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两千人左右的队伍,重甲圆盾,整齐划一的步步迈进。
张梁小跑上前,开口道
“果然如宇儿所说,他们又来了。”
说完,看见了在一旁的张宁。
“宁儿,你怎么也来了?”
“怎么?三叔也觉得我不如那些男儿,要赶我走?”张宁似笑非笑的看着张梁。
“不敢不敢,三叔可不是你的对手。”张梁立刻认怂,走到一边去安排守城事宜。
城墙上的士兵依然如临大敌一般,长弓上弦,持兵以待。
不过比之前,看上去松懈了一些,许多人脸上挂着倦容。
等到汉军离城百步时,又是一阵箭雨,依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还没到城墙根上,汉军后方响起了鸣金之声,汉军又有序的撤退了。
城墙上的黄巾军,只好放下手中的礌石和滚木。
不远处一座高高的土墙上,皇甫嵩一双眼睛死死盯住黄巾军的一举一动。
“皇甫将军,蛾贼数倍于我军,他们为何不敢出城追击?”站在身后的乌桓中郎君宗言低声问道。
“宗将军以为是为何?”皇甫嵩反问。
“末将认为要么是蛾贼惧于我大汉军威,要么就是城内有高人指点。”
宗言略一沉吟,接着又道
“不过,我还是以为前者可能性大,黄巾反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前几次战场失利也是因为寡众悬殊太大,如今将军亲自坐镇,定能一战而破。”
皇甫嵩沉静的眺望前方,没有接话。
城墙上的黄巾军在汉军撤去之后,似乎松了口气,一个个瘫坐在地,显得格外疲惫,而这一切,都收入皇甫嵩眼底。
“刚才前去佯攻的是五校中的屯骑营吧,让他们换下重甲,养精蓄锐。”
“一个时辰后,派步兵营两千人继续佯装攻城,切记不可深入,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兵员损失。”
“破城,当在今夜!”
宗言深深的看了皇甫嵩一眼,见他眼神坚定,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便下去传令准备了。
广宗城墙上。
“诶,王二哥,你说将军为啥叫我们装成这幅要死不活的模样,我现在可精神着呢,一点也不累。”一个年轻壮实的汉子,斜着倚在墙垛之下,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刀扔在不远处。
“不懂少问,哪来这么多问题,按照将军的意思做就行了。”
在他对面,被称为王二哥的中年大汉,满脸髯虬,微眯的双眼,坦胸露乳衣袍不整。
“你发现没,城墙上的兄弟少了好多,人都去哪儿了,汉军要是真的全军攻来,我们可顶不住啊。”那年轻汉子又开口道。
“你这张嘴真是碎,都说了将军自由安排,你老实把戏做足就行了。”王二哥不耐烦的回到。
王二是最早跟随张角起事的一批人,他在家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大哥,下面有个弟弟。大哥在上一次突围时,为了救他死在了战场上。自此之后,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本来被困在城中,他已经心生绝望,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弟弟和他的老母亲。
没想到,就在昨日,他亲眼看见新任的大贤良师黄宇,动用神奇的术法,把一个将死之人硬生生救活过来。那箭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震撼。
就在那时,他心里突然又生出了无限的希望,或许在大贤良师的带领下,真的能冲出这死地,真的能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刚才他弟弟王三前来告诉他,上面已经安排老母亲和弟弟去北门等候,不多时就能突围出去。
有弟弟在老母亲身边,他也放心了,没有牵挂,他决定为了家人,为了心中信念留下来战斗到底。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在城墙上装作疲倦低落的,在城门两侧精心埋伏的,他们心中的信念之火熊熊燃烧,只等待一个爆发的机会。
“咚!咚!咚!”
不远处的汉军军营又传来一阵沉闷的战鼓声,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了。
而此时,天色已近黄昏,一抹艳丽的斜阳照在对面汉军身后,拉出长长的身影。
“又来了!”王二慢吞吞的起身,捡起不远处的长刀,和大家一样靠在墙垛上,准备迎敌。
汉军一如既往的威风凛凛,有气吞天下之势。
“踏踏踏!”整齐的步子,每迈出一步,大地都跟随着震动。
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是更加不堪的乱箭,没有了之前铺天盖地的景象,反而显得稀稀拉拉。
守城的士兵似乎心不在焉,张梁一边在城墙上巡视,一边扯着嗓子大骂,时不时还往懒惰的士兵身上踢上两脚。
准备的礌石和滚木,也没有派上用场,汉军又退了,一如来时的气势如虹。
看着黄巾军稀松的箭雨,无力的防守,汉军心中充满了轻蔑。
一种骄傲的情绪在他们心中骤然升起,蛾贼就是蛾贼,数量再多也如飞蛾一般,不堪一击。
不远处的皇甫嵩看完这一切,也走下土墙,朝军帐走去,是时候结束了。
城墙上有一双深邃如夜空般的眼睛,看着退去的汉军,精芒一闪。
“三叔,传令下去,叫大家打起精神,真正的战斗要开始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