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之我是咸鱼 第一百五十五章 马腾?

小说:三国之我是咸鱼  作者:毒龙宫  回目录  举报

林平本来以为,能等来孔融的传信。

结果没有。

反而是郭嘉来了传信。

两件事,第一件贾诩跑了,去了宛城。

第二件,马腾带着三个人过关,朝着许都而来,说是前来觐见汉帝。

这让林平有些惊讶。

之前,刘协先知道了贾诩的存在,有心算无心。

结果不知道是没有找到贾文和,还是贾文和不愿意跟随,总之贾诩没有投靠汉帝。

然后,郭嘉先一步知道了贾诩,又是有心算无心。

这一次,打败李傕,只是顺势而为,曹氏势力已经不是一城一池之地,军队逐年萎缩的李傕郭汜能阻挡的了。

万万没有想到,还是让他们逃了。

而且过了这么久,郭嘉亲自书信说了这件事情。

只有一种可能,贾诩为了逃命,故意找到了郭嘉谋划的漏洞,带着一群人跑了,自己混迹在其中,才不显得显眼。

试想一下,李傕大军全军覆没,贾诩一个人跑到宛城,张绣怎么想?

李傕郭汜上万大军全完蛋了,你贾文和一个人逃出来了?

难道你不是曹操派来的内奸?

就算张绣不往这方面想,那就只能往另一个方向想了。

全都死光了,你贾文和逃出生天,你是得有多牛逼?

作为一个行事低调,直到李傕势力全军覆没,也名声不显的人,贾诩怎么可能允许自己暴露在这种注视之下?

书信中还提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董卓的谋臣,后来跟随李傕,出工不出力,这几年几乎消失不见的李儒,也失踪了。

说是失踪,是因为,有可靠消息,贾诩等人的确是到了宛城,而李儒是人间蒸发了。

历史上似乎李儒消失后也就没有再出现过了。

这似乎是李儒的个人选择,这个三国前期的大牛人,似乎选择了归隐山林。

这些问题都不大,不改变历史走向。

关键是……马腾跑到许都来干嘛?

马腾真的是大胆,他就不怕林平代表曹操把他扣下来留在许都作为人质?

如果留下马腾,岂不是直接拿下了一半凉州?

林平皱着眉头烧掉了书信。

“马寿成……”

马腾来许都,绝对是有事的,到底是什么事情?

融入这个时代太久,林平对于有些事情的记忆都不那么深刻了,居然都快忘记了那件那么有名的事件。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据记载,那件事情并没有马腾参与,所以想到马腾,林平并没有想到那件事情。

书信刚刚烧成灰烬,夏侯兰却急匆匆进屋:“先生,文举公递上名刺。”

“文举公,递上名刺?孔融亲自来登门了?”林平万万没有想到,他没有等来孔融的书信,等到了孔融本人。

“随我去迎接。”

说到底,这都是意识形态的争端,是两个阶层之间的争端,和个人无关。

从个人来讲,林平很乐意正式的和孔融聊一聊。

融四岁,能让梨。

三字经上的记载,几乎每个二十一世纪的人都耳熟能详。

而林平在三国重写三字经,也将这一句留着。

孔融让梨,语文课本的故事,故事主角,登门了。

秦府正门大开,林平站在院落尽头,看着车马进入。

孔融一步一步走下车驾,林平作揖:“文举公!”

孔融作揖还礼:“忠乡侯!”

“文举公亲自来访,蓬荜生辉,不胜惶恐。”

“哈哈,忠乡侯说笑了,这许都,怕是没有谁比秦府更富裕了,谈什么蓬荜。”

的确,林平拿出了土豆红薯,助曹氏阵营粮草不缺,于是曹操在三年前,亲自下达了命令。

青州军驻扎的三郡之地,出去军屯之外的其他富地所产,归林平所有。

这可比什么食邑牛逼多了。

如果把这个换成食邑,林平已经食邑十万户,年俸禄超过百万石了。

更何况,林平根本不缺这点东西,整个许都,暴利行业,餐饮、笔墨纸砚、盐等贸易,都以林平的字号为主导,而其他一些商贸,也都有林平的利益在其中。

“文举公说笑了,铜臭之物,怕污了文举公的眼睛。”

孔融顿了顿,才微笑:“忠乡侯怨念很深啊。”

“文举公,请,屋内谈。”

孔融之所以说林平怨念很深,是因为林平说的怕污了文举公眼睛是有典故的。

古代有贤明君主,尧。尧年事已高时,想要传位给一名著名的有贤名的人,许由。

许由听到尧的话后,说这话污染了他的耳朵,于是洗耳。

这个许由洗耳之地,名为许水,许水建城名为许县,也就是现在的许昌许都。

而这个故事,由蔡邕的《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统筹各种书籍有关许由的故事编撰成册,广泛传于世间。

提及蔡邕,是什么意思,孔融能不知道?

这个故事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

尧是真的想要传位许由?

错了,是舜崛起了,尧明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斗不过舜,想要让许由和舜争。

许由有自知之明知道争斗不过舜,所以避让。

意思是,孔融公,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老丈人蔡邕被人侮辱,这些小崽子我收拾定了,你别来给自己添堵了。

对于这一层意思,孔融明明听出了弦外之音,也只能装作没听懂,必须要谈。

会客厅入座,孔融喝了一口茶,才缓缓道:“忠乡侯好手段,一日之间让许都粮价翻高五十倍。”

四下无人,林平也不再客气:“文举公,我算过了,这个价格大概是文举公能承受的极限,若不然,翻升百倍又何难之有。”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也不做绝了,就看你为了一时意气之争,肯不肯压上你孔氏家族的未来。

要是孔融真的举全家财物去购置小麦救一百个清流,固然能名传世间,但是,孔氏家族缺这点名誉?

如果没了财帛,孔氏后人哪儿来的钱去读书,去继承圣人学问?

孔融面色如水,铁青:“忠乡侯,如何才能放过他们?我孔融不惜拉下老脸,你能说得出,我就能做得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错话,付出代价,虽然文举公的脸面值得起这个价格,但是为什么要用你的脸面帮那些人还债?我林平不好欺负,我老丈人蔡邕,是世间硕果仅存的大儒,更不可能让人欺辱。”

话就说明白了。

你要帮他们还债,就拿钱来买,脸面,我不收。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之我是咸鱼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