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九冥录 泪红云(四)

小说:九冥录  作者:沈文懿  回目录  举报

句容县外不远处有一茶水铺子,因是荒郊偏僻又远离官道,平日里自是门可张罗,偶有赶路之人路过此地买上一碗茶解渴,茶汤清冽甘醇却只要三文钱便可得一大壶,时日长了,附近的百姓人家也常聚在此处喝茶闲聊。

卖茶的是两位年轻的女子,皆是生的一副好样貌,其中一位虽说梳了妇人的发髻,但却从未见过她的夫君在茶棚出现,故有传言她的夫君早些年客死异乡,只留下她与家中幼妹,不得已便抛头露脸干了这行当来谋求生计。

因了她这副好皮囊,便有些破落户泼皮常到她铺子中举动轻薄,每有调戏之意,可这妇人虽瞧上去弱质纤纤,却生的是烈火脾气,一壶滚茶或是一勺热油往这些无赖身上泼去,烫得他们尖声呼救,再有不识抬举的,便与自家妹子一道用那扫帚木棒将他们打得是四处逃窜。如此几回后,再无人敢打便宜轻薄一下的主意。

这日,茶棚中刚支起炉子,便有人来饮茶,那是位布衣书生,背上还背了个囊笥,妇人见他这身打扮,便是问道:“公子可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书生点点头,说道:“正是。”又向她要了一壶茶,一碗热面,“可惜今次春闱名落孙山,只得三年后再来。”话虽如此,书生却是一派豁达,甚至说到“名落孙山”时还禁不住笑出了声,好似说的是旁人之事。

妇人本想宽慰他几句,但见他并不介怀,便是笑道:“奴家夫君今次也赶赴春闱,却不知可有中榜。”

因了此时水未沸滚,另一年轻女子正在忙着添柴火,书生便与这妇人闲聊起来,“不知这位大嫂的夫君姓甚名谁?兴许与我一个考场也说不定。”

妇人在一侧长凳处坐了,与他说道:“奴家夫君名唤郭孝,字子善,公子可曾认识?”

那书生闻言便是惊道:“可是秀州府的郭子善?”

“正是”妇人又问:“公子与我家夫君认识?”

书生笑道:“当真是巧了,我与子善兄有数面之缘,今次春试他列三甲第三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我离京时听闻他已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真真是要恭喜嫂子了。”

妇人听得这话顿时欢欣若狂,连声回头唤那烧火的女子,“阿芷!阿芷!夫君中榜了!”

那女子闻听此话,握着烧火棒便赶来,口中直道:“当真?”

妇人喜道:“这位公子与夫君熟识,他方才说与我,夫君如今已是庶吉士,在翰林院中供职。”

女子喜极而泣道:“真真是菩萨保佑,姑娘总算熬出头了。”

妇人忽而热泪盈眶,直叫说不出话来,女子又转头问那书生,“不知我家姑爷现下可好?怎不送封家书回来叫我家姑娘晓得?”

书生心道:我与郭子善只是数面之缘,如何知晓他家中事?虽如此,口中却是道:“许是送了书信尚未抵达。”

女子又道:“不知何时放榜?”

书生答她:“我自知晓落第便离京,这一路游山玩水归家,算起来放榜至今已有三月。”

女子却是面色微变,然口中只说道:“那兴许是路上耽搁了。”

原这二人便是出逃的孙家姑娘孙红玉与其丫鬟阿芷,却说那日红玉带了阿芷连夜与郭生私奔至此处。二人未经“三茶六礼”,便私自结为夫妇,起初情笃和好,终日是赌书泼茶、红袖添香,端的是琴瑟和鸣,恩爱非常。可时日长了,红玉从家中带出的银钱滥使了出去,日子便过得是捉襟见肘,又赶上郭生春试在即,正是用钱的时候,红玉只得当了不少首饰,到郭生进京时红玉全身上下便只剩腕上套着的一只錾刻海棠纹银镯,因那是郭生母亲留下的遗物当不得,红玉与阿芷只得四处去接活计,替人浆洗衣物过活。

红玉平日里舍不得吃穿,只将银钱省了给郭生做盘缠,郭生离京时与红玉说道:“这一去必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定叫玉娘夫贵妻荣。”

红玉只含泪嘱咐他道:“纵使争揣不得状元回来,也莫要一春鱼雁无消息,只盼你此去平安便可,切记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二人哭哭啼啼地话别,正应了那暮秋的天气,好个惙怛伤悴。谁料郭生这一去便是没了音信,红玉虽是心忧挂怀,却也使不出甚么法子,遂是日日揪心扒肝,以至茶饭不思。

积攒了些银钱后本想上京寻夫,谁料又发现自己有了身孕,经不得那路途颠簸,便只得在草屋内等那郭生回来,然总要过活,与阿芷合计后便在此处支起了茶棚子,一是谋生,二是等那郭生归来。

如今身形渐显,离生产只剩四个月,郭生却仍是杳无音讯,幸得今日书生传话,方知郭生近况,只此番却更加忧愁:郭生于翰林院中供职,恐一时回不得家,若自个儿生产时他不在身边,又如何是好?

书生见她面上一时喜一时悲,因是宽慰她道:“嫂子若是记挂着子善兄,不妨进京寻他。”

红玉却是愁眉不展,道:“若是从前还好,只如今我身子重,若去了京中,恐不伏水土,平惹了灾瘴。”

书生这才知晓她身怀六甲,又盯着她肚子瞧了一眼,暗道:这郭子善待妻子还真是凉薄,竟叫她过得如斯贫苦,明明是身怀有孕的妇人,却是身形消瘦的如同枯柴一般,连那肚子都不显,只怕腹中孩儿亦是瘦骨棱棱。

因是可怜她,便又道:“句容县离金陵不远,想来不至于不习水土,若嫂子担心盘缠一事,我这尚有些碎银子可助嫂子前去。”

红玉心中感激,与他道:“多谢公子好意。我这营生做得不错,尚有些积蓄,若要进京却也不难,只是怕到那处时人生地不熟,寻不得我家夫君。”

书生又道:“若是为此便大可不必担心,我且予你书信一封,你去京兆府衙门寻那李班头,他是我远房表兄,为人最是热肠,自会带你去翰林院寻子善兄。”

红玉一时拿不定主意,阿芷遂劝道:“如今咱们在此处且不说生活艰难,便是要寻个好的稳婆都不得,倒不如进京投奔姑爷,叫他赁间小屋让姑娘安心待产。再且来说,从前我与姑娘也去过金陵,从未有过水土不服之事,姑娘大可不必忧虑。况前些日子钱大夫给姑娘瞧过,说是胎像稳固,便是要出远门也是使得的。”

红玉听了这话,细一思量也无不妥,遂是应了,待书生吃了面,便是收了摊,与阿芷回屋收拾细软,书生又替她二人雇了马车,嘱咐车夫将她二人送往京中李班头处,方才与二人告别。

那李班头是个急公好义的,将红玉二人安顿好后,便独自一人往那翰林院去打探消息,因他素来古道热肠,于京中交友甚广,很快便寻得一位故交,待他与那故交在茶楼叙话,只道:“多日不见吴兄,听闻哥哥现已是翰林院典籍,当真是要恭喜哥哥了。”

吴典籍笑道:“从八品的小吏罢,见谁都矮上一头,有甚好喜的。”

李班头道:“总是要比我这差役班头的好,况那翰林院是甚么地方?储相之地不是?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哥哥是前途无量哩。”

吴典籍对这话很是受用,当下更是笑得开怀,因问道:“你今日寻我所为何事?可是遇到难处了?”

李班头笑道:“确是遇见一桩难事,想找哥哥打听个人。”

“何人?”

“新进的翰林,是此次春试选中的,乃是秀州府的郭孝,不知哥哥可晓得这人?”

不料吴典籍一听这话,便道:“若你问旁人我兴许不知道,但若是郭子善,这京中又有何人不识他?然你寻他是为何事?”

李班头听是认识的,便是喜道:“他那夫人进京寻他,现居我家中,托我去给那郭子善带个口信,既是哥哥晓得他,且叫他知道这事,将夫人接回家中罢。”

吴典籍原是执筷去夹碟子里的甜糕,听得此话筷子骤然落地,那甜糕也落得满桌皆是,“甚么?!郭子善的夫人?他何处来的夫人?”

李班头见他异样,心下惴惴,“自是他家中的夫人,如今身怀有孕,因他进京赶考音讯全无,眼见临盆在即遂进京寻他,又得我表弟相助,知晓他在翰林院中供职,便托我帮了这忙。”

吴典籍惊骇之下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尔后连连叹道:“可了不得,可了不得……出大事了!”

李班头问道:“哥哥这是怎么了?那郭子善可是出了甚么祸事?”

“嗐!哪是甚祸事,原是喜事,只如今瞧来倒与祸事无异了!”吴典籍叹道。

李班头疑道:“哥哥此话何意?”

吴典籍一敲桌子,道:“你可记得上月寿昌郡主大婚一事?”

“自然是记得,因是寿昌郡主颇得太后与陛下宠爱,大婚那日十里红妆浩浩荡荡,敲锣打鼓闹得是妇孺皆知,京中诸人无论男女老少皆涌上街头看热闹。再者赴宴的宾客尽是京中显贵,未免有所混乱,我等差役还往郡主府中相帮,这事何人不知哪人不晓?可这又与郭子善有甚相干?”

吴典籍拊股与他道:“你既去了,难道不知尚寿昌郡主的便是那郭子善?”

“啊?!”李班头惊呼一声,又道:“你道那寿昌郡主府的仪宾便是郭子善?!”

吴典籍道:“可不就是!他本就生的好相貌,今次春试虽说只列三甲,却也文采斐然,那寿昌郡主出游时听得他弄萧一曲,便是勾魂摄魄,待叫人传他至跟前,见他出口成章又风姿不凡,当下失了心窍、迷了魂魄,回去便求到了太后跟前。你也知这寿昌郡主乃是长泰公主独女,长泰公主早逝,驸马又常年征战在外,太后愍郡主孤弱,遂躬亲抚养。太后膝下本就只有陛下与长泰公主,故而待郡主那是疼得跟眼珠子似的,便是陛下也将她视若己出,风头更是压过陛下亲出的公主,如今她求到跟前要赐婚,太后与陛下也不敢大意,对那郭子善也是好一番考较。因是觉得郭子善其人才华拔萃,犹昆山片玉,便放心将郡主许配与他,虽说如今只是不入流的庶吉士,但谁不知道这郭子善来日必是直上青云,谁曾料到他竟早有妻儿!”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九冥录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