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三国:开局打退十八路诸侯 20、曹孟德无力回天

曹操每日看着洛阳城,脚步不断徘徊心中焦急无比。

天子近在咫尺然而却寸进不得,这种感觉着实让曹操有些难受。

曹操找到过其他路诸侯,像他们阐明大义。

诸侯联军现在太被动,拖下去只会变得越来越被动。

因此曹操认为必须主动出击。

诸侯联军先全力攻城,要是曹信的部队敢阻拦直接放弃攻城,调转枪头全力攻击曹信。

如此一来,曹信和董卓之间此生间隙,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信和董卓不和。

曹信应该不会为了保董卓把自己的部队搭进去。

曹操的这个计策就是化被动为主动。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虽说曹操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袁绍并没有马上接纳,而是犹豫不决要与其他诸侯再三商议。

在此过程中,曹操再三去催促,然而得来的都是袁绍敷衍的态度。

曹操知道他这个计划有些风险,但是天子就在眼前,身为忠臣怎能不全力以赴。

就在曹操还要想去找袁绍之时,圣旨到达了诸侯联军大营。

这封圣旨来的很意外,也很突兀。

圣旨从洛阳而来,很显然是经过董卓之手的。

袁绍等人思虑了片刻便准备还是先接旨,听听上面说什么再做决定。

圣旨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系列的册封,封袁绍为冀州牧,袁术为豫州牧。

甚至只要加入了十八路诸侯的人都获得了不小的封赏,在原来的官职上都提高了一个段位。

到最后传旨宦官还令人送上了一坛坛的罐子,交到袁绍等人的手中。

袁绍袁术两兄弟以及他们的近亲袁遗等人,颤抖着双手轻轻打开盖子,里面是一滩滩的骨灰。

袁绍袁术等人立刻让人将这些骨灰先搬运下去。

这些骨灰也就是他们不得不来此的目的。

之前董卓听到袁绍竟然担任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心火大盛之下,直接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一家全部屠戮殆尽。

袁绍等人打洛阳再怎么也要把自己族亲的骨灰拿到,否则容易被天下人骂不忠不孝。

这也是袁绍等人为何不得不听曹信的调遣,偷渡黄河直取洛阳的原因。

现在骨灰拿到了,心中的一大难事解决了,若问他们对董卓恨不恨,当然还是有恨意的,毕竟董卓杀了他们家族中这么多人。

不过更让他们激动的是那封圣旨。

东汉末年各大地方实行废史立牧,废除刺史改为州牧,州牧的权力比刺史更大,军权政权握于一手,有了这封圣旨袁绍等人不仅官职提高,接管地方还变得名正言顺。

袁绍现在的地盘在冀州南皮一代,不过那块地方是冀州刺史韩馥借给袁绍用的,因此别看袁绍现在是盟主,但始终寄人篱下。

以袁绍的名声加野心,又岂愿意屈居人下?

现在圣旨来临,也就是说袁绍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夺权。袁术等人亦是如此。

袁绍等人立刻召集各大诸侯,表明自己的意志。

如今董贼势力过于庞大,然而在他们的讨伐下已经悉数悔改。

圣上都下旨不在追究,他们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呆着了。

各大诸侯不是傻子,又岂会听不出来袁绍的这番话,完全是鬼扯。

不过大多数人都懒得在这件事上纠结了。

十八路诸侯讨董看似来势汹汹,但实则很多人之所以愿意出发,主要是想到人多力量大,自己的部队加入进去,若真能勤王救驾自己也可分一份功劳。

不过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许多诸侯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场顺风仗,在打下去只会更快的消耗自己的实力,因此很多人都有了回去的心思。

反正官职也捞到了,自己想要的也得到了,没什么可以纠结的,许多人附和袁绍的话。

当然在众多诸侯中,还是有两人对此表现的忧心忡忡。

一人是曹操,一人是孙坚。

历史上这两人的确为兴复汉室做了努力。

虽说他们两人很想反对,但是随着众人都复议,他们两人的反对之声变得越来越小。

曹操本还想私下劝说一下袁绍。

结果走到袁绍的军营才发现,袁绍的大军已经在收拾行装,今夜就准备大军开拔。

看到这里曹操彻底的明白了过来,袁绍这个家伙他此刻的心中绝对是兴奋的。

此刻的冀州刺史韩馥还傻乎乎的在虎牢关外面守着,袁绍要先他一步渡过黄河,穿过并州直达冀州。

如此一来可以快速的夺权。

不仅仅是袁绍,袁术陶谦等人都是这样。

就连刘备都不得不赶紧回去,毕竟刘备现在手中的兵还是向公孙瓒借的。

刘备要趁着消息还未完全散开,赶紧回去为自己谋划一番。

见此状况,曹操幡然醒悟,他有心兴复汉室,但却无力回天。

各大将军太守以及诸侯,对汉室天下早已离心离德,他曹操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相至此处,曹操心中悲愤不已,但最终也是带着兵马准备返回老家谯郡。

Ps:今天有点事,所以更新晚了。晚上我加班,争取在凌晨的时候全部补上。

另外就是昨天被禁的章节已经解禁,没看到的朋友可以回头看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三国:开局打退十八路诸侯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