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我!通天,开局脱离玄门 第二二章 捕捉天意,大道元液!

太祖郭靖,太子杨过,封禅祭“天”,祭祀的却不是真正的天,而是通天这尊“邪”神。这让天意(世界意志)大为震怒,于是天变开始了!

通天在洪荒,虽然万法不沾,洪荒天道和道祖鸿钧也奈何不了他,但在神雕世界,毕竟只是一缕真灵的投影而已。对于神雕世界的“天意”(所谓天意,乃是世界的本能意志)来说,通天的真灵投影,就是病毒一般的存在。

若非大道神镜屏蔽气机,将他的一切痕迹都隐藏起来,“天意”早就将他组建的势力毁灭了,郭靖等人也会跟着倒霉,甚至有性命之忧。

“天意”奈何不了通天,但用流星、地震等天灾对付郭靖的大乾帝国,却是容易得很。

通天不仅屏蔽了自身存在的痕迹,连郭靖建立的大乾帝国,也一并隐藏了。换言之,若此庞大的帝国,数亿生灵,世界意志竟然毫无察觉,仿佛不存在一般。

这就是大道神镜的玄妙之处!

可惜的是,天意无处不在,充斥于世界的每一寸时空,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大道圣人以下的修士,根本没法强行提炼大道元液,否则世界会瞬间崩溃,化作虚无,啥都不会剩下。

大道神镜全盛时期,提炼大道元液,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即使通天只剩下一缕真灵,一念之间也能办到。然而,大道神镜裂痕斑斑,被那神秘的半步超脱者一拳打得几近破碎,前所未有的虚弱。

大道元液,不仅通天需要,大道神镜也很需要。

二者都需要大道神镜来提升修为,恢复自身。

郭靖和杨过这位天命之子,率领大乾帝国所有臣民,以无比狂热的心态祭祀通天神像,那滚滚人道洪流和气运,顿时引起了天意(世界意志)的注意。

当然,这也是通天撤去大道神镜隐藏的结果。

大势已成,如今已经无需隐藏了。

天意(世界意志),平时极为分散,隐藏在世界的每一个时空微粒中,捕捉难度极大。但世界主要生灵的反叛,让天意极度震怒,于是天意开始凝聚。

天意(世界意志),是一方世界运转的本能。就像电脑运行的程序,无需任何人操纵,也无需拥有灵智,一旦形成,就能自行运转。

天意之中,蕴藏着一方世界最精华,最玄妙的法则。

神雕是低武世界,世界意志中的法则,也是最低等的后天法则碎片,但这都没有关系。大道神镜有反本溯源的能力,只要是法则,被大道神镜吸收后,都能提炼出大道元液!区别在于,后天法则提炼的大道元液,数量上极为极少。而先天法则、天道法则、混沌法则和大道法则,提炼的大道元液,就多得多了。

大乾举国之力祭祀通天神像,是注定要名垂青史的大事件。

祭祀刚到一半,苍穹之上异象不断。山岳般厚重的黑云,仿佛要垂落下来,其中蛟龙般的雷电,发出令人心悸的恐怖炸响,仿佛要毁灭这个世界。

此外,无数的流星,如焚世天火,从天空中极速坠落,向大乾京都砸来。

这流星天火,浩荡三万里,覆盖面积极广。规模如此之大的流星雨,倘若砸入地面,立刻会引发十二级以上的大地震和大海啸,地心都会被砸穿,火焰岩浆必将喷涌出来,将所有“异端”烧成灰烬。

全球都会毁灭!

这是一场比恐龙灭绝还要可怕万倍的天灾!

倒是后别说大乾帝国了,就是地球上的每一只蚂蚁,每一个单细胞生物,都会随着地球一同毁灭。

然而,大乾帝国的守护神,各教派信奉的唯一真神,伟大的通天至圣大道尊,自然不会允许这灭世天灾发生。

通天隐于幕后三十年,扶持郭靖和杨过改天换地,积累了庞大的人道信仰,为的就是这一天!

大道神镜再次迸发遮天玄光。

在极度虚弱,几近破碎的状态下,大道神镜最多只能使用十次。洪荒大战时,对付鸿钧、诸圣和各方大能,用了三次。来到神雕世界,屏蔽天机、培养郭靖等人,用了一次。

目前,大道神镜还能用六次,对付神雕这等低武世界的意志,用一次大道神镜就足够了。

大道神镜的玄光,引导着庞大的人道信仰和气运,化作滔滔人道洪流,融入世界的每一寸时空。

人定胜天!

人道,是对付天意(天道)最有利的武器。天意(天道)隐藏太深了,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想要将之揪出来,天命之子的祭祀、世界大势的改变,只是第一步!

最重要的手段,还是人道洪流的冲刷。用民意对付天意,才能将之荡涤干净,彻底清除。

不到一炷香时间,神雕世界的天意(世界意志),就被浩荡的人道洪流裹挟,凝成一团拳头大的透明光球。

大道神镜发出一声清越的道音。

炼化这团世界本源,这件至宝就能恢复少许了。

大道神镜吞噬了这团世界本源,而后提炼出一滴大道元液。这滴大道元液,极其渺小,几乎微不可见,比最细微的时空粒子还要小得多!

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滴极细极微的大道元液中,蕴藏着2300多枚大道法则碎片。命运、时间、空间、因果、灾难、阴阳、五行、破坏、造化、寂灭等法则,应有尽有。

尽管数量极少,并且极度残缺不全,但都是至高大道法则。一旦拼凑完全,就是完整的大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我!通天,开局脱离玄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