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脚踏实地的融入柯学 第七章 变数

哦天呐,我一定是疯了,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在莎朗·温亚德回家途中,她多次懊恼自己刚刚的举动。

不知是那深邃的眼眸牵动了她的心,还是当时那人奋不顾身的身影使她失去判断力,亦或者是组织给他灌的药使他迫不及待找寻新身份进行掩护。

时间回溯

“先生,不如我嫁给你,怎么样”考虑到弘文的身体状况,莎朗没来由的就直接回复到。

“???”弘文大大的眼睛充满着疑问,这么漂亮的大美女,嫁给我?你脑子没问题吧。

虽然心中如此想到,但弘文并没有拒绝,反而应允“好啊”

于是,弘文的首次结婚就这么拍板了。

但随后,弘文便后悔了“要不还是别了,你这么年轻,这么漂亮,我一个残废,什么都给不了你。”

听到弘文如此说到,莎朗心想,你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是一名fbi,还有着丰功伟绩,拿来给自己作掩护再好不过了,不过嘴上却说着,“没事,你的伤因我而起,我理应照顾你的”

在来之前,贝尔摩德通过组织的关系网轻易的就掌握了弘文的所有情况,栗田三郎,男,30岁,未婚,事故那天准备去看斯泰琳长官,而在准备救火的时候看到有车辆撞向他人,便舍己为人,从而成为如今这个模样。

虽然很后悔自己的举动,但想到与fbi结婚后,其身份会有诸多掩护,随后莎朗·温亚德便不再懊恼,反而盘算起之后的日子,要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几经思考,莎朗决定暂且这么办,同时观察组织给自己灌下的药有什么作用。

看着莎朗·温亚德的眼神从懊悔转为坚定后,弘文亦没有多说什么,哦不,是三郎。

相信有读者开始好奇了,明明是石原弘文,为什么变成了栗田三郎。

这里不得不说弘文之前谋划的“大计划”。

为了方便日后行事,弘文在加入fbi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职权办理一个崭新的新身份,虽有迹可循,但当时那个年代,除了弘文的顶头上司,其余人对弘文的情况一概不知。

而新身份的设定,除了年龄与性别,其余的部件与石原弘文所具备的完全不一样。

在某一年的业余时间,石原弘文根据上一世的记忆找到了一名姓氏为“黑羽”的魔术师,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会易容术、变声术。

由于时间线稍稍往前,所以此时传授知识的为黑羽盗一的父亲,整个黑羽家,弘文眼熟的也仅有寺井先生。

在技能点点满后,弘文便打算在fbi中大展身手,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在其还未崭露头角时便成为一名“残疾人”。

在汽车的撞击下,弘文脸上的面具也已经与其融为一体,无论弘文怎么使劲拽,面具都纹丝不动,为此弘文只能放弃挣扎。

而在猛烈的撞击下,弘文对于上一世的记忆也有些模糊,这也是弘文时不时头疼的原因。

之后这几天,莎朗不定时的上门拜访,虽然莎朗想将婚礼公之于众,但栗田的强烈反对使得贝尔摩德的好算盘彻底落空,看来只能主动将这一消息透露给媒体了,vermouth心想。

随后二人便简单的注册结婚。

虽然二人之间有了名分,但弘文也心知肚明莎朗打的是什么样的算盘,但不知道为何,看到她的脸庞,弘文并没有生起丝毫的抗拒心理,反而乐得如此。

这之后的日子里,大明星莎朗·温亚德以工作为由,常常在剧组扎根,二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得。

而弘文也乐得清闲,免得这样一个尤物天天在自己眼前晃,自己又什么都做不了,虽然有权利,但没必要嘛~,说不准哪天就死了,还是别耽误人了,就饱眼福好了,可惜苦了莎朗了,毕竟自己的脸可不怎么让人有眼福。

说来也怪异,莎朗看着栗田毁容的脸并没有感觉丝毫不适应,想来是救赎心理在作祟。

虽然处理组织所发放的任务时心狠手辣,但面对救了自己性命的人,莎朗从来都是无条件的善良。

沉稳、冷静、聪明、反应灵敏,有时残忍、狠毒,有时却善良、知恩图报,这种种性格,都属于莎朗·温亚德。

通过多年的相处,我们的小聪明弘文便将莎朗·温亚德的性格摸的清清楚楚。

虽然弘文已在fbi中退休,但fbi并不会轻易放一个如此机敏的人挥霍生活,为此弘文不得不进行文职工作,而在弘文的刻苦努力下,黑客技能又被弘文点满。

在与情报系统相亲相爱的这么多年里,弘文通过组织所留下的蛛丝马迹不断扩大fbi对其的了解。

由于组织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导致弘文的收获并不多,但从信息碎片上来看,自己身边的这个女人,极有可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而自己只是他掩护秘密的一层罢了。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这两人的相貌均走向衰老,而面目全非的弘文虽看不出什么变化,但身体上的机能却直线下降,在这一天,莎朗·温亚德取得了演员中最大的成就,“奥斯卡”奖项,而隔天,“栗田三郎”则不治身亡。

在“栗田三郎”的葬礼上,一名男人朝着正在献花的莎朗·温亚德的方向缓缓走来,在众人的注视下,露出栗田三郎的脸庞。

看到这,一旁藏匿于角落处的男人嘴角流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随后消失在黑暗中。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脚踏实地的融入柯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