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鹿言情小说网

银河之旅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完结 银河之旅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完结

16

1900年的深秋时节,朔风凛冽。

一座残破的关楼,矗立在雁门山中,这就是名闻天下的雁门关,

这天,雁门关外轰鸣的马车声由远而近。疲惫不堪的仪仗队,簇拥着十几辆马车和十几顶轿子。为首的轿子里坐着大清国的女主人慈禧太后,紧接着是隆裕太后的马车,光绪皇帝和爱妃的马车紧随其后,再后面是众位妃子、女眷等。

大队人马行进至雁门关大峡谷时,只见道路越来越狭窄,大太监李莲英提高嗓门喊了一声:“各家要小心”,只听话音刚落,便有一道黑影从山顶冲了下来,紧接着是一大片黑影,霎时间遮云蔽日。李莲英感觉不妙,大叫一声“护驾”,自己则下意识地躲在了慈禧太后的马车后面。

为首的大汉蒙着面,后面跟着一帮拿着棍棒的和尚,也都蒙着面。那大汉使一把宝剑,只见寒光闪处,数十名大内高手纷纷倒地,但并未伤及要害。上百名官兵加入了战斗,但都被大汉手下的和尚拖住了手脚。厮杀中,大汉杀开了一条血路,继而直奔慈禧太后的马车,情急之下,光绪皇帝纵身跳下车,拼命跑到慈禧马车跟前保护,大汉犹豫了一下,剑如游鱼,转而刺向光绪皇帝,但在距离胸口近几厘米的当儿,宝剑停了下来。大汉将光绪皇帝轻轻推倒在地,自己则飞身跃上马车,左手掀起帘子,右手用剑抵住慈禧的下颌,大叫一声:“都给我放下武器,我不取性命,我只要太后老佛爷的一句话。”

众人见此情景,都慌了神,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作投降之状。

“这位壮士,尔等都是大清国的子民,有话不妨直说。”慈禧不愧是见过风浪之人,一脸的从容,毫无惧色。

“一要你下令收回剿杀义和团的懿旨,二就是要你积极发动全国的力量共同对付洋人。”大汉说道。

“好好,这也正是哀家的心思,就应了你了……”老佛爷还没有说完,只见这位壮士的手腕子抖了抖,宝剑“噌碐”一下掉在了地上,只听得壮士“啊”的一声,紧接着用左手护住了右手腕子。再看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慈禧随行戏班子中一青衣女子——婉儿。

20年前的一个秋日,黄昏时分,血红血红的夕阳早早就在山的那边落下,天气很快就转凉了。一座大殿,青灯古佛,一位住持口中念念有词。忽然,一位小沙弥行色匆匆进得殿来,不知跟住持说了些什么,尔后,就见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地出了大殿,绕过几座偏殿,穿过几道游廊,出了寺门。

不多时,住持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小沙弥拉着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匆匆走进寺院,主持嘱咐了小沙弥几句,就将自己怀中的婴儿交给小沙弥,让他连同那个小男孩一并带了出去。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庙门外人声鼎沸。马的嘶鸣划破了夜的寂静,只见火光冲天,在秋天的夜晚,燃烧得罪恶而执著。众多官兵将庙门围了个水泄不通,为首的官差满脸横肉,恶狠狠地对着众位僧尼说:“快把那两个小孽畜交出来,否则,别怪老子手下无情。”

众僧尼将老住持法慧禅师围在中央,都成惊恐之状。却见那法慧禅师一脸的从容。他先是很坦然地笑笑,而后才用正眼看了看说话之人,道:“量你一个小小差役,老衲借给你一副虎胆,你试试?难不成你要烧毁这千年古寺?当年顺治爷在五台山修行之时,康熙皇帝就定下了规制,五台山享受皇家的特别优待,任何人不得践踏这座佛门圣地,你等难道要破坏了先帝爷立下的规矩?即使是当今太后老佛爷也对五台山恩赐有加,看尔等哪个敢胡来?”

这毕竟不是一座一般的寺庙,不是一座普通的古刹,而是一座拥有着数代帝王尊崇与青睐的皇家寺庙——五台山。五台山千古文明,位列天朝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何人不知,又何人不晓?而今,这一伙官府的追兵要五台山僧众给一个说法,要交出那两个孩子,住持法慧禅师又怎能见死不救呢?

起风了,五台山地势较高,尽管是初秋,但夜晚的风仍很大,吹得黑暗之处的树叶没头没脑地乱撞。秋风所过之处,这些清朝的士卒们冷的双腿直打颤,手中的火把在风中摇曳,忽明忽灭,就如这大清朝的颓势。

双方对峙了大概一个时辰,无果,清兵只好撤去。

光阴荏苒,四季流转。五台山的桃花开了三次,又谢了三次。那个叫如虹的男孩已经12岁了,法慧禅师就让如虹跟在自己身边习武练功。如虹这孩子,天赋不错,各路拳法,各派武功,只练习一遍,便能烂熟于心。如虹独爱雁门剑法,当年雁门大侠令狐风在弥留之际,将一套雁门剑法留给了五台山。这套剑法是住持法慧的看家本领,他毫无保留地将此剑法传授给了如虹。襁褓中的婴儿也三岁了,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语言,懂得叫哥哥了,她管老住持叫爷爷。小女孩同一群和尚成天呆在一起玩耍嬉戏,老住持法慧禅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佛门之地毕竟不能容留女眷。

事也凑巧,就在住持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徽班进京给宫里面唱戏,路过山西五台山,因时间充裕,就在五台山逗留了几日。法慧禅师看为首的班主比较忠厚善良,于是就把小女孩托付给他抚养。

戏班班主名叫张善武,母亲原为安徽人氏,自幼跟随戏班子,后来成为徽剧名角,也曾唱红过大江南北。张善武子承母业,在戏班子里担任旦角主唱。虽然名为善武,却从未与枪棒结缘。由于做人老实,原戏班老班主临终前将班主一职托付与他。

张善武的妻子多年前死于一场瘟疫,兵荒马乱的年月,张善武与独子张太生相依为命。好在经营的徽剧戏班子收入不错,张善武与儿子张太生的日子过的也算富足和美。

当年,住持在包裹着婴儿的襁褓中发现了一个小布包,里面有女婴的生辰八字,还有一只玉坠。如虹的父亲颜德忠、母亲柳氏在孩子刚出生时就给她取好了名字:颜如玉。显然,取“书中自有颜如玉”之意。严德忠一代大儒,曾担任代州主簿一职。光绪六年,因为卷入一次科场舞弊案而遭满门抄斩。老管家拼了死命带着九岁的颜如虹及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颜如玉逃了出来。最后,千恩万谢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五台山的住持收养,自己则跳崖而死。

生怕官兵查到两个孩子的下落,法慧禅师给两个孩子改名换姓,颜如虹改名一山居士,如玉改名婉儿。

爷爷要把自己送人了,小女孩又哭又闹,就是不跟张善武走,最后,老住持强行让张善武将婉儿带走。

这一年,正是光绪九年。

婉儿救驾有功,被慈禧太后认作干女儿,赐侍奉左右。由于此事发生在慈禧西逃途中,传出去恐世人笑话,几位随驾老臣力主将一干人犯就地正法。而此时的慈禧太后却力排众议,坚持将颜如虹等羁押在随行队伍当中,等待一朝返京之后,再做黜处。

却说慈禧一行人进入代州城,代州知州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慈禧带着疲倦游览了雁门关,望着雁门山苍茫的景色,慈禧面露忧虑之色。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摘枫叶一把,敬献慈禧,慈禧的神色似有缓解。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有一段描述代州古城的精彩语言。看这段语言,如同看一卷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流淌着北宋气息的代州古城便扑面而来:

“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行进了几处州府。正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鲁达心慌抢路,正不知投那里去是,一迷地行了半月之上,却走到代州雁门县。入得城来,见这市井热闹,人烟辏集,车马骈驰,一百二十个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端的整齐,虽然是县治,胜如州府。”

代州城西阳明堡镇的贾家负责慈禧一行人的起居。这个贾家,虽不是豪门望族,但富甲一方,其家族的发家史让人眼红。

和珅在清朝是赫赫有名的巨贪。他从一个小小的御前侍卫,擢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总理行营理事,以至后来爬上文华殿大学士(宰相)的宝座。他凭着乾隆皇帝的宠爱,仗着显赫的官位,开始了肆无忌惮的贪脏勾当,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没用几年,他的家财万贯,奴婢成群。他的府第可与皇宫媲美,他的家资比国库还殷实。当时家产估价总值白银八百余兆,可抵甲午、庚子赔款的总数。

乾隆年间,代州阳明堡村有位姓贾的掌柜,在北京开了一家铺面,名叫二斋铺,专营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这铺面正好与和珅私宅相邻。和珅也偶而去二斋铺,贾掌柜格外殷勤,一来二去,二人就由最初的相识到最后结交为朋友。乾隆驾崩后,嘉庆皇帝上台三天就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赐其自尽。随后抄了和珅府。和珅在此前早有准备,将一部分金银及贵重物品交给贾掌柜保管。据说,和珅案发后,为减轻罪责,转移脏物,隔墙扔进二斋铺不少值钱东西。贾掌柜将这些金银财宝等暗暗运往代州老家。贾掌柜在自己的私宅旁,购地二万平方米,建有六进院落,院内配有水阁凉亭,喷泉假山,小桥曲廊,并引暗泉经过府宅,厨房建于石渠入水口,所有饭菜,均由水渠随波运往餐厅。这处豪宅名日“贾家大院”,民间也私称“和府”。

“和府”建成后,多少年来,倒没有一个和府的家人去光顾,和珅案发后,也未株连到阳明堡村的“和珅府”,享用权一直由贾氏族人所有。

慈禧路居“和府”时,就由贾家当家人贾秉衡来负责接待。光绪皇帝看到贾家大门上书“五世同堂”、“一心念佛”的匾额,便随口配成“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用来抒发自己宫廷失意的颓废心理和囚徒一般逃亡的苦闷情愫。

慈禧路居的第二天,正遇东家的小女儿百岁庆典,大院内外,张灯结彩,宾客满座,热闹非常。慈禧更是千年不遇的贵宾,自然坐了首席。主人家殷勤款待,慈禧一扫多日的沮丧心情,也沉静在一片欢宴之中。她把婴儿抱在怀中,看到那粉嘟嘟的小脸上甜甜的笑容,亲了又亲,她又忙吩咐身边的太监李莲英取出三件宫廷宝物呈上,以示祝贺。这三件宝物是珍珠挂帘、玉蚂蚱恋白菜和一个银质响盆。这些物件均属稀世之宝,据说那件玉蚂蚱恋白菜,更是神奇莫测,它可以预报天气阴晴。晴天,玉蚂蚱在白菜叶子上面,如遇阴天玉蚂蚱就藏在叶子的下面。还传说,不慎将玉蚂蚱的一条大腿弄折后,镶了条金腿,玉蚂蚱只能凭一条腿挂在白菜下面,它再也无法跳上白菜。

正当喜筵酒过三巡,菜上数道之际,突然有人来报,门外有人喊冤。慈禧一听,皱着眉不情愿地问:“何人喊冤,快传进来。”工夫不大,一个三十多岁的彪形大汉走进来。只见他用右手捂着左臂上的伤口,鲜血还顺着手在流。慈禧急问:“怎回事?”大汉说:“我在大门口卖枣糕,你手下的一个带刀的,冷不防刺了我一刀。”慈禧说:“果有此事,这还了的,快将侍卫传进来。”侍卫进来,经过盘问,才弄清了事情原委。

原来这个卖枣糕的大汉,手执用来割枣糕的柳叶长刀,走到侍卫面前喊道:“枣糕,头一刀,快买头一刀。”侍卫听到“头”、“一刀”,又见他手拿一尺多长的利刃,怕他行凶,让他离远点儿,这位卖枣糕的大汉还满有理地说:“我没去你家,大街官道你叫我去哪里?”这样两人就大吵起来,侍卫情急之下顺手给了大汉一刀。

慈禧听完,说:“没啥了不起。”忙对李莲英说:“快给些银两,打发出去。”随后慈禧问身边一个随从:这“糟糕”是啥玩艺儿,怎么有卖“糟糕”的呢?”随从说:“回老佛爷的话,不是“糟糕”,是枣糕,是本地的一种名吃。”

“快上些枣糕来,让老佛爷尝尝咱家乡的名吃。”东家急忙吩咐下去。

一会儿,一大盘枣糕盛上了席面,慈禧边吃边说:“不错,好吃,只是这名字不好听,糟糕,糟糕,要改。”从此以后,这种小吃不再叫“枣糕”而改名为“层糕”,因为是由一层枣、一层糕面加工而成的。

再说东家小女儿百岁庆典完毕,慈禧一行西去,却生出不少闲话。有的说,小女被慈禧怀抱后,将来此女必定是大福大贵长命百岁;也有的担心,怕折阳寿,有碍长进;父母对此喜忧各半,为女儿多方求神拜佛,求福祈寿。据说这宝贝女儿成人后,嫁给山西原平县一家富户,一生衣食无忧,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余。

张太生比婉儿大13岁,自然以兄妹相称。婉儿小小年纪就聪颖好学,养父张善武就让她跟哥哥张太生学习武功,跟剧团里的青衣名角学习唱功。随着岁月的流逝,再加上安徽地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婉儿渐渐出落成了一个美人儿。由于唱功和武功了得,她已成为剧团的中流砥柱。

转眼之间,婉儿到了15岁及笄的年龄。一日,张善武把婉儿叫到自己身边,语重心长地提及到婉儿的身世,还没等听完父亲的讲述,婉儿已是泪流满面。她非常感谢养父张善武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并发誓要把张善武当做亲生父亲来侍奉。而这一切,被正待推门进去的张太生听到了。

其实,张太生从小和妹妹一起长大,骨子里是喜欢这个妹妹的。当得知妹妹的身世后,他也就大胆地喜欢起了这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来。对于哥哥的爱慕之心,生性就敏感的婉儿是能够觉察到的。但婉儿内心对张太生是不曾产生过爱的火花的。在她心里,张太生是自己的好哥哥好兄长。到后来,即便婉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明白了两人不是亲兄妹关系,她也像对待亲哥哥一样对待张太生,毫无两样。

光绪22年,安徽各地也兴起了义和拳。起初,义和拳各派林立,鱼龙混杂。一次,城北以马老大为首的义和拳组织里一个名叫朱思孝的拳民,醉酒后调戏一个在河边浣衣的农家姑娘秦美莲,正巧被张太生和剧团几个朋友撞见,他们就上去解围。

在当地人眼里,义和拳组织靠着慈禧太后的支持,与洋人为敌,应该说还可以,但是一部分游手好闲的家伙投机义和团,借此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地民众早已对横行霸道的朱思孝痛恨已久。

但醉酒的朱思孝并不把张太生等人放在眼里,公然对秦美莲无礼。张太生和几个朋友一起上手,把朱思孝放了个乌龟嗮太阳之状,然后,护送浣衣女秦美莲回家。

秦美莲一眼就看上了身材魁梧、正直善良的张太生,就说了个善意的谎言,想让张太生给自己在戏班子里找一份生存的活计,张太生答应了。

慈禧在西逃的路上,可谓风餐露宿,尽管有沿途各州县大小官员的竭力支应,但途径荒无人烟之处,却是十分艰难,加上自己已是65岁的老人,所以在行至太原时,得了风寒,高烧三日不退。慈禧老佛爷生病期间,婉儿就端药倒水,侍奉旁侧,寸步不离。慈禧心中暗暗喜欢这个干女儿,的确是比身边那几个奴才有眼力劲儿呢。

在随行太医的调理下,六天后,慈禧的病痊愈。本来就很狼狈的慈禧,也开始打扮起来,精神也开始抖擞起来。慈禧太后要兑现那天对雁门大侠颜如虹许下的承诺。她表面上是颁布了剿杀义和团的诏令,实际上又紧接着密令各地阳奉阴违,让暗中借助义和团力量排斥洋人。其实,慈禧对洋人一直都很反感和痛恨。如果大清王朝兵再强些马再壮些,也不至于处处受洋人的气,更不会到了如今这步田地。

却说这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慈禧一行来到黄河岸边,准备渡河。望着汹涌的黄河水,慈禧和光绪皇帝怀着各自的心事,都发出了深深的感慨之情。随后,慈禧屏退左右,独留下婉儿。

她语重心长的说:“哀家这辈子遭到很多人的痛恨,也有很多人行刺要取哀家的性命,可是谁又能懂得哀家的苦衷呢?婉儿,谢谢你能心甘情愿地陪哀家度过这些日子。我有意给你许一个好人家,不知女儿你意下如何?”

只见婉儿红着脸说:“全凭太后做主。”“女儿,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跟娘说说。”

慈禧问道。婉儿说:“婉儿自幼失去双亲,全靠养父张善武收留抚养,他待我如同亲生女儿,如今他年纪大了,希望干娘能准许我养父回到安徽老家颐养天年,女儿就这一个请求。”

“准了。”慈禧应答道。

光绪26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地漫长。已经在西安居住下来的慈禧,全然没有了昔日仓皇逃出紫禁城时的狼狈,西安的奢侈生活已经将慈禧养的白白胖胖的了,这位老佛爷的脸上恢复了往日的容光。

这天夜里,西安城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拂晓,天晴了,红日初升,玉树琼枝,映照着室内,晶亮而温暖。慈禧一早就起来了,照旧还是李莲英给她梳头,婉儿给她捶腿。期间,西安代理巡抚端方一早来报喜,请过安之后,端方将一份电报呈上。

看过电报后,慈禧一个劲儿地夸赞奕劻和李鸿章二人的办事能力了得。尔后,下了一道口谕:囚犯颜如虹等人系爱国心之驱使,虽触犯龙颜,但此情可原,加之国难当头,安民为第一要务,特赦免尔等之罪。正式赐予颜如虹“雁门大侠”之称号,望不负朝廷之重托。婉儿下嫁颜如虹,随行戏班子按人头发给盘缠,自行解散,准许班主张善武还乡,颐养天年。

秦美莲听到慈禧要为婉儿赐婚,心底是十万分地高兴。这样,张太生就能彻底地对婉儿死心了,那么自己就可以在太生哥的心里占据一席之地了。如事情果真如此,那么,多年来自己对太生的感情也总算是有个归宿了。秦美莲想到这里,心情就豁然开朗起来。

婉儿与颜如虹的婚礼就定在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那天举行。地点就在西安古城。慈禧太后早就想通过办喜事来冲冲一年来的晦气,是为自己和光绪皇帝冲晦气,也是为朝廷冲晦气,更是为大清国冲晦气。

这天,只见行宫内外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前来拜见和送礼的本省及外省官员排成了长龙,这下可忙坏了太监总管李莲英和他手下的几名太监,送礼的官员得先贿赂李进喜和其他太监,然后才能把礼送上去,或者求的太后的接见。

也是在这天,张善武戏班子要为太后老佛爷和皇上献上最后一出戏,是老佛爷曾经爱听的徽剧《打金枝》。张善武亲自担任旦角主唱。上午九点多,演员们纷纷来到后台化妆,半个多时辰过去了,只见秦美莲慌慌张张跑进后台化妆间,手里还拿着一封信,“班主,班主,不好了,太生哥离家出走了。”

新婚之夜,婉儿拿出了父母当时放在她襁褓之中的玉坠,颜如虹也拿出了自己随身带着的玉坠,两只玉坠竟然一模一样。颜如虹顿时明白:婉儿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如玉。

兄妹相认,自是悲喜交加。但如玉终究感到羞愧难当,在趁着哥哥打盹儿的时候,服毒自尽了。

雄鸡高唱,天微微透亮,颜如虹抚摸着妹妹渐渐冰冷的身体,失声痛哭起来......

17

我想说的是这不是穿越,也不是做梦,这是进入宇宙的“虫洞”了。自从爱因斯坦和霍金去世后,科学家们对虫洞的研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地球人的智慧远没有达到找到虫洞或者制造虫洞的水平,那么,我的本次穿越“虫洞”,很可能是外星文明发现了四维空间的虫洞或者已经掌握了能够制造虫洞的技术了。

我暗自惊讶于外星文明,并为灾难深重的地球担忧。地球上高度发达的科技和人类道德的沦丧形成极大发差。天朝科技领先,200多年来,各国纷纷仿效天朝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天眼”,向太空发送了无数条信息,正如科学巨人霍金生前告诫人类的,千万不要跟外星人说话,千万不要把地球上的信息传导到太空,他担忧的是外来文明对地球的入侵。

如果说70多年前,小林惠子阻击火星上的地球人不算做是外星人对地球的攻击的话,那么60多年前,在人类尚未制造出超光速飞船时,距离地球1100光年的kepler442b号岩石星球上的外星人对地球的一场试探性战争,险些毁灭掉人类。

当时地球上各国军备竞赛升级,局部战争此消彼长。小林惠子牺牲后,加加林队长也退役了。后来的地球超人护卫队扩招了好多队员,但各国队员之间拉帮结派,互相猜忌,风气恶劣,联合国太空署也渐渐失去了对地球超人护卫队的管制权限,超人护卫队作战能力在逐渐下降。

外星人进攻地球,选择的时间是在世界能源大会召开期间,他们首先占据了地球上的制高点:珠穆朗玛峰。然后用量子武器摧毁了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军事设施,用特殊电磁波干扰地球超人护卫队,护卫队的战斗机升空不久就被各个击落,超人护卫队伤亡惨重,最后全军覆没。随即,外星人秘密逮捕了参会的各国元首,并把它们作为人质,押解到珠穆朗玛峰军事基地。由于气候变暖,当时的珠穆朗玛峰,冰雪已经开始消融。

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最后还是在天朝政府外教部的调停和斡旋之下,答应了外星人的全部要求,才解决了这场危机。

一、将喜马拉雅山作为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军事基地,成为外星人在外太空的加油站;

二、由于地球上“天眼”成千上万,干扰太空船的旅行,所以拆除除天朝外其他各国的“天眼”;

三、合理利用外太空,kepler442b星人将帮助联合国太空署尽快开发火星,让火星成为地球人太空船的加油站;

就这样,kepler442b星人离开了地球,留下了一些地球人读不懂的技术资料和一大堆来自那颗星球的化学物质。

我在“虫洞”中穿越了时间和空间,时间是不可复制的,我不可能回到过去了,只能观看到一幅幅往日的画面,而空间的穿越之后,我到达了地球。看来那两个外星人并无恶意,他们只是负责将我遣返回地球罢了。于是,我又感慨外星人的文明素质了。原本还在为李天星以及银河一号太空船上的地球移民担心,现在释怀了。我相信李天星作为船长,能够安排好一号太空船登陆13号超级地球之后的各项事宜。

一阵温暖湿润的风吹过我的面颊,我慢慢睁开双眼。我躺在一片嫩绿的草地上,天空是久违的蓝。我动了动四肢,还好。身上的宇航服已经没有了,我慢慢坐了起来。这是公园里的一方之地,不远处一片人工湖,湖边人来人往。

我站起身,朝湖边走去,脚踩在草地上,软软的,虽然空气还有一些燥热,但我感觉这地球的环境比我当年离开地球之前大为改观了。

直觉告诉我,人类在遭受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惩罚之后,思想意识应该挺升了不少,或许多年以后的人类,环保意识会越来越好。与其把精力用在如何逃离地球、移民外太空上,倒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改善地球的生存环境上。

一位黑人小男孩向我跑了过来,我马上意识到我身在非洲某地了。

“给你玩气球,亲爱的天朝老爷爷”,小男孩的中文说的很流利,我诧异地接过小男孩手中的气球,上面用中文楷书写着四个大字:天朝制造。

我鼓足双腮,将气球吹的大大的圆圆的,绿色的气球表面映衬着蔚蓝色的天空,我看到了自己变形的脸上布满道道皱纹,看到了我嘴唇上方的白胡须,还看到了我满头的苍苍银发。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火爆的连载小说尽在飞卢小说网!,
上一章  回目录  阅读下一章
(按左右键翻页)
银河之旅第十六章第十七章完结书评:
暂无读者还喜欢