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开局订婚吕玲绮 第十七章 夺权第一步!

“自然是真,陛下若是不信可以问问满朝诸公,这事他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刘协不顾面色铁青的王允环视众官员,问道:“荀攸之言是否属实?”

官员中有些人受过蔡邕的恩惠,有些人是他的挚友,有些人佩服蔡邕的文采,还有些人干脆就是蔡邕的徒弟。

所以眼下这种情况,这些人虽然知道荀攸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依然不会去否认荀攸。

郑泰站出官列,道:“荀侍中的话虽有些疏漏,但大体而言却是正确的。”

作为蔡邕的好友郑泰自然是想释放蔡邕的,但还是要脸的,他对荀攸颠倒黑白的话不认同,所以来了句大体正确。

“没错,虽有疏漏,但大体是对的。”

“诸位所言甚是。”

一众想释放蔡邕的官员都出声赞同道。

刘协跟荀攸一唱一和硬是颠倒黑白,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王允的脸都气青了。

而官员们的一致赞同却让王允有一种跌落深渊的感觉。

我费尽千辛万苦,冒着全家被杀的风险,好不容易杀了董卓,你们这些人不感激我,不认同我,居然还站在我对面反对我?

这一刻王允感觉到了背叛,他有些心灰意冷,但他依然不肯服输。

他依然嘴倔道:“即便蔡邕无罪,陛下也不该擅自赦免他,应该先问过尚书台,问过朝廷诸公,再做决断啊!”

众多官员皆是心中鄙夷,这王允真是胡搅蛮缠,还问过尚书台,问过朝廷诸公,这要是问了蔡邕还有活头?

估计打死王允都不可能同意赦免他的吧,不是陛下先斩后奏,估计过两天蔡邕的坟头都能立好了。

不同于众多官员的鄙夷,刘协眼中却是一亮,这王允真是大好人,又给他送机会了。

刘协叹息道:“此时确实是朕之过失也,朕确实不该绕过诸公擅自行事。”

王允眼中充满喜悦之情,今天终于扳回一筹了。

他抚了抚胡须装模作样的教导道:“陛下知道就好,日后切不可再犯这等错误。”

望着桀骜的王允,刘协笑道:“朕知道了,不过为了防止朕再犯此等错误,不若把议事权移回朝廷之上如何?”

“这样也好让朕好好观摩一二,好好学习诸公是如何处理朝政的,未来加冠之时也好上手不是。”

刘协这一手借坡下驴,借鸡生蛋,看得朝廷诸公目瞪口呆,就连王允也傻了。

他万万没想到刘协会借此机会提出移交议事权,更没想到自己找麻烦最后找到了自己身上去。

在汉灵帝时期议事权自然是在朝廷之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在朝廷之上决断,不过汉灵帝死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议事权先是移交到了大将军何进手里,在那个时期,朝廷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到大将军府上商量。

后来何进死了,议事权又被董卓拿走,大小事务又全到太师府上商量。

当然董卓死了,最后议事权自然又落到了王允手中,朝廷上的大小事情也都要到司徒府上去商量了。

这也是那天李肃和吕布都不在家的原因。

而现在刘协这手借坡下驴,借鸡生蛋却是要直接夺回议事权!

你不是说我不懂规矩嘛?

那我确实不懂,但是我不懂你们得教我吧?

你们以后做什么事情就不要去司徒府了,就在朝廷上商量就好了,让我好好看,好好学,这样我不就懂了嘛。

为了自己的要求更加合情合理,刘协又道:“诸公且方心,朕到时候绝对不会随便插手政事,一定只是看,一定只是学。”

刘协确实不会开口,但是荀攸和吕布以及出京的蔡邕会开口啊。

让他们成为自己的话筒,然后等他们和王允争吵起来的时候,他在拉一波偏架,到时候事情不就成了嘛。

这样一来二去,多来几次之后,这朝廷诸公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来这是谁的主意,谁的想法。

诸公也同样会看出他这个皇帝是靠谱的,是不会乱来的,届时朝廷的主心骨就会从王允身上移到他身上。

那个时候王允就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可以替代的司徒了。

王允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把火烧到自己身上,但是荀攸却不给他反应的机会。

他直接开口道:“此举甚好,有朝廷诸公看护,陛下日后自然无法擅作主张。”

吕布也跳了出来:“荀侍中说得对,有我等朝廷大员看护,陛下便不能再胡作非为了。”

吕布跳出来自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是以后大小事情还在司徒府上商议,那皇帝岂不是没作用了。

而他这个皇帝的岳父不也就失去价值了?

荀攸和吕布的帮腔做事让刘协脸上的笑容更甚,他望着王允道:“司徒公和诸公觉得如何?”

刘协的要求可谓是合情合理,太尉杨彪望了一眼王允,心中微微一叹:“臣,附议。”

并不是他不想支持王允,实在是王允这几天昏招频出,不管是杀蔡邕还是李肃一事亦或者在朝廷之上耍无赖,都让他对其失望透顶。

若是再把朝廷大权交给王允,恐怕要不了多久,这刚刚有起色的大汉就又要遭难了吧,所以杨彪毫不犹豫的支持了荀攸和吕布。

当然了他并不是支持刘协,而是为了削弱王允,在朝廷之上议事,朝廷诸公便能发挥自己的权利来限制王允,防止他再出昏招。

尚书令士孙瑞道:“臣也附议。”

士孙瑞的想法是跟杨彪一样的,他也要削弱王允的权势。

而有了太尉和尚书令的带头,其他不满王允的人也纷纷附议。

当然也单单只有反对王允的人同样,中立派也认可这一观点。

盖勋道:“朝廷议事名正言顺,合情合理,臣附议”

一时之间,除了装死人的皇甫嵩和徐荣几人外,几乎都支持将议事权移回朝廷之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开局订婚吕玲绮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