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僵尸:开局300倍修炼天赋 第六十一章 一阶

“哎!你赢了!”严兴怒目而视,为了队员的安危,他从怀里掏出一捆竹简扔给了陆华。

竹简成漆黑色,非常的小巧,不过一分米高,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陆华捡起来一瞧,质问:“这就是《四神天地书》?”

严兴冷哼一声,不发一言,这就是《四神天地书》!

陆华皱眉抚摸着《四神天地书》,他念念有词的说着旁人听不懂的口诀,随即单手结印,天空中出现一道金黄色的符印,也不知道他在比划些什么,

很快,黑色的《四神天地书》开始发光发亮,迸射出漂亮的光芒。

陆华手持宝书,激动的大吼:“古人诚不欺我也!果然是宝物,果然是宝物!”

他大笑三声,嗖的一声消失在了营地中,如同诡魅一般。

“哎!”

严兴望着这一切快哭了,他对严安全道:“这里就属你的修为最高,你跑得最快,请你速速回宗家祠堂把这件事告诉给张少,刻不容缓!

同时你还要告知张少,陆华吸收了宝书的精华,他的实力提升了,让张少小心,小心这个道士七阶!

你不要问为什么,反正陆华他造反了!”

严兴快疯了,好不容易激活的宝书被陆华给吸收了,也不知道陆华是从哪里学来的使用方法,这是秘宝啊!

啊!道士七阶?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把严安全吓了个够呛,老子连九阶都打不赢,现在还来了个七阶!

他哭丧着脸,委屈道:“叔父,你看我腿都受伤了,我哪跑得赢啊!”

“没事,我这里有疗伤金疮药,涂上就好了。”

“哎呀!”

严安全望着奇迹般好转的伤口,哭哭啼啼的往宗家祠堂跑去了。

月上枝头,张超和严欣潜伏进了宗家祠堂的后山处。

他们埋伏在一个小山头上,把宗家祠堂的格局一览无余,严欣爬在地上望着祠堂道:“若有长老团的人出现,那么他一定是真凶!”

“你为什么会这么的肯定?”

“有实力做出这种事的人就只有长老团的人了,其他人都办不了!”

“长老团的张长老和夜枭被我打死了,张少正在下面闭关,如今就只剩陆华一人而已,你为什么不直接去找陆华呢?”

严欣:“……???”

严欣:“他们的目的是对付张少,所以我们就得保护张少!待张少突破道士后就是四周山的大族长,总览四周山的一切,我想他们就是为了权力吧,才害了这么多人。”

“所以,等张少死了后,陆华最有希望当大族长啊,干脆我们还是去找他吧。”

严欣:“……???”

张超问:“为什么张少是大族长呢?好奇怪啊,张少现在才道童境界,明明就有这么多的道士,为什么还要把大族长的位置留给他?”

严欣翻了白眼,“你傻啊,这是前任大族长指定的!”

“前任大族长是谁?”

“是他妈!”

张超:“额……”

“原来是这样,可能他们对张少的妈不服吧,所以才造反!”张超道:“我先说好,如果打不赢,我要跑路哦!”

他是助拳,不是送命。

严欣道:“放心,我不会逼你。到时来的若真是高手,就算你不撤退,我也会赶你走!”

随后她看见有个人鬼鬼祟祟的在黑夜中弯腰捣鼓房门,她轻声道:

“别说了,你看,外面来了个猥琐之人,走!我们杀过去!”

“别杀!那是我三叔!是自己人。”

“自己人?你瞧瞧他,半夜三更,弓着背,猥琐的在掏房门,能干出什么好事来?此人一定是坏人!”

“那是库房,我猜他要去偷菜!”张超挺无奈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去库房偷菜?为什么不是去偷钱?”

“就算是偷钱,也怎么说呢?反正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对付张少的人啊!”

张超快晕了,他是被三叔拉扯大的,三叔在宗家当执事,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就会带些上好的饭菜,就是手脚不大干净。

“算了,我不跟你说了,我要去练武。”

张超爬起身,往身后的树林走去,他这两天没有小还丹来提升道术,所以只能勤练体术了。

“你还要练功。”严欣挺意外的,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忘练功,她没料到张超是如此勤奋的人。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能停啊!”

“去吧!有事情我会叫你。”

“好嘞!”

张超走进树林,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练。

降龙掌,体术+28

凌波步,体术+28

八荒功,体术+160

【叮,当前宿主等级提升至道童一阶,奖励声望10点,请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姓名:张超

等级:道童一阶

声望:15

道术:844(正常人平均值为1)

体术:907(正常人平均值为1)

天道:0(提升道术攻击力)

人道:1(提升体术攻击力300%)

鬼道:1(体术修炼速度提升300倍)

啊,体术907了,接近道士七阶的战斗力了,这是要翻天啊!

张超美滋滋的坐在大槐树下进入了梦乡,至于监视保护的工作,关他什么事!

那是一姐的工作!

宗家祠堂的后山,院外有好几个张家的精英族人在巡逻,张少闭关的洞府不能打扰,任何人都不行,特别是今天,

今天是张少出关的日子。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僵尸:开局300倍修炼天赋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