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爱情似火 第十章 緣非緣分

小说:爱情似火  作者:有塔  回目录  举报

莫道缘分天注定,情深义重究前因;

红尘有爱痴心恋,回首他乡望月吟。

1

古色雅致的龙吟轩斗转星移,只是香风依然。巴东浪人金小川新添了一项劳作,那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几盆花,使得室内室外香风习习沁人肺腑,也使得龙湛然一家对金小川刮目相看。而金小川仅仅只是增添几盆花而已,值不得大惊小怪的,也值不得让人说什么不可思议的話,因为爱花是王德军的一项情趣,金小川只不过沿袭惯例罢了。

有时候龙湛然也偶至龙吟轩来瞧瞧,嗅嗅花香,特意为盆里的花洒洒水,还偶尔与金小川拉呱拉呱,虽说龙湛然并不善于言辞。

这夜,香风缭绕,月明星稀。巴东浪人金小川上得了龙吟轩,沉吟片刻,忽发奇想,便从书橱里拿起一部书随手翻翻。因为与王德军的爱好与专业不同,金小川曾经留意的是信息工程這方面的书本,而王德军看书则有点杂,但多以小说名著为主,偶尔也夹带着人文科学类的著作。这不,金小川随手拿到的是《吕氏春秋》。这部《吕氏春秋》据说挑不出半个错字,是一部经典人文著作。金小川心头一喜,便随手打了开来。只是,意外的,一张信纸飘飘然,从书里飞了出来。金小川眼疾手快,将堪堪要落地的信纸一把抢抓在手里。那动作虽不够潇洒,但也不至于别扭,总之,那张信纸就在金小川手里悄然舒展了开来。

信纸上写满了墨笔字,好一手飘逸的行书。与王德军相处数月,金小川当然就认得那信纸上的字的确就是王德军的。睹物思人,金小川不由感叹道:人潇洒,字也潇洒,可惜岁月不潇洒……

定睛看下去,不觉心跳加速,眼眶努力睁大,好像要将信纸上所有的文字一览无余的、全然的收入眼底似的。

那字字句句,冲击着金小川的肺腑,使得金小川不由得突兀地念出声来:

“……东土帝邦金鹏王朝目今之腐败,乃是人心之腐败。人人贪欲、个个趋利,将律法、道德忘得一干而净。朝政病弊,政令不能下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衙门成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为所欲为。官吏好面子工程,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宇内形势凋弊,徒光鲜尔尔;而外邦列强則虎视眈眈。环宇形势一变再变,本由军事侵略,之形式改换而为经济侵略。尤其是倭、莓两邦忘我之心不死,由军事侵略转变为经济侵略。曾经的军事侵略为的是经济之需,现在则是以市场经济为诱饵,将我金鹏王朝之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囊括殆尽,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且倭邦地处窄小之海岛,一旦环海暖流恣肆,小小的倭邦必为海潮吞没,其举邦上下急欲寻觅一块适宜的地域,以载倭邦人众,因此,小小的倭邦必趁我金鹏王朝政纲松惫、地方势力坐大、人心向背之际,发动军事侵略,不惜一战以赢得生存之空间。此倭邦之侵略野心急速膨胀、发酵,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金鹏王朝若遇外侮,地方势力必不肯鼎力支援,必看大戏,以加快金鹏王朝倾覆。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我们的文学会社,一定要预先作好准备,未雨绸缪,组织起来,发动并且联络乡勇,争取组成一支先锋队,在必要的时刻勇于上战场,以抵抗外侮,那怕就是战至最后一滴血、为帝邦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辞……”

这封写给友人的、未曾发出去的书札,给了金小川一条明晰的思路。信纸平放在书桌上,金小川热泪盈眶。原来潇湘公子王德军组创文学会社是为了先期形成抗倭抗莓的精神阵地,并非是要与金鹏王朝鬧抗衡。

安平君,你有远见!

金小川心里默念道。

安平君,有些事不是你能管得了的,且你的设想与出发点都是律法所不允准的呀!你有再好的设想,可是,你不懂金鹏王朝的律法关系,注定你是要吃苦受罪的……

金小川不由得好一阵子扼腕叹息。

安平君,我没想到你有如此之胸怀。如果,你……你囹圄半生或血洒沙场,我金小川必替你为你的父母亲尽孝!我已是君之爸妈的干儿子,我为我赎罪,我将为龙家奉献绵薄之力!安平君,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豪杰侠士,我一时糊涂,请哥哥你宽恕为怀!

金小川心里想着,手里不由得四下里摸索,找到了文房四宝,慢慢碾墨。铺开一张白纸,毛笔在砚上濡濡,沉思良久,这才慢慢在白纸上起舞。

落笔之余,金小川轻声吟道:

^^

书生意气欲腾龙,

热血铿锵立劲松。

拚死留得壮烈志,

敢为圣道再鞠躬。

先忧后乐赤诚子,

上下求索当至公。

岂是群氓能左右,

天枢九转鹄从容!

^^

巴东浪人金小川才情不及潇湘公子王德军,然而,诗词能写到如此之地步亦算是很不错的了。看看自己的心血之作,金小川莞尔一笑,自言自语道:“安平哥,咱献丑了,但这是出于我的内心为你写的一首诗,请笑纳……”

“什么好诗,我可以欣赏么?”

闻声,金小川抬起头来,惊讶地叫道:

“守仁兄,你怎么蹑手蹑脚的潜上来了啊?”

“呵呵,”探花郎高守仁爽朗地一笑,道:“阿川,你挺会用词呵,你写的什么,我能看看吗?”

点点头,金小川有点害羞似地微微一笑,说道:“您看吧,我为安平哥写的……”

没等金小川把话说完,探花郎高守仁就拿过金小川写的诗看了起来。一目十行,匆匆看过。探花郎高守仁就道:“你用心了,了不得。”

金小川红着脸,刚要说什么,突然,他快速将压在白纸底下的那张信纸拿了起来,嘴唇哆嗦着,有点含混不清地说道:

“守仁兄,您快看看这个……”

“这是……”

“这是我从这本书里无意中发现的……”金小川拿起那部《吕氏春秋》朝探花郎高守仁扬了扬。

迅速接过金小川递过的那张信纸,探花郎高守仁就在墨香与花香的氤氲气息中浏览表弟王德军所写的未发出的那封信。

拿着那张信纸的探花郎高守仁,忽然两手开始发抖,牙齿咬得格格响。过了好一阵子,突然,探花郎高守仁狂叫道:

“表弟有救了,表弟真的有救了……”

2

揩抹着泪痕,龙夫人长叹一声,道:“若是我有两个儿子,我就不必为平儿伤心了,由他去。早年听祖爷爷的祖爷爷抗击匈奴的故事,咱龙家直为祖爷爷而深感自豪,抵御外侮本就是义不容辞的事,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情理之中。咱龙家的平儿,骨子里也有他祖爷爷那份傲气,心里头也装着那份牵扯不断的报国的情怀,还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远见卓识,只是平儿过于文气了些,不似那祖爷爷英雄气慨万人敌,铁枪横扫千军万马,打得咯匈奴兵落花流水……唉,世事逆料,咱平儿糊涂了些,报国心切,以为倭寇卷土重来,先不先要搞么事先锋队,唉,把自己给赔进去了……”

捧着那张信纸,探花郎高守仁再次瞧瞧,听了龙夫人吐诉,接道:“舅妈,您不是听过这么一句话么,血总是热的。表弟志气太刚,又有些不切实际,所以,老天给了他一些惩罚,让他清醒清醒。独蹲囹圄,也并非不是好事,吃一堑长一智,那里跌倒那里爬起,在囹圄进行一番自我修炼,说不定对他以后有莫大的帮助呢!”

灯光映着龙夫人有点憔悴的面容,龙夫人顺手理理华发,瞧了一眼脸色红润的探花郎高守仁,道:“唉,国有国法,我不护着我的平儿。咱看了平儿写的冇发出的信,心里头大概亮堂了些,我的平儿大约还能保得住一条命。”

“舅妈,您想得太远了。表弟也不是傻瓜,不会做太出格的事的。二太子曾看了他的《振兴策》,对表弟大加赞赏呢!即便是表弟太过出格,我以为二太子也会网开一面的。”

“二太子?谁知道二太子怎样一个章程呢……”

“舅妈,我今夜来,就是同您商量,明天去帝都的事宜的!”

“守仁,先前的确我很是着急,急着要去帝都见见二太子,求二太子给个说法。现在,现在你舅妈我想通了,也不想去攀高,免得他人说闲话,影响不好不说,还以为咱龙家仗势为非,坏了王道,叫人揪着小辫子不放,那样也为难了二太子不是……”

“舅妈,虽说您顾全大局,可明秀也想见见亲人呀。宫苑九重,重重顾虑,明秀思亲心切,况舅妈您好说话,明秀她一定喜欢与您拉家常的。”

“平儿待罪之身,宫里也讲~禁~忌的,咱作为平儿的娘老子,心里头也惦量过了,还是不去为妙。”龙夫人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

将信纸搁在茶几上,探花郎高守仁站了起来,两手交互搓揉着。来回几个踱步,便又坐下,道:“舅妈,您想的太多了。作为当今号令天下的二太子,他并不讲究那些么事~禁~忌的,二太子曾传话过来,說,让您也去趟帝都,让明秀好生招待您!”

“守仁呐,咱祖传的宝物就麻烦你带给明秀吧,帝都我是不去的了,家里一些事也叫人烦心,脱不开身,我心里头也梗着气,不便去。”

“舅妈,家里还有何事让您心烦的?好象没有吧……”

“唉,你是不知道喔,那个史星海和他的母亲又来过了,想让湘珏还是和原来一样对他史星海好,可湘珏呢已断了那个念头;还有呢,咱的干儿子阿川,只怕是也爱上了咱家的湘珏,这叫我两头为难……”

探花郎高守仁皱皱眉头,牙齿咬着嘴唇,半是沉吟。史星海、金小川……探花郎高守仁就在心里惦量着。手里的两个健身球滑来滑去,时而碰出清脆的金属清音。

“舅妈,您瞩意谁?”探花郎高守仁询问道。

微阖的眼睑微微睁开,龙夫人望了一眼探花郎高守仁,脸上有那么一丝觉察不出的幽怨,道:“我也为难……”

“您觉得阿川……”

“不是我说他,平儿身陷囹圄,拜他所赐呢……”

“舅妈,这事已过去了,还提它作甚?再说了,阿川已断指忏悔,罪孽也已消弥。他对龙家还是有所贡献的……”

“我心里总還有个疙瘩……”

“阿川人品不坏,本质也好,相貌也不错……”

“咱珏儿要找一个忠厚一点的,不在于相貌好不好看。若不能带给珏儿一生的幸福,长得再帅再漂亮,又有何用?!”

“舅妈,阿川苦的是心呢!您要真正的谅解他,在表弟的这件事上,他的确有点子过错,但是,他已补过了。您一定要宽待他疼愛他,把他当您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他……”

“我可以宽待他,但对他象对平儿那样去疼爱他,咱真的办不到……”

“哪珏妹的事呢?”

“女大不由娘,你去问问湘珏吧……”

探花郎高守仁听龙夫人如此一说,连忙站了起来,笑道:“舅妈,那我就去问问珏妹妹去了……”

龙夫人点点头,脸上的神情又微微变了变。

3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爱情似火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