。

阎柔虽然只是乌桓司马,但是影响力更大,他可以替部分乌桓人做决定,并且了解乌桓三部的情况。

对付敌人,当然用太祖的办法最好。接纳一半,打击一半,分化他们。

林平回头:“来人,杀羊,设宴,我要与阎司马痛饮一番!”

“是,将军!”

阎柔非常欣喜,自己居然得到了骠骑将军的热情款待?

虽然去年袁绍也找过他,但是对待的态度要冷淡的多。

席间,阎柔拱手:“骠骑将军,阎柔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也是朝廷钦封的官员,去年袁绍想要吞并乌丸(乌桓的北方叫法),在下没有帮他,因为我觉得袁绍这个人的气度代表不了汉庭。”

袁绍想要吞并乌桓,不过最终阎柔帮他组织了一些乌桓骑兵但是没有帮他吞并乌桓,比如楼班就是阎柔找来的。

“阎司马,能有此番见地,比很多士人眼光都要好得多啊,不识字也没什么。”林平:“我准备向朝廷表你为乌桓校尉,怎么样?”

阎柔大喜,不过并没有喜形于色:“将军,其实阎柔此次前来,是要助将军平定乌桓!”

阎柔是个什么样的人?少年时代被胡人俘虏,非但没有死在漠南,反而一路发迹,混到了现在的地步。

不过阎柔始终还是个年轻人,一上来,就把自己底牌掀了。

林平起身,走到阎柔身边,拍打阎柔的肩头:“如果能拿下乌桓三部,我请朝廷为你封侯!”

“封……封侯?!!”阎柔大喜。

封侯拜相,这是这时代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

什么叫梦想,能完成的那叫目标,完不成的叫梦想。

阎柔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能封侯。

这可是封侯!武将封侯,堪比文士位列三公。

侯虽然有不同级别,但都是侯,而侯,是非刘姓人最高可能获得的爵位了。

阎柔立刻掏出一份地图:“幽州乌桓三部的地图,就是这三个地方,虽然春夏他们不一定在这里,但是秋冬日子难过,除了这些地方,他们根本不可能生存。”

林平仔细看了一下,看不出是那三部,因为上面标记了密密麻麻上百个点!

“属下在乌桓、鲜卑多有走动,偶然学会了记录地图,于是就把这些地方记了下来。”

林平:“阎柔,你可记得这些地方的地形?”

“当然记得!”

“好!”林平:“事不宜迟,本将军表你为乌桓校尉,即刻启程赶赴广阳郡与甘宁将军汇合。”

阎柔可记得,一旦事成,自己封侯!

随即,阎柔起身:“属下即刻前往。”

“别急!”林平:“我派遣一千人马护送你去。”

一千人马?阎柔更开心了:“谢将军厚爱!”

乌桓三部,实则百个定居点(游牧季节之外的聚集地),没有情报的情况下,十年也别想打下来。

但是有了阎柔,各个击破,甘宁可以在这个冬天结束前全部歼灭整个乌桓。

“阎柔,你记得告诉甘宁,我要人,要活人,不可大肆杀戮,乌桓十多万人中,起码能组织起三万骑兵。”

阎柔挠头:“可不止十万人,很多汉人与乌桓人世代聚集在一起,很多部落的首领还是汉人,我估计怎么也得有二十多万人吧?”

“好,更好!”

阎柔临了,才想起一件事情:“对了将军,受人之托,有礼相送。”

“嗯?”林平抬头:“谁?”

阎柔掏出一个盒子:“此乃鲜卑人轲比能送给将军的宝石,轲比能说,有优质牛羊五千要上供朝廷,莫奈何路途不通,请我告知将军。”

林平打开盒子,果然是宝石,而且是一块剔透的红宝石,有鸡蛋那么大,如果在后世,怎么也是几个亿的价格,不过在这个时代的漠南,这东西运送不出去,自然也没法卖掉。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

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有很多不愿意被袁绍统治的汉人也逃奔轲比能。

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

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原王朝。

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很明显,听说天朝朝廷大军到来,轲比能有了投效的想法。

这是个好事情,轲比能可是个能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我是咸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